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向HIV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心理关怀与支持的研究现状
我国已经进入艾滋病(AIDS)快速增长期,卫生部评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PLWHA)65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7.5万人[1].随着HIV感染者数量的迅速增加,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尽管不少药物能使他们长时间保持健康状态,但都无法完全消灭人体内的HIV,因此,过分强调药物治疗已满足不了客观需要.许多学者提出,除了进行药物治疗以外,"情感疗法"的作用不可忽视[2],向他们提供心理关怀和情感支持是必要的和人道的,也是促使他们履行义务、保护他人免受感染的必要途径.
-
HIV感染与艾滋病孕产妇社会支持模式研究
AIDS母婴传播是指HIV感染孕产妇在妊娠、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HIV传播给胎儿或婴儿,造成胎儿或婴儿感染.自2004年7月起,四川省的71个县(市、区)被列为预防AIDS母婴传播项目地区.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为HIV感染与AIDS孕产妇提供关怀与支持尚显不足,导致我省母婴传播率居高不下.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可为政府制定HIV感染与AIDS孕产妇关怀政策提供依据.
-
"5.12"特大地震后针灸施治总结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亲眼目睹了灾区人民遭受的苦难,更亲身感受了全国人民对灾区的关怀与支持,作为一名灾区医务人员,一名针灸医生,一名灾后救助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就笔者及同事在抗震救灾中针灸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
中盖项目7城市的HIV/AIDS病人对社区小组服务需求调查
目的 更好地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PLWHA)的状况,及对感染者社区组织提供服务的需求情况,以便为该人群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盖项目覆盖的7个城市(北京、昆明、南京、天津、武汉、青岛、西安)中,对正在接受当地感染者社区小组所提供服务的PLWH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52名被调查对象的家庭年收入普遍偏低,有28.1%的人没有享受到任何医疗保障,6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感染HIV后给其个人及家庭带来了负面影响;被调查对象希望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因被调查对象性别、收入水平和传播途径等不同,希望获得的支持和服务内容也不同.结论 PLWHA的基本情况普遍低于一般人群,且需求存在多样化.应结合具体的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服务需求 关怀与支持 -
嬗变,向着产业的方向
藏医专家如是说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一提起西藏,一说到藏医学、藏医院,总是充满激情:"这里是荟萃了中国各主要少数民族医药在北京的重要窗口.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有关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我们藏医院人正不懈地打造着民族医药文化的壮丽与辉煌!"
-
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几点措施
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在医院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及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动员和倡议活动.2010年4月,我们重症医学科等4个科室被评为医院首批示点病房.通过学习有关文件,领会了其含义及精神,重症医学科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组织全科护士努力落实.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参与、热心服务,仅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三个月,我们的工作就达到了零投诉,真正做到了与患者零距离,患者满意度达到100%,受到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的表扬.现介绍几点措施如下:
-
吉林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青少年相关情况及关怀与支持活动调查
目的了解吉林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家庭经济生活、心理、学习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情况,以及近年来对其开展的关怀支持活动效果,探讨有效措施和方法保证其健康成长.方法在两个感染者相对集中、属于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县区随机选取58名7~18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58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青少年均生活在农村,父母双亡1人,单亡11人;父母均患有艾滋病9人,一方患有艾滋病37人.家庭年平均收入2 400元,低于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3 000元).45名(77.59%)在校学习.自述得知父母患有艾滋病后学习成绩没有发生变化25名(55.56%),学习成绩下降11名(24.44%),学习成绩不稳定6名(13.33%),学习成绩有所提高3名(6.67%).19名(32.76%)存在心理压力.24人(41.38%)担心父母的病情,不愿让他人知道父母患有艾滋病.51人(87.93%)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58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青少年都希望没有歧视、平等的生活,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当地政府落实了国家"四免-关怀"政策,学校内外进行了反歧视教育、生活技能培训及关怀与支持活动.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青少年在生活、心理、学习、医疗保健方面需要社会的帮助,开展关怀与支持活动能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青少年 关怀与支持 反歧视教育 -
急诊病人的应激心理及对策
随着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推广和普及,急诊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和评价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关注.由于急诊病人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躁不安、挫折抗治、濒危等心理反应.经过多年实践和体会我们采取移情性的关怀与支持、应变性的急救防卫和人本性的诊察护理,获得了一定效果.一、急诊病人的心理应激类型及表现1.紧张恐惧:当病人突然发病时,自觉症状严重,缺乏应对能力,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以多发伤病人为例,因病人大多是遭受突然的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而且因伤痛、出血、功能受损,入院后大多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等,病人常常表现为失措,恐惧万分,迫切要求得到佳的治疗和护理.
