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顽固性失眠为唯一症状的松果体区胆脂瘤

    作者:姬传林;费昶;李冰;程彦昊;王明光

    1 病例资料女,42岁.因睡眠障碍2年,加重2个月入院.病初通常3~5天不睡眠,精神尚可,不影响工作、生活,近2个月症状加重,长达50天无有效睡眠.病初需服用安眠药入睡,但睡眠时间短且易做噩梦.曾在多家医院多次就诊,服用多种镇静催眠药均无效.既往体健.

  • 森田疗法对失眠恐怖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学义;刘小玉;金圭星

    目的:研究森田疗法对失眠恐怖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门诊对28例失眠恐怖患者实施3个月的森田疗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做睡眠状况量表(SRSS)、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测试,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结果:18例失眠恐怖明显改善,治疗后SRSS、SAS、SDS评分明显下降,EPQ-RSC测试显示失眠恐怖组神经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森田疗法对于用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失眠恐怖患者有一定疗效.

  • 针灸配合艾灸及拔罐治疗失眠36例

    作者:赵燃

    失眠是指入睡困难和维持睡眠障碍,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笔者所在疗养院2008-08-2012-01采用针灸配合艾灸拔罐治疗失眠36例,现报告如下.

  • 右佐匹克隆按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思德;李真

    目的 观察右佐匹克隆按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晚饭后服用右佐匹克隆2mg,连续服用1周,后根据病情按需服用.对照组每晚睡前0.5h服用阿普唑仑0.8mg,1周后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剂量,两组观察周期均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末评定睡眠质量,疗效评定依据PSQI减分率判定,药物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每周末评定.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后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3、4周后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按需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与使用阿普唑仑相比,两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右佐匹克隆不良反应更低.

  • 心内科老年患者失眠原因调查及护理效果

    作者:赵晓玲;张娟芝;王月梅

    目的:调查心内科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失眠的老年患者14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睡眠情况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失眠原因调查,并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统计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观察患者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患者失眠的因素主要为疾病原因,占23.08%;其次为心理压力大、环境因素,分别占21.63%、19.71%。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少于护理干预前,睡眠时间长于护理干预前(P ﹤0.05)。护理干预前患者 PSQI 评分为(11.23±4.32)分,护理干预7 d 后为(8.23±2.99)分,护理干预14 d后为(5.83±1.32)分,干预14 d 后 PSQI 评分低于护理干预7 d 后,护理干预7 d 后低于护理干预前(P ﹤0.05)。结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 失眠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王志铭;王红梅;曹玉媛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给失眠的定义是有入睡困难,持续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1个月.导致明显的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非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

  • orexin在大鼠异氟醚麻醉后睡眠紊乱中的作用

    作者:吴畏;冉明梓;李健楠;董海龙

    目的 评价orexin在大鼠异氟醚麻醉后睡眠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80 ~ 320 g,10~ 12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2):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组(Ⅰ组).Ⅰ组于8:00-13:30吸入1.2%异氟醚麻醉,恢复0.5 h,C组不接受麻醉,其余同Ⅰ组.记录麻醉诱导和觉醒时间.随机取8只大鼠,于14:00-次日8:00记录活动情况(自发活动时间和活跃度);于麻醉开始前、麻醉开始后4h和麻醉结束后4、10 h时随机取6只大鼠,取脑组织,计数下丘脑活化的orexin神经元(orexin/c-fos共标阳性神经元),计算活化比例(orexin/c-fos共标阳性神经元与orexin阳性神经元的比值);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浆orexin-A浓度.结果 Ⅰ组麻醉诱导时间(2.14±0.17) min,觉醒时间(8.7±0.5) min,脑电监测未出现典型爆发性抑制波.2组orexin阳性神经元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C组比较,Ⅰ组夜间自发活动时间延长,活跃度升高,且麻醉开始后4h活化的orexin神经元计数及活化比例和血浆orexin-A浓度降低(P<0.01).与麻醉开始前比较,Ⅰ组血浆orexin-A浓度于麻醉开始后4h降低,而在麻醉结束后10 h升高(P<0.05);与麻醉开始后4h比较,Ⅰ组麻醉开始前和麻醉结束后10 h活化的orexin神经元计数及活化比例升高,麻醉结束后4、10h血浆orexin-A浓度升高(P<0.05或0.01).结论 大鼠日间异氟醚麻醉后睡眠紊乱的发生与orexin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有关.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内科老年失眠患者的影响

