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不同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欧阳军利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不同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将所有缓和术前前列腺质量分为2组,分别为≤70g组40例、>70g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前列腺质量≤70g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及前列腺切除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质量>70g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及前列腺切除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可彻底切除病变的前列腺,且术中出现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王帆;廖正泉;向永东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使用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价值.方法 选自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23例采用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患者,其手术指征均符合BPH患者,观察术前术后的残余尿量,术后膀胱的冲洗时间,观察手术的时间,大尿流率,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指标,并且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时间在30~130 min内,全过程顺利,冲洗膀胱时间为(21±2.1)h,并且术后无继发性出血.手术结束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残余尿量明显减少,而大尿流速明显增加,IPSS评分明显提高.结论 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具有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的特点,同时又属于微创手术,适用于大体积前列腺的临床治疗.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

    作者:张国明;李爱功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置入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镜,常规切除中叶及左右侧叶部分前列腺组织(无须切至包膜),再以精阜为标志,于远点钟处点切的方法找到包膜,用剜除术的方法分别剜除中叶及左右侧叶,遇到剥离困难处即中止剜除,切除已剥离的组织,再以包膜为界面,逐步切除尚未剥离的前列腺组织,直至完全切除。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6~7d出院,拔管后均排尿良好。术后大尿流率每秒20~36ml,平均每秒28.2ml,IPSS评分(4.4±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结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 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苏燕胜;刘娜;陆向东;姚念玲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TU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60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0例,分别采用TUEP和TURP,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评价两种术式治疗BPH的安全性;观察腺体切除量及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比较两种术式治疗BPH的疗效.结果:TU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TURP组(P<0.05);腺体切除重量高于TURP组(P<O.05).术后6个月两组IPSS、QOL、Qmax、RUV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UEP术与TURP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除腺体更彻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经尿道不同体积前列腺剜除与电切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卢东明;伊岱旭;廖尚范

    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剜除(TUE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BPH患者271例,其中123例行TURP,148例行TUEP.按照前列腺体积分为三个亚组(Ⅰ组,<40ml;Ⅱ组,40~79 ml;Ⅲ组,≥80 ml),分别对三组手术情况迸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TUEP和TURP两组患者各围手术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UEP切除前列腺腺体的质量(43.2g)多于TURP组(34.5g),血红蛋白下降(4.0g/L)少于TURP组(7.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TUEP平均手术时间(111.2min)短于TURP组(142.9min),切除前列腺腺体的质量(68.2g)多于TURP组(57.3g),血红蛋白下降(10.6g/L)少于TURP组(19.7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TUEP组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13.0%,14.8%)高于TURP组(2.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不同体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安全有效,但对于前列腺体积大于40ml的患者,TUEP的手术较TURP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管德辉;刘学宁;曾宪辉;蒋东鹏;陈阳;张磊;韩建军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enucleativ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疗效。方法采用TURP治疗BPH患者93例(TURP组),采用TUERP治疗BPH患者86例(TUERP组),每组依据前列腺质量又分为≥60 g组和<60 g组。统计比较每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前列腺质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60 g组:与TUERP组比较,TURP组出血量多(t=10.468, P<0.001)、切除前列腺质量小(t=4.936,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3,P=0.066)。<60 g组: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前列腺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列腺较大(≥60 g)BPH患者,应用TUERP出血量少,前列腺切除质量高,随着术者经验的丰富、手术技术的熟练,TUERP可取代TURP治疗较大前列腺;对于前列腺较小(<60 g)BPH患者, TUERP术与TURP术无明显差异,术者可根据经验及患者情况选择术式。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保留12点处尿道黏膜对术后控尿的影响

