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文拉法辛与认知心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纳入该次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治疗组(n=22)和文拉法辛治疗组(n=22),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文拉法辛+认知心理治疗,文拉法辛治疗组患者只接受文拉法辛治疗.观察4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评分(HAMD-17)的变化情况及HAMD-17评分降低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8周后HAMD-17评分[(12.81±3.62)分]、HAMD-17评分降低率[(53.6±2.2)%]与文拉法辛治疗组相比[(21.87±3.68)分、(15.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22、79.2095,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文拉法辛治疗组.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与文拉法辛单一给药治疗相比,更有利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抑郁心理状态的改善.
-
认知心理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教学体会
目的 研究认知心理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教学体会.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选取从2016年4月—2017年12月于该院实习的1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名,并分别开展认知心理治疗内容教学和常规治疗内容教学,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评分(91.32±1.46)分,对照组评分(72.13±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6,P=0.004).结论 在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教学中,选择认知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况,提升实习生的专业技能,因此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开展认知心理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远期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1例,对照组75例,进行为期12年的对比观察.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干预组则在综合干预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认知心理治疗,步骤是:①使患者了解自己不合理信念或看法,以及不合理信念与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关系;②让患者明确自己对不良情绪和行为等结果负有责任,促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③帮助患者改变或者放弃不合理信念:④学习合理观念及接受理性的生活哲学,减少或者避免不良信念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各个时点PANSS、SDSS减分率干预组快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再就业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x2=11.97,P<0.01),再住院率及住院费用对照组却高于干预组(x2=8.63、10.15,P<0.01).结论 以认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治疗效果持久.
-
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心理测评与干预疗效
目的:了解卒中后轻中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状态,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运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358例卒中后轻中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将筛选出的305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在常规药物及针灸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治疗。4周后进行精神量表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58例卒中后轻中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53.2%有焦虑情绪,58.7%有抑郁情绪,26.6%有焦虑抑郁共病。认知心理治疗后,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心理治疗前比较,SAS(t=12.83,P<0.01),SDS(t=13.08,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卒中后轻中度肢体功能障碍同时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给予认知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有利于肢体功能康复。
-
帕罗西汀合并认知心理疗法治疗28例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并认知心理疗法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5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帕罗西汀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应用HAMA评定疗效,疗程8周.结果:在治疗1、2、4、8周时,联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组.结论:帕罗西汀合并认知心理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组.
-
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氟西汀及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区别.方法:将80例入院的自愿戒毒的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干预组(40例)和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干预组(40例),观察八周.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干预前后所有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生存质量的各个领域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系领域的评分,但其生存质量仍然比正常人低.结论:氟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患者生存质量,更多的干预的参加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认知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认知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照组20例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两组间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下降分数、自知力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在BPRS总分下降分数、自知力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治疗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疗效.
-
药物合并认知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药物合并认知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CCMD-Ⅲ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为抗抑郁药合并认知治疗组,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时间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价.结果 在12周末,试验组的HAMD评分,CG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及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GQOLI-74评定结果显示试验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认知心理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认知心理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认知心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仅进行药物治疗,认知心理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分别于入组时、第2、4、6及8周进行自编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 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6及8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接受认知心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11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标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为患者配备相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一般存在比较多的心理问题,研究后发现,患者接受认知心理治疗后均可减轻或缓解心理问题,临床效果显著,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心理治疗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1%)优于对照组(64.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l-90的八个症状因子:恐怖、疾病认知、缺陷、社会歧视、抑郁、人际敏感、挫折、精神病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scl-90的八个症状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减少,观察组scl-90的八个症状因子评分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接受认知心理治疗可缓解或减轻心理问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认知心理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目的]从完善心理防御机制入手,采用认知心理治疗的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药物治疗,以降低、稳定2型糖尿病(2TDM)患者血糖.[方法]本着自愿保密的原则,对36例经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F)检查确诊的,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TDM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选用一般健康问卷-28(GHQ-28)、防御方式问卷(DS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ormy),3个自陈量表对每例入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测试、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能够频繁使用成熟防御方式,降低了焦虑,减少了不成熟防御方式的使用,HbA1C下降较明显.[结论]证明了防御方式的改变和完善对2TDM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稳定血糖有作用.
