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杰静

    目的: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1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髓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洁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是77.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6.25%,对照组是7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综合护理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廖正寿;唐云;唐诚江;罗小春;张耀灵

    目的 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老年患者临床上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3 L/min,给氧浓度为25%~35%,积极对抗感染,止咳化痰,保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解痉平喘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血pH值、PaO2、PaCO2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老年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提高血PaO2、pH值,同时降低PaCO2,用药后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减少了患者恢复清醒的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葛艳平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对2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好转22例,死亡3例.结论 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针对潜在的肺部疾病以及右心衰竭(右心衰).通过积极控制感染,应用利尿药减轻心脏前负荷,通过氧疗解除低氧性肺血管收缩,适当应用强心药和增加呼吸肌的氧气输送,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强化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杜美芳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左心室射血分数、FEV1、6MWD 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化护理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明显。

  • 8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

    作者:尹晓姝;彭俊;钟琳玲;许祖芳;王祥贵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病情采取相应规范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特点与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界向左扩大、心悸、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心肌梗死与心界向左扩大为特有症状,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5.5%,对照组为81.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表现多样,且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因此不仅要及时予以有效治疗还需控制其并发危害.诊断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一定要与单纯肺心病区分开来,由此制定有效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香林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10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及重度焦虑率分别为50.0%、30.8%、11.5%、7.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3.1%、21.2%、36.5%、1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2%,对照组为82.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应推广应用.

  • 浅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价值

    作者:过高峰;丁延魁;李建梅;闫海燕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并发组,选取同期的120例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非并发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发病因素。结果并发组合并肥胖等因素所占的比例比非并发组高;并发组合并心律失常与左胸ST-T段改变情况比非并发组高;并发组合并心室肥大与心室增大患者比例比非并发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资料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与影像学等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结合,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和预后。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李新秀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9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规范化用药(基础用药+规范用药+规范护理)治疗.比较两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的总天数;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的总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FEV1、FVC、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规范化用药(基础用药+规范用药+规范护理)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生命体征和肺功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用中医辨证方案治疗价值探讨

    作者:李信忠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选择中医辩证方案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09月-2012年09月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150例,由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肺心病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设为D1组(中医辩证方案治疗组75例)与D2组(常规治疗组75例),对比两组患者于临床治疗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肺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 D1组肺心病患者高于D2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治疗后临床出现不良反应方面,D1组肺心病患者低于D2组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选择中医辩证方法给予临床治疗,中医学特有的优势获得了充分的发挥,有效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以及生存质量获得了极其显著的提高。

  • 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萍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护理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4%,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质量,临床价值高。

  • 6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王华琼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均给予有效的控感染措施,按照药物半衰期给药;合理安排休息,给予氧疗和专业规范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规范治疗和护理,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年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加强病情观察,规范护理措施,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郑虹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探究对象的选择时间控制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都是笔者所在医院收录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有7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组别的处理,参照组(n=37)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n=37)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终效果做出具体比对.结果:试验组在入院时心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试验组心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令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完善,心肺功能也同时得到改善,使得借鉴价值充分提升.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作者:冯国明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来诊治的14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心律失常分为两组,其中心律失常组92例、心律正常组50例.总结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类型并分析两组间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发病率为64.8%.主要心律失常类型为房性期前收缩,占16.9%,其他依次分别为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组低氧血症、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发病率与心律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均有潜在心律失常表现,影响心律失常的因素较多,及时通过心电图检测对预防心律失常有重要意义.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0例

    作者:刘春霞;肖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人群,尤其是农村地区患者常见疾患之一,常难以治愈,致死和致残率均较高.在本病急性发作期,多数伴有心力衰竭(右心衰或全心衰),有效改善心功能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而且还可以明显降低住院期病死率,改善预后.笔者近年来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简称肺心病心衰)40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阿魏酸哌嗪片辅助治疗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作者:杨相挺;方强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片辅助治疗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为该药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将96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治疗组(常规西药+阿魏酸哌嗪片),共治疗8周,各48例.分别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CI、CO、MPAP)及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哌嗪片用于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因此可值得推广.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作者:顾达芳

    目的: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经过我院的治疗后,52例患者好转出院,占86.7%,6例患者病情无变化或是存在恶化趋势,放弃治疗或者是转院治疗,占10%,2例患者死亡,占3.3%。结论由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情较急,一旦处理不及时,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一入院就需进行对症治疗与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与电解质平衡,挽救患者生命,以降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黄秀清

    目的:评估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作者:邱承毅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给予规范化治疗方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营养状态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影响

    作者:孟鸿琼;邓洁;龙琼华;胡阳;苏慧鹏

    目的 了解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不同营养状态下胰岛的功能状态,探讨不同营养状态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稳定期肺心病患者45例(分为营养不良组25例,非营养不良组20例),测定所有受试者的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c1%)、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肺心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HbAc1%、IL-6、hs-CRP检测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营养不良组明显高于肺心病非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活性障碍有关,营养不良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营养不良组,且营养状况与IL-6、hs-CRP密切相关,IL-6、hs-CRP的增高可能与肺心病患者营养状态恶化和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有关.

  • 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心衰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作者:杨晓云;张玉花;黄伟玲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0例,观察常规治疗中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辨证施护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并总结并该病辨证施护的体会.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