    作者:刘尚文;王亚东;林峰

    目的:研究TUERP术中保留12点处尿道黏膜对患者术后控尿的影响.方法:2009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BPH患者,196例采用标准TUERP,158例采用保留12点处尿道黏膜的 TUERP,测定 Qmax、PVR,问卷IPSS.术后拔除导尿管后第24 h、术后每周分别行尿垫试验,记录尿失禁发生率.于术后第3、6个月时间点随访并记录 Qmax、PVR、IPSS等随访指标数据.结果:两组术后Qmax明显提高,PVR明显减少,IPSS评分明显下降(P<0.01).术后3、6个月组间对比 Qmax、PVR、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为拔除尿管后24 h非尿道黏膜保留组28例(14.28%),保留12点处尿道黏膜组14例(8.86%).拔除尿管后1周时非尿道黏膜保留组21例(10.71%),保留12点处尿道黏膜组6例(3.79%),拔除尿管后2周时非尿道黏膜保留组3例(1.53%),保留12点处尿道黏膜组0例,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12点处尿道黏膜的前列腺剜除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同时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短期尿控能力.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规范化手术步骤及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符伟军;宋勇;王威;王忠新;张旭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临床治疗中的规范化手术步骤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BPH患者,均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回顾性分析手术录像,规范手术步骤,并通过观察主要手术指标评估其治疗BPH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实施.患者平均年龄(67.4±7.2)岁,术前平均前列腺重量(65.45±43.21)g,平均手术时间(1.40±0.44)h.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治疗BPH安全有效,手术步骤的规范以及手术技巧的掌握,可以缩短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的学习曲线.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逼尿肌无力的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国庆;庞鹏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伴尿肌无力(ACD)的前列腺增生症(BP H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36例伴 ACD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记录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6个月临床资料(包括 IPSS、Qmax、膀胱剩余尿及留置导尿管情况),对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24例患者能自行排尿(24/36);术后 6个月,33例患者能自行排尿(33/36),另外 3例因脑血管意外卧床不能自行排尿,留置膀胱造瘘管。各项统计指标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IPSS评分术前为(25.7±2.4)分、术后3个月为(11.30±1.30)分、术后 6个月为(10.7±4.4)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Qmax术前(3.4±2.9)ml/s、术后3个月(15.44±2.98)ml/s、术后 6个月(18.44±3.18)ml/s,术后较术前均显著提高;膀胱剩余尿术前(164.56±42.6)ml,术后3个月和 6个月均小于50 ml,明显减少至正常。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 H 伴ACD的疗效确切,术后可以自行排尿,生活质量提高,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经验及更长时间的随访。

  • 两种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疗效比较

    作者:王硕;许清泉;黄晓波;叶海云;马凯;王晓峰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PKERP)及经尿道等离子电切(PKRP)治疗BPH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1年由单个泌尿外科医生完成的29例PKERP与21例PKRP,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血红蛋白变化值、输血率、住院天数、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KERP组及PKRP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膀胱灌注冲洗时间、血红蛋白变化值、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KERP与PKRP手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相似.两者均为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经尿道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郝炜;云志中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BPH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措施,早期选择观察等待或药物治疗,当疾病进展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时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包括开放手术和经尿道电切治疗.经尿道电切治疗主要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P).根据能量平台的不同又包括单极和双极等离子.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联合下腹小切口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于延春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联合下腹部小切口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12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联合下腹部小切口切除术,手术配合默契,顺利,无因护理问题引起并发症。结论:随访6个月无一例永久性尿失禁,尿道狭窄及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疗效满意。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于大体积前列腺切除术具有重要意义。

  • 探讨使用普通电切镜行TUERP治疗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邴建勇;奚晓龙;朴庆华

    目的:探讨使用普通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治疗梗阻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TUERP治疗BPH患者42例.结果: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70min,术后3~5d拔除导尿管,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6.8士3.3)分降至(7.1士3.2)分(P<0.05),大尿流率(MFR)由术前(6.8士2.4)mL/s上升至(18.5±2.7)mL/s(P<0.05),剩余尿(RU)由术前(92.5士45.2)mL降至(21.4士10.8) mL(P<0.05).5例出现短期尿频、尿急,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结论:TUERP是治疗BPH的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方法.

93 条记录 5/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