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前期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作者:张玉修;孙建楠;黄慧;张敏敏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可逆的重要阶段.通过调理中医体质而降低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手段之一.总结已报道的糖尿病前期与体质关系的相关论文,发现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三种偏颇体质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具有较大相关性.因此,通过调理体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状况,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本文旨在为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促进中医在糖尿病前期治疗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10440例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分型调查分析

    作者:徐学功;虞婕;张燕

    目的 通过大样本的亚健康中医体质分类分析,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发生率及中医体质分类情况.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10440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亚健康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4216例)、痰湿质(3246例)、阳虚质(249O例)、气郁质(2093例)、湿热质(1245例)、瘀血质(882例)、平和质(758例)、阴虚质(709例)、特禀质(37例).结论 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 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防治130例效果分析

    作者:张静;唐毅;黄思斯;周莺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130例高脂血症人群的降脂效果。方法对130例高脂血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健康评估、咨询、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等健康管理措施,开展为期1年的干预治疗,监测干预前后血脂、体重以及高脂血症知识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高脂血症居民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均有所改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LDL-C水平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 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脂血症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血脂的控制有明显效果。

  • 冠心病患者的证素辨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初探

    作者:田松;赵莉娟;梁晓葳;孟立强;严芳;史俊芳

    目的 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研究体质与证素的关系.方法 中医师专人定式问卷调查症状和体质,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并进行体质和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 平和体质者5例,占总病例数的1.0%;病理体质者495例,占总病例数的99.0%.结论 病理体质患者中,瘀血质出现频率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气虚、瘀血和痰浊等证素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病性证素特点;瘀血质与瘀血、痰浊和阳虚证素呈显著相关;气虚质与气虚、阳虚和阴虚证素呈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浊和阳虚证素呈显著性相关;阳虚质与气虚和阳虚证素显著相关;阴虚质与气虚和阴虚证素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显著相关.

  • 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与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的关系

    作者:岑永庄;刘新霞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5639名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和健康档案获取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资料,同时调查其人口社会学特征,一般健康行为、体质指数和腰围.结果 该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8.8%,平和体质占49.9%.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是痰湿体质(占24.7%),湿热体质(占15.8%)和阴虚体质(占12.9%);以高血压患病与否为因变量,纳入性别、年龄、吸烟状况、锻炼情况、体质指数、腰围及9个中医体质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平和体质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0.435,95%CI:0.365~0.518,P<0.001),阴虚体质和湿热体质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238,95%CI:1.734~2.889,P<0.001)和(OR=3.992,95%CI:3.081~5.173,P<0.001),其他因素中经常锻炼是保护因素,而BMI指数异常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中医体质中阴虚体质和湿热体质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联.

  •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金烨;陆洁;陈郁;陆程洁;梅兰娟;张士敏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14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关情况.结果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虚气滞型,在不同体质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了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质进行干预可更好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 痰湿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

    作者:周文娟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不健康生活方式而日渐升高,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然而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因缺乏治疗的特效药物,其治疗结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运用中医治病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的观点,从中医体质理论出发,探讨其与痰湿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为日后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叶颖;邱志洁;伊春锦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中医辨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97例经胃镜诊断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其中医体质类型,并观察不同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比较不同体质患者的胃镜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 197例患者中,平和质22例(11.17%)、气虚质17例(8.63%)、阳虚质32例(16.24%)、阴虚质11例(5.58%)、痰湿质23例(11.68%)、湿热质46例(23.35%)、血瘀质8例(4.06%)、气郁质38例(19.29%)、特禀质0例(0%),其中,湿热质患者为多见.不同中医体质胃镜征象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差异,其中,湿热质伴糜烂多见,阳虚质、气虚质的萎缩程度较重,气虚质、湿热质的肠化程度较重.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痰湿质.临床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辨体-辨病-辨证”三辨施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可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愈率并降低复发率,对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起到积极作用.

  • 北京市平谷区17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作者:于川;申斌;许世闻;徐林林;齐立跃;王迎伟;徐寅平

    目的 对北京市平谷区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医体质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区肥胖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为中医参与肥胖患者的健康管理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北京市平谷区175例肥胖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 在偏颇体质中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阴虚质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频次逐渐增加,各年龄段出现频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度肥胖患者偏颇体质中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1度、2度肥胖人群相比较,其中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在各人群中出现频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区肥胖症患者的中医体质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为主,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肥胖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中医干预及中医健康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其相关性.

  • 茂名市人民医院799名医护人员中医体质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梁克几;洪建云

    目的 探讨茂名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中医体质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调整茂名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中医体质偏颇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鉴别影响医务人员中医体质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799份,有效回收率94.0%.其中,平和质仅83例(10.4%);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587例(73.5%),兼夹体质129例(16.1%).体质类型与性别相关(F=6.995,P<0.05);与年龄、职业、值夜班次数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茂名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体质类型与性别相关(P<0.05),提示将来在进行体质调控时要注意性别因素、因人而异.

  • 685例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

    作者:齐晓红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7年3月住院病人685例膝骨关节炎女性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通过常用统计软件对其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修订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标准,依据患者的临床中医四诊资料,完成体质分类.观察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 将频数>10.00%的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部分聚类群代表的证型分散性较好,分布清晰;分析结果: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以湿热阻络型、寒湿痹阻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虚型为宜.经统计分析可得685例患者中以阳虚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及痰湿体质多见.湿热阻络型与湿热质、阴虚质、平和质显著相关,寒湿痹型与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显著相关,气血两虚型与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显著相关,肝肾亏虚型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注重辨体质和辨证、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方法,有效的改善体质偏颇从而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表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56例分析

    作者:丁永宏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临床表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为疾病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9月,医院中医科共接受56例COPD患者,收集资料,分析表型、发作、病程基本特征,然后进行中医体质分型.结果 不同类型体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表型、6个月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病程、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分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痰湿质患者有重大疾病病史、有症状率、重度率高于其他体质.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表型与中医体质存在相关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体质管理,避免体质向痰湿、血瘀转化;根据体质安排疾病管理,预防未病,调和体质,尽可能帮助患者转为平和、正常体质.