    作者:周珍凤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内科老年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常熟市支塘镇中心医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内科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康复。

  • 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宋秘书

    目的:研究小剂量奎硫平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老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唑吡坦治疗,观察组64例采用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间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睡眠潜伏期长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奎硫平是临床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有效药物,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 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赵德晟

    目的 探究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失眠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疗程均为4周.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夜间睡眠与日间睡眠时间比值进行评定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判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2.72%高于对照组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研究组评分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研究组TESS量表得分(4.04±0.88)分,对照组得分(3.89±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普唑仑与米氮平联合使用,有效快速控制失眠症状,同时不良反应亦不明显大于单药使用,适合临床推广.

  • 我院精神科门诊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作者:罗伟;黄健;张晓华

    目的 分析我院精神科门诊患者使用苯二氮(艹卓)类(BDZ)药物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1、2012年我院精神科门诊使用BDZ的患者243例,统计两年BDZ处方诊断及使用药物情况.结果 2011年和2012年BDZ处方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均以抑郁、失眠诊断为主.2011年和2012年BDZ处方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均以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及艾司唑仑为主.结论 本院处方中BDZ治疗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失眠和抑郁,主要以中、长效BDZ药物为主.

  • 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方丹

    目的 了解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6月30日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服务中心定海路门诊部接诊的237例失眠患者的门诊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社区门诊中60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88.6%,以70~79岁者居多,占55.3%.<60岁的患者中以女性居多.社区门诊失眠患者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率为99.6%(236/237),唑吡坦类药物的使用率为0.其中18.1%(43/237)的失眠患者长期连续使用苯二氮()类药物10年以上.结论 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率较高,以使用苯二氮()类药物为主,社区门诊患者在镇静催眠药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需要引起社区医师的重视.

  • 酸枣仁免煎颗粒与饮片治疗失眠的对比研究

    作者:回新更;任晓华;孙琦;周雪菲;彭雯;刘俊霞

    目的 观察酸枣仁免煎颗粒与饮片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探讨酸枣仁免煎颗粒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失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饮片组及颗粒组各30例,分别将酸枣仁饮片15g及相当于饮片15g的免煎颗粒,于每晚睡前1h服用,观察其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酸枣仁饮片组总有效率83.3%(25/30),免煎颗粒组总有效率90.0%(27/3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酸枣仁免煎颗粒治疗失眠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中药剂型.

  • 耳穴治疗对失眠症飞行人员睡眠脑电图的影响

    作者:宋晓琳;崔丽;胡海翔

    目的 对比耳穴治疗前后失眠症飞行人员的睡眠脑电图记录,评价耳穴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8月就诊于空军总医院患失眠症的飞行人员21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一疗程的耳穴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监测睡眠脑电图,以观察耳穴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睡眠脑电图各个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睡眠效率增高.结论耳穴治疗飞行人员失眠症安全有效.

