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田芳信马由缰度人生
单田芳先生原名单传忠,1936年生于评书世家,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都是说书艺人.耳濡目染,使他6岁时即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几段<包公案>、<呼延庆打擂>等."旧社会的艺人地位低下,父母为生活所迫干了这一行,受尽了压迫和歧视."单田芳说:"所以他们拼命地反对我说书,只是供我上学,想让我长大后去当医生、法官,或从事其他高贵的职业."他6岁时读过一年私塾,而后进了洋学堂.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考进了东北工学院.
-
长寿之道在自然——单田芳的健康观
若评选全国知名度高的艺术家,评书大师单田芳当之无愧.单田芳原名单传忠,1936年生于天津,4岁时随家人闯关东,落户辽宁,父母与众亲戚皆为评书艺人.
-
冷思、创新与关爱的医学哲学--评贺达仁编著的《医学科技哲学导论》
读罢贺达仁教授编著的<医学科技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以下简称<导论>),想起他本人曾经对笔者谈过他的评书标准:一本好书,要么以资料详实取胜,要么以思想深刻见长.而<导论>一书,可谓两者兼而有之,相得益彰,是一部难得的高水平的学术佳作.
-
抗癌16年的评书艺术大师单田芳
在中国,没听过单田芳评书的成人可谓凤毛麟角.如今,单田芳依然活跃在文艺界.前不久,他还为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央视出镜表态.这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今年83岁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曾担任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在是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可谁能想象到,这位神采奕奕、底气十足的老人,是一位已有16年癌龄、胃只剩下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
-
刘兰芳:养生之道在于勤
她的声音家喻户晓,无数人曾日日年年追逐她的节目:一部<岳飞传>,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听奇迹,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用她刚劲明快的声音滋润过无数人的心田,让评书这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无穷震撼.2009年1月,"刘兰芳艺术生活五十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刘兰芳的弟子们也从全国各地赶来,行谢师礼.刘兰芳几次激动喜极而泣.笔者有幸走近刘兰芳,解读她几十年声音清亮如昔、艺术青春常在之秘.
-
袁阔成:把身体当地种
"评坛巨擘"袁阔成先生出身于评书世家,其大伯袁杰亭、二伯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是二三十年代评书界称雄一时的大家,世称"袁氏三杰".自小耳濡目染于此道的袁阔成8岁随父学艺,18岁正式登台,承袭家风.全国解放以后,他开创了说新书的先河.他以漂、俏、帅、脆的艺术风格,先后播出了<林海雪原><红岩><烈火金刚>等16部新书.
-
单田芳:我爱步步登高
单田芳先生原名单传忠,1936年出生于评书世家,耳濡目染,使他6岁时即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几段<包公案>、<呼延庆打擂>.旧社会,艺人地位低下,父母为生活所迫干了这一行,受尽了压迫和歧视.单田芳说:"所以,他们拼命地反对我说书,坚决要供我上学,改换门庭,长大了去做医生、当法官,或从事其他高贵的职业."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考进了东北工学院,但入学没多久就得了病,两次住院,动过三回手术,终还是因为身体原因而耽误了学业.这时期举办了全国曲艺汇演,曲艺演员的地位提高了,父母的观念也改变了,终于同意他从艺了.他拜李庆海为师学艺,为了说好书,又去了辽宁大学历史系读书,并取艺名"田芳".
-
刘兰芳:养生之道在于勤
她的声音在中国家喻户晓,无数人曾日日年年追逐她的节目,一部<岳飞传>,创造了几近万人空巷的收听奇迹,她就是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她那刚劲明快的声音滋润过无数人的心田,她让评书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无穷的震撼.2009年1月,"刘兰芳艺术生活五十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其时,刘兰芳的弟子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行谢师礼,刘兰芳几次激动得喜极而泣.
-
幸福只需旋开怀旧的开关
我和丈夫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相同的爱好让我们有了说不完的话,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每天吃完晚饭,两人就紧紧相拥着,静静地等待评书的开始.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
袁阔威的养生之道
袁阔成1929年出生于北京一个评书世家,14岁开始登台演出,解放后先后播出<林海雪源>、<红岩>、<烈火金刚>、<三国演义>等16部新书,曾任辽宁省营口市曲艺团团长、中国曲艺协会理事、中国曲协辽宁分会副主席.
-
长寿之法:忙起来
笔者因工作关系,接触了很多高龄老人.时间长了,笔者发现这些长寿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忙,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台安县太平镇于桥村于老汉今年85岁,老人一生躬耕垄亩,晚年依然在家中侍弄园田,每天浇花、喂鸡、扫院子、看报纸、听评书……用子女的话说:"简直成了大忙人!"忙,使老人生活充实;忙,使老人精神愉娱;忙,使老人得到锻炼;忙,使老人去百样疾病!
-
百岁翁Q龄10年
林尊似,103岁,网名"百岁翁",现居江苏射阳县新洋农场新农八村.别看已103岁高龄,他的心态可一点也不老,赶起时髦来一点也不输年轻小伙.现在,他每天都要在网络世界里遨游一会,看新闻、听戏曲、听评书、QQ聊天,优哉游哉.算起来,林尊似的网龄足足有10年了.2003年时,他到无锡的大儿子家生活,对孙子的上网爱好颇为好奇,就缠着孙子教他.孙子实在拗不过执著的林老,便一步一步教他联接网络、浏览网页……没想到,思维清晰的林老不出一个月就熟能生巧了,还连连感叹网络真是个神奇的世界.林老进步神速,还学会了五笔打字,打字速度越来越快.
-
给村民偷偷说书
1969年初我们到塞北大山里插队时,乡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是空白.“文革”前的小剧社、说评书、演皮影、闹花会都当“四旧”给扫了;才出来的样板戏,县剧团在县城演选场都一票难求,更不要说到乡下演给社员看.
-
医案聊斋续篇虚劳案
师兄:常言道:“看人说话,看天穿衣.”师弟:常言是说给常人的,不能包括非常之人,如单田芳评书中的某大侠,练就寒暑不侵之内功,在盛夏就是穿皮衣也不出汗、不中暑.师兄:今天要聊的这位病人,更是非常之人,酷暑之时不但身裹皮袍,还头戴棉帽.师弟:病人也应该属于非常之人一类.常人与天相应,天寒人冷,天暑人热,而病人可能相反.所以有的病人不能看天穿衣,而只能视病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