  • 从中医体质浅谈慢性胃炎的辨证护理

    作者:刘颖;蒋德泉;王冰

    目的:从中医体质方面讨论慢性胃炎的辨证护理。方法分析总结古籍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和现代医学对体质的研究,找出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探究慢性胃炎病人的体质特点,并对其进行辨证护理,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病程时间,从而使病人尽早恢复健康。结论疾病与体质是不可分割且密切相关的,体质也是可以改变的。

  • 浅谈瘀血体质与中风病的防治

    作者:周昭辉;徐志锐;庄礼兴;江钢辉

    瘀血体质与中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瘀血体质特点的研究探讨,掌握其发病的规律和倾向性,以期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减少中风病的发生,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燕;李军;蔡新伦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2014年昆明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证型分别用Excel软件作成数据库,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主证分布仍以气阴两虚为主,共246例(81.45%),热盛津伤型17例(5.65%),阴阳两虚型39例(12.9%),气虚质与气阴两虚的OR比值为1.84,阳虚质与气阴两虚之比为0.566。结论在气阴两虚为主证中,气虚质为气阴两虚质的危险因素,阳虚质为气阴两虚质的保护性因素。

  • 中医体质调查分析鼻咽癌康复者309例

    作者:张灵芝;高奇峰;赖红花;周小军;丘奕文

    目的:了解鼻咽癌康复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更好地为治病和康复服务。方法采用中医问卷结合辨证方法对309例鼻咽癌康复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气郁质132例,阴虚质123例,血瘀质111例,湿热质94例,气虚质77例,痰湿质73例,血虚质27例,特禀质22例,阳虚质15例,平和质7例。其中偏实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占88.97%,随年龄增大而血瘀质比例增加;偏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虚质、阴虚质)占78.32%。血虚质男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和特禀质男、女性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郁质比例高,随着生存期延长和年龄增大逐渐减少。结论鼻咽癌康复者中医体质类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是鼻咽癌康复者常见的体质,年龄、生存期与性别对气郁质、瘀血质和血虚质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 髋部骨折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及与骨密度关系?

    作者:杨澍;邱月娜;邹丽芬

    目的:针对髋部骨折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调查,并且对老年髋部骨折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为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帮助。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老年人124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探查,并对两组患者骨密度进行测量和研究。结果健康体检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常见,占总体的47.58%,其次为气虚质,占总体的15.3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和阳虚质占主导地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健康体检老年人群平均骨密度明显高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P<0.05;针对两组患者合并后,将骨密度和体质类型进行相关性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和阳虚质为主要的体质影响因素,对比健康体检老年人群,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骨密度显著下降,中医体质类型和骨密度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 从湿邪致病论 HP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

    作者:常少琼;陈瑞芳

    目的:研究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不同体质人群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894人的基本资料、病史、HP检测、中医体质及各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阳性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高于HP弱阳性者或HP阴性者( P<0.05);HP阳性者低密度脂蛋白低于HP弱阳性者或HP阴性者( P<0.05)。中医体质、HP感染情况与甘油三酯、血糖、血压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胃幽门螺杆菌作为湿邪一类,感染不同体质人群后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血脂、BMI异常,从而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体质特点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伟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体质特点及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表,调查14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观察胃镜下胃黏膜的萎缩程度、不典型增生程度、肠化程度及HP感染情况后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4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虚性体质(51.1%)高于实性体质(39.7%)和平和体质(9.2%),三组差异性显著(P<0.01)。胃黏膜的萎缩程度及肠化程度与阴虚体质和瘀血体质有相关性( P<0.05)。不典型增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似无相关性( 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虚性体质居多。胃黏膜的病理改变与中医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 漯河地区乳腺增生病及证型与中医体质关系

    作者:孔月晴;胡建鹏

    目的:探讨漯河地区乳腺增生病及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制定的《中医体质调査量表》测定体质,调查对象为漯河医专三附院就诊的23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及269例非乳腺增生的健康体检者。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的体质类型依次为:气郁质72例(30.25%)、平和质30例(12.61%)、阴虚质31例(13.03%)、气虚质34例(14.29%)、阳虚质22例(9.24%)、瘀血质26例(10.92%)、湿热质7例(2.94%)、痰湿质11例(4.62%)、特禀质5例(2.10%)。对照组的体质类型依次为:气郁质21例(7.81%)、平和质121例(44.98%)、阴虚质20例(7.43%)、气虚质33例(12.27%)、阳虚质27例(10.04%)、瘀血质12例(4.46%)、湿热质19例(7.06%)、痰湿质12例(4.46%)、特禀质4例(1.49%)。两组中医体质类型单因素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95.01,P<0.001)。238例乳腺增生病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和冲任失调证者分别为116例(48.74%)、70例(29.41%)、52例(21.85%)。肝郁气滞证以气郁质、阴虚质为主;痰瘀互结证以气郁质、血瘀质为主;冲任失调证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增生病发病及其发病后的证候类型与体质有密切关系。

1553 条记录 3/78 页 « 12345678...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