  • 亚健康失眠人群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分析

    作者:李绍旦;杨明会;王振福;窦永起;周登峰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情况及其与失眠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FG)分析仪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检测亚健康失眠人群的EFG表现和PSQI总分值.结果 46例亚健康失眠者PSQI总分均≥7分,其中以总分7~16分为主(占82.6%).EFG检测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的水平都低于参考值,与参考值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失眠程度的PSQI总分值与神经递质中的GABA、Glu水平间均具有线性相关性,其中与GABA的相关系数r=-0.967,P<0.01;与Glu的相关系数r=-0.639,P<0.05.结论 亚健康失眠者脑内主要神经递质均明显降低,其中GABA和Glu活动异常与失眠程度间有密切关系.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李英杰;李亚楠;郭英俊;徐谦;王冰洁;孔桂良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型头痛(CT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2-1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00例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CTH患者,随机分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组(联合组)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单药治疗组(单药组)各50例,疗程8周.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卡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8周末实验室检查结果评定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单药组及联合组患者VAS、HAMD、HAMA、PSQI评分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药组治疗2周末VAS、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VAS、HAMD、HAMA、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2周末及8周末VAS、HAMD、HAMA、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末VAS、HAMD、HAMA、PSQI评分分别与2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VAS、HAMD、HAMA、PSQI评分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治疗2周末HAMA、PSQI评分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PSQI评分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TESS评分[(3.23±1.36)分 vs.(3.11±1.42)分]及8周TESS评分[(3.96±1.31)分vs.(3.94±1.4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P=0.68;t=0.07,P=0.94).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压及心电图治疗前后均无异常变化.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抑郁和(或)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CTH疗效更好,在改善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方面起效快,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失眠的诊断

    作者:贺建华;张茁

    1 失眠的诊断失眠通常是一种症状,可以是原发,也可继发于各类疾病.失眠易被漏诊,仅5%的失眠患者就该问题求医,有 70%的患者甚至未向医师提及失眠症状.因此,提高临床医师识别失眠的技能迫在眉睫.

  • 催眠药的发展趋势与合理应用

    作者:张石革;梁建华

    随着社会节奏的日益增快和人们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很高,成为所有睡眠障碍中常见的症状,由此也带动了催眠药的发展.对失眠症者的正确治疗首要明确病因及病程,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性和非药物治疗方案.选药时需了解失眠的程度、年龄及个体要求;同时需了解各药的作用机制、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以发挥其理想效果.

  • 浅谈国医大师治疗失眠之经验

    作者:杨军宣;段恒;唐欣;周滢

    目的 国医大师颜正华、周仲英、何任对治疗失眠有独到的见解,分别提出了从心论治、从肝论治、从痰瘀论治的观点,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本文归纳总结其关于失眠辨治的临证经验,指出对于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通过从心论治、从肝论治、从痰瘀论治,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这对于提高辨治失眠的疗效,防止其反复发作有积极的意义.

  •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失眠及肿瘤相关症状调查研究

    作者:魏婷婷;陈小岑;侯云霞;阎玲;王平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失眠( CRI)现状,分析其与肿瘤相关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2—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放疗科住院的肺癌患者180例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5份(肿瘤组),有效率为86.1%。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问卷和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 MADSI-L)问卷。将肺癌患者按照PSQI得分分为CRI组( PSQI得分>7分)和正常组( PSQI得分≤7分)。比较肺癌化疗患者与国内常模PSQI问卷各项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得分、 PSQI得分情况;分析PSQI得分与MDASI-L问卷各症状相关性;比较正常组与CRI组MDASI-L问卷各症状发生率、发生强度。结果肺癌化疗患者CRI发生率为68.4%(106/155),肺癌组患者PSQI问卷各项因子得分、 PSQI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P<0.05)。肺癌化疗患者PSQI得分与疲劳、苦恼、食欲减退、麻木感、气短、恶心、疼痛、体质量下降、便秘、胸闷、呕吐症状存在相关性(P<0.05)。 CRI组MDASI-L问卷恶心、气短发生率高于正常组( P<0.05);两组其余MDASI-L问卷相关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RI组MDASI-L问卷疲劳、恶心、苦恼、气短、食欲减退、便秘发生强度重于正常组(P<0.05);两组其余MDASI-L问卷相关症状发生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CRI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需关注对肺癌合并CRI患者疲劳、恶心、苦恼、气短、食欲减退、便秘症状的评估和预防; CRI的改善有望降低肿瘤相关症状的程度。

310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