-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在认知心理治疗前和后2个月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以症状自评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简表进行评定并加比较.结果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SCL-90各因子分级针对存在的,疾病认知、社会歧视、缺陷、挫折、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8个症状因子.认知心理治疗后各个时点SCL-90各因子在两组患者入组时和治疗2个月后评分比较干预组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认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治疗效果持久.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问题综合干预远期效果
目的: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问题,分析认知心理治疗为主进行综合干预的远期效果。方法将符合 ICD-10诊断标准的22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3例;根据症状特点不同,将各组又分为以阴、阳性症状为主及阴阳性症状共存3组,进行相应的两两比较。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精神卫生宣教及用药指导,干预组采用以认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及认知心理治疗。综合干预包括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支持系统建立、技能训练、咨询及随访。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 SDSS)评估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用威斯康星卡片检验(WCST)、韦克斯勒智力测定(WAIS-R)和自编韦氏认知自评量表(WCSS)分别评估患者的认知缺陷及认知歪曲。入组前和入组后1、2、4、8、12年各评定1次。结果各时点 PANSS、SDSS、WCST、WAIS-R、WCSS 干预组减分率显著快于对照组;伴阳性症状效果好于阴阳性症状共存者,后者又好于伴阴性症状的患者;再就业率干预组也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则对照组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或 P<0.01)。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应以改变患者的认知为重点,只有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干预效果才会长久。
-
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精神科门诊就诊的6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接受文拉法辛治疗28例(对照组),接受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33例(观察组).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价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TESS等级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于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有显著的效果,且改善疾病预后,值得推广.
-
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文拉法辛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文拉法辛药物合并心理治疗.两组分别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4、8周末HAMD-17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4、8周末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8周末研究组HAMD-17减分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合并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对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合并认知心理治疗.
-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心理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 探讨帕乐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按罗马Ⅲ诊断标准选择68例D-IBS患者,34例给予帕乐西汀20 mg/d治疗,34例联合认知心理治疗,1次/周,疗程8周,分别比较治疗前后评定D-IBS症状等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 67例完成治疗,两组IBS症状等级、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减低于治疗前(P<0.01);联合心理治疗组腹痛症状在治疗1周后即显著缓解(P<0.05),两组排便次数、性状在治疗2周后显著改善(P<0.05).各观察指标评分呈逐周下降趋势,总有效率分别为79.9%、9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乐西汀能明显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精神状态,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则能明显的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
认知心理疗法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
目的 探讨单用认知治疗以及认知方法加盐酸氟西汀治疗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分裂症后抑郁的病人按就诊顺序抽签分为3组,即氟西汀组、认知组和综合组,氟西汀组予口服氟西汀10~40 mg/d,治疗24周,认知组接受认知治疗,第1~6周为2次/周,第7~12周为1次/周,第13~24周为1次/2周,共治疗24次;综合组接受上述两种治疗.氟西汀组脱落2例,认知组脱落1例.采取单盲法用Hamilton量表、BPRS量表、TESS量表及SERS量表,在治疗前以及开始治疗后的第2,4,8,12,24周末对3组病人进行6次疗效评定及药物副作用评定.结果 ⑴治疗2,4,8,12,24周后,氟西汀组的治愈率为13.2%,47.4%,73.7%,92.1%,94.7%;认知组的治愈率0,10.3%,12.8%,17.9%,28.2%;综合组治愈率为32.5%,75.0%,92.5%,95.0%,97.5%;均为综合组高(均P <0.01).⑵治疗2,4,8,12,24周后3组治疗副作用比较,认知组和综合征均低于氟西汀组(均P <0.01).结论 盐酸氟西汀合并认知心理治疗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或单用认知心理治疗,且比单用氟西汀较少副作用.
-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认知心理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认知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各时段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64.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目的评价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评价。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7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认知治疗组和舒肝解郁胶囊组,疗程8 w。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治疗时出现的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随访6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在6、8周末两组HAMD、HAM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0.05)。随访6个月后联合认知心理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0.5%,舒肝解郁胶囊组为52.9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好,且副作用少疗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