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庭康复训练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前庭神经炎的效果探析
目的 分析前庭康复训练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前庭神经炎的效果.方法 50例前庭神经炎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眩晕加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VADL评分、DHI评分和TUG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前庭神经炎能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缓解前庭功能障碍,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伴上运动神经元膀胱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伴上运动神经元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 脊髓损伤伴上运动神经元膀胱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膀胱功能训练、间歇性导尿及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前庭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及残余尿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及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及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而膀胱压力及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脊髓损伤伴上运动神经元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增加膀胱容量,缓解膀胱痉挛,降低膀胱压力,减少残余尿量.
-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住院诊断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组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治疗组接受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在入组时和治疗8周后的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2组DHI、HADS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DHI、HADS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有利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治疗.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前庭康复训练 帕罗西汀 抗焦虑抑郁药物 头晕 -
前庭神经炎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符合标准的单侧前庭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金纳多静点和口服激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桑菊饮口服,均治疗21天.患者就诊时和1个月时均进行自发性眼震度数测量、DHI评分、cVEMP检查、oVEMP检查及vHIT检查,对患者上述结果及疗效进行观察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治疗前庭神经炎均疗效显著,可有效减低自发性眼震度数,改善DHI评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cVEMP、oVEMP、vHIT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前庭康复联合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训练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前庭康复联合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训练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效果.方法 62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训练,联合组患者在接受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训练的基础上,添加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头晕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次,以及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且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晕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次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头晕发作持续时间较常规组短,且发作频次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认知行为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头晕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发作频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科住院期间诊断为前庭神经炎的30例患者,试验组15例患者接受前庭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和发病后4周时的眩晕残障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间入院时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DHI评分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能改善前庭神经炎患者预后.
-
西酞普兰与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综合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确诊CSD患者142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8例.A组患者采用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综合治疗方案,B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以及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方案,C组患者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8周时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改变情况,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DHI评分(各单项评分及DHI总分)随治疗进程明显下降,降幅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A组HAMA评分与HAMD评分皆低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复合治疗方案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
-
前庭康复联合抗焦虑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联合抗焦虑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数字法将108例BPPV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焦虑治疗,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前庭症状指数(VSI)及生活质量评分.随访1年,比较两组眩晕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0.74%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VSI评分、生活质量(功能、情感、躯体)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VSI评分、躯体评分分别为(2.78±2.01)分、(18.16±7.54)分、(2.83±0.4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3.68)分、(25.35±8.05)分、(3.95±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眩晕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抗焦虑治疗能明显改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康复训练 抗焦虑治疗 -
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研究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前庭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BS评分和计时平衡实验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变动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计时平衡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平衡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能够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前庭康复联合抗焦虑治疗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抗焦虑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 ~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前庭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焦虑治疗,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 A)、前庭症状指数(VSI)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AM A、VSI和DH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抗焦虑治疗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减轻患者症状.
关键词: 前庭康复训练 抗焦虑治疗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
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辅助应用前庭康复训练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辅助应用前庭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共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另给予前庭康复训练干预.对比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DHI)和日常活动前庭功能损害情况(VADL)评分变化,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康复组与常规组DHI评分和V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康复组DHI评分和VADL评分均远低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临床效果等级分布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康复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前庭康复训练能够减轻眩晕残障程度,改善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 急性前庭神经炎 前庭康复训练 眩晕残障程度 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 -
微信群在眩晕门诊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通信业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及电脑的普及,熟练使用网络和通信设备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在老年人群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语音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具有更新快、回复快、零资费、跨平台、移动即时通信等特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