-
"三位一体"促进农村卫生发展
以一体化管理、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由于济南市政府的关怀与支持,在章丘市取得了长足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技术、经济效益.现就乡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作些浅析.
-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关爱与支持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从单纯的预防性药物应用扩大到预防性药物应用、产时避免损伤性操作(或选择性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即标准的预防HIV母婴传播措施,再扩大到预防育龄妇女感染HIV、标准的预防措施和孕产期及产后对产妇及其家庭的支持与关怀。后者就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怀与支持(PMTCT+)。PMTCT+是指广义的综合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强调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联系和整体性。
-
非洲国家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支持模式
自1981年非洲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非洲各国为抗击艾滋病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艾滋病在非洲大陆蔓延的形势并未得到遏制.艾滋病已经对非洲大陆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非洲在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支持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值得我国学习借鉴.本文论述了非洲艾滋病关怀与支持的内容、非洲艾滋病关怀与支持模式、非洲艾滋病关怀支持模式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澳大利亚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支持模式
澳大利亚是发现AIDS较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政府在AIDS流行早期就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新感染人数逐年下降.澳大利亚的AIDS预防控制工作卓有成效,其经验值得借鉴.本文论述了澳大利亚艾滋病关怀与支持的内容、澳大利亚艾滋病关怀与支持模式、澳大利亚艾滋病关怀与支持模式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加拿大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支持模式
加拿大初的主要感染途径是性传播,尤以男性同性恋者的感染数居多,静脉注射毒品的感染数所占比例并不高.随着艾滋病的流行,加拿大逐渐建立起完善的艾滋病关怀模式,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论述了加拿大艾滋病关怀与支持的内容、加拿大艾滋病关怀与支持模式、加拿大艾滋病关怀支持模式特点.
-
英国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探讨与分析
通过对英国的艾滋病支持模式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总结其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互通信息取长补短,改善其艾滋病支持模式.
-
美国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支持模式分析和启示
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支持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互通信息、取长补短,这才是促进工作的有效途径.对美国的艾滋病支持模式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目的是总结其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改善中国的艾滋病支持模式.
-
护理人员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培训效果评价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除云南之外,新疆艾滋病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位,[1]乌鲁木齐地区又是重灾区.我院领导十分重视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对重点科室如感染科、护理部、院感质控办公室、供应室等先后派出医护人员去内地及国外参观学习、培训,但缺乏对医护人员的广泛培训;且接受培训的人员有的不能学以致用,培训工作没有形成培训-实践-再培训的良好循环.2003年年底,我院申请了中澳新疆艾滋病关怀与支持项目-"护理人员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培训",并获批准.项目时间为一年半,拟举办16期培训班.2004年1月举办了第一期培训班,现将培训效果报告如下.
-
妇科肿瘤患者更需精心呵护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其治疗手段往往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女性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需更多的关怀与支持,使患者能以平稳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使晚期恶性妇瘤患者在尽可能少的痛苦中走完人生旅程.
-
融合与发展 传承与创新
2015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这是首个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国家级规划,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级领导和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关怀与支持下,《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正式创刊,实乃中国中医药领域的一件喜事,亦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界的新的里程碑.她将构建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融合中西医健康服务理念,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培养中西医结合国际人才,为我国健康服务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