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康复联合抗焦虑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联合抗焦虑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数字法将108例BPPV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焦虑治疗,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前庭症状指数(VSI)及生活质量评分.随访1年,比较两组眩晕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0.74%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VSI评分、生活质量(功能、情感、躯体)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VSI评分、躯体评分分别为(2.78±2.01)分、(18.16±7.54)分、(2.83±0.4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3.68)分、(25.35±8.05)分、(3.95±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眩晕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抗焦虑治疗能明显改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银杏黄酮对恶性卵巢肿瘤化疗所致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对恶性卵巢肿瘤化疗所致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160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银杏黄酮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银杏黄酮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予银杏黄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月经紊乱情况,检测并比较化疗前及化疗1、3和5个疗程后患者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 化疗第3和5个疗程后对照组月经紊乱率(31.3%和52.5%)显著高于银杏黄酮组(20.0%和37.5%,P<0.05);化疗前对照组的FSH和E2[(58.81±4.89)、(62.28±6.81)]与银杏黄酮组[(59.21±5.01)、(63.11±5.99)]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1、3和5个疗程后对照组的SOD、FSH和E2[(50.27±10.23)、(64.17±4.80)、(58.01±6.19),(47.39±8.22)、(68.01±5.01)、(52.04±5.54),(42.44±7.13)、(72.33±5.89)、(45.82±5.09)]与银杏黄酮组的SOD、FSH和E2 [(55.83±11.27)、(60.16±4.77)、(62.01±6.61),(56.57±9.01)、(64.22±5.41)、(57.00±5.81),(54.37±12.05)、(69.82±6.03)、(50.22±4.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化疗对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卵巢功能有损伤,银杏黄酮对化疗所致卵巢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升高机体内SOD水平,起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SLE合并SCH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单纯SLE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血液检查包括空腹血糖(FBG)、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4 h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结果 观察组患者关节病变和有雷诺现象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C、TG、SCr、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G、SCr、24h尿蛋白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LE患者SC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TC、TG、SCr、24h尿蛋白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SLE患者SC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密切监测以上指标,为防止SCH的发生提供处治依据.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影响因素 -
伽玛刀治疗伴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分析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伴脑转移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瘤患者均行肺部原发灶及脑部转移灶伽玛刀姑息性放射治疗,其中头部治疗联合全脑放疗(WBRT)者13例.分别对年龄、病理、KPS评分、中枢外转移、全身化疗、联合全脑放疗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7个月,6个月和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25%和4%.单因素及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中枢外转移、全身化疗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37、0.007、0.002和0.027,均P<0.05).结论 影响伴脑转移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与年龄、KPS评分、中枢外转移和全身化疗相关.
-
老年女性乳腺癌根治术中氟-芬和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氟-芬合剂与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后期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手术及全凭静脉麻醉,按照麻醉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实验组予氟-芬合剂及氯胺酮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实验组麻醉前至停氧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在术后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疼痛、躁动、导管不耐受)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手术时给予氯胺酮及氟-芬合剂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54例择期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各27例,分别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所有患者的MAP、HP、SpO2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T0、T2~T5时MAP、HP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T1时MAP、HP下降幅度P组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0~T5时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诱导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预后指标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预后评级系统对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S)脑转移瘤的生存及预后预测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行伽玛刀治疗的NSCLC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SRS组49例,联合全脑放疗(WBRT)组27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SRS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联合WBRT组为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中枢外转移、原发灶控制、KPS评分、位置、RPA分级、GPA评分、SIR评分均与预后显著相关;用伽玛刀行单独SRS组与联合WBRT组在生存期上差异无显著性(x2=0.077,P=0.781),其中RPA评级系统的Ⅰ、Ⅱ、Ⅲ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7、3个月(x2=71.094,P=0.000);GPA评级系统的0~1、1.5~2.5、3、3.5~4分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12、20个月(x2=40.988,P=0.000);SIR评级系统的1~3、4~7、8~10分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7、18个月(x2=19.054,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中枢外转移、原发灶控制为预后独立因素(x2=23.871,P=0.000;x2 =5.475,P=0.019;x2 =5.391,P=0.020).单独对RPA、GPA、SIR系统进行COX分析,均呈显著相关(x2=4.376,P=0.036;x2 =8.513,P=0.004;x2=11.714,P=0.001).纳入全部评级系统,COX分析仅示SIR评分呈显著相关(P=0.025).结论 KPS评分、原发灶控制情况、中枢外转移是影响NSCLC脑转移瘤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SIR评分更能对预后进行有效预测.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瘤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生存/预后指标分析 -
ATO与ATRA联合小剂量HHT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亚砷酸(ATO)、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先予ATRA+ ATO+小剂量HHT诱导治疗,再以HA方案巩固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先予ATRA+ATO+柔红霉素(DNR)诱导治疗,再以DA方案巩固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CR)、达CR时间、骨髓PML/RARa融合基因转阴率、不良反应、成分输血及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CR、迭CR时间及PML/RARa融合基因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期间败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输血小板量和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TRA、ATO联合小剂量HHT治疗初诊APL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费用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8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体及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比率为73.1%;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口腔及肠道;3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23株,检出率为60.5%,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占首位,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与真菌;经多因素分析,化疗周期、入院季节、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住院时间等是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化疗周期、入院季节、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住院时间等是其危险因素.
-
血清IP-10 MIG IL-8及RANTES水平变化与肝癌进展关系分析
目的 研究血清IP-10、MIG、IL-8及RANTES水平变化与肝癌进展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50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再选取检查正常的非肝癌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微球阵列分析术测定两组血清IP-10、MIG、IL-8及RANTES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分析肿瘤组中IP-10、MIG、IL-8及RANTES水平与肝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肝癌组与对照组间IP-10、MIG、IL-8及RANTE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P-10水平与肝癌期别的相关性(r=0.855,P=0.000);MIG水平与肝癌期别的相关性(r=0.745,P=0.001);IL-8水平与肝癌期别的相关性(r=0.912,P=0.000);RANTES水平与肝癌期别的相关性(r=0.666,P=0.005).IP-10、MIG、IL-8及RANTES水平与肝癌期别变化之间成正相关关系;IP-10、MIG、IL-8及RANTES水平与肝癌评分回归分析,IP-10、MIG、IL-8及RANTES在肝癌的发展中都有贡献(P<0.05),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IP-10、RANTES、IL-8和MIG.结论 随着肝癌的发展,血清IP-10、MIG、IL-8及RANTES水平逐渐升高,与肝癌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用这些因子可以预测肝癌的发展并预防,同时还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和血清S100 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各100例,浅麻醉组患者的术中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I)控制在47~64,深麻醉组患者术中的NTI控制在20~36.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应用血管活性物质比例、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SA评分)、术中NT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中、术后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浅麻醉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深麻醉组(t=3.024,P<0.05);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3~0.968,均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后VSA评分、术中应用各类血管活性药物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33~0.335,t=0.215~0.607,均P>0.05.);浅麻醉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显著高于深麻醉组(x2 =19.888,P<0.05),从手术进行2小时时开始,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开始出现显著上升(q=2.945~4.557,P<0.05),深麻醉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在术后24小时时恢复到麻醉前水平(q=0.308,P>0.05),而浅麻醉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在术后24小时时仍高于麻醉前水平(q=3.256,P<0.05),而且从术毕时至术后24小时时,浅麻醉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深麻醉组(t=3.557~4.416,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的手术中,应用较深麻醉深度可降低患者的POCD发生率和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有利于患者认识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