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针治疗尿道综合征30例

    作者:赵廷涛

    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40~50岁5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15例;病程1~3年.

  • 腹针治疗面肌痉挛19例

    作者:朱文罡;顾群;孟凡军;任连芳;薄智云

    面肌痉挛为临床常见病,多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开始为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间歇性不规则轻微抽搐,以后以较慢的速度逐渐扩展到口轮匝肌、口角提肌、颊肌等半侧面肌,引起闭眼、露齿、口角及颊部抽搐等一些习惯性动作.本病病因不明,可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因素而加重发作,休息和入睡后症状可缓解.我科采用腹针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腹针治疗腰腿痛90例

    作者:李芳梅;周启昌;刘琼;王钟梅;黄荣高

    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于2005年1月-2008年1月笔者采用腹针疗法治疗90例腰腿痛患者,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 腹针治疗儿童近视眼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晖;王丽平;沈凤仁;冯建茹;胡海;曹丽娟

    目的:比较腹针与耳穴贴压治疗儿童近视眼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儿童近视眼患儿随机分为腹针组(45例,90只患眼)和耳穴组(45例,90只患眼).腹针组取中脘、商曲、下脘、天枢、气海、关元,采用腧穴点刺,由中脘开始,顺序向下,以关元结束,不留针,每次均叩刺5 min,以皮肤潮红不出血为度;耳穴组取肝、肾、脾、胃、眼区、屏间前、屏间后、枕,予王不留行籽粘贴在选定穴位上,每次选单耳,第二次更换对侧耳,每日自行按压5 min.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第一次治疗后20 min以及治疗5周和3个月后的视力表所测得视力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视力表所测得视力水平:腹针组与耳穴组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腹针组在治疗20 min、5周和3个月后均优于耳穴组(4.78±0.16vs 4.69±0.22,P<0.01;4.85±0.16 vs4.79士0.21,P<0.05;4.89±0.13 vs4.71±0.25,P<0.01);②有效率:腹针组在治疗20 min、5周和3个月后均优于耳穴组[31.4%%(27/86) vs 0%(0/82);81.4%(70/86) vs 60.0%(49/82);88.4%(76/86) vs 51.2%(42/82),均P<0.01].结论:腹针治疗儿童近视眼在改善患者视力水平方面临床疗效优于耳穴贴压.

  • 腹针配合腹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作者:赵红义;林向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卡压神经根,所引起的以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且趋向年轻化,多数患者后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很多患者痛苦于术后症状消除不理想及术后合并症增加,所以探寻保守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笔者采用薄氏腹针针刺配合胡氏腹部推拿手法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道如下.

  • 腹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晖;周炜;李然伟;曹丽娟;李书为

    目的:验证腹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乳腺增生病例随机分为腹针组(64例)、常规组(57例).腹针组在基础治疗(心理疏导及口服中成药乳癖消)的同时应用腹针疗法,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为主穴;常规组仅行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症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BREF)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QOL-100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均可有效改善疼痛和生存质量;腹针组总有效率为84.4%(54/64),优于常规组的68.4%(39/57,P<0.01).腹针治疗对中度疼痛疗效优(P<0.05).结论:腹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探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腹针特色疗法

    作者:郭鑫;王寅

    目的:通过临床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探索KOA的腹针特色疗法.常规腹针疗法治疗KOA确有显著止痛疗效.笔者结合个人临床治疗医案,在常规腹针疗法治疗KOA的基础上,探索行针和留针期间嘱患者活动膝关节的腹针特色疗法,动静结合,止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腹针治疗妇科术后睡眠障碍30例

    作者:林浣妹;黄金平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腹针疗法对妇科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90例术后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假针刺组、空白对照组,通过深睡眠质量评估表的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出院当天的睡眠情况.结果 腹针组治疗后及出院当天的深睡眠质量评估表总分均低于假针刺组及空白对照组,P< 0.05;在各睡眠因子的比较中,腹针组患者在治疗后及出院当天的评分较前降低,其中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早醒、睡眠深度、梦境情况以及白天身体状况6个因子的改善情况尤为显著,P<0.05.结论 腹针疗法可改善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尤其是在改善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早醒、睡眠深度、梦境情况以及白天身体状况方面.因此,腹针疗法是治疗妇科患者术后睡眠障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腹针配合艾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程度影响30例

    作者:易荣

    目的 观察腹针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大横、巨阙、气穴,配合艾灸神阙穴,每周针刺3次,共治疗24次.参照英国Chalder等开发的疲劳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疲劳程度进行测评.结果 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 针刺后,患者的疲劳程度得到明显缓解,腹针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等优点,具有可重复性,有利于推广运用.

  • 腹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概况

    作者:吴薇薇

    目的 探讨腹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状况及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国内在近5年使用腹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具体方法及其研究.结论 腹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满意的疗效,并且具有独特优势.

  •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腹针教学的研究和体会

    作者:张红林;李晓芳;马文珠;周宏

    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腹针疗法认为腹壁组织中立体分布着不同的经络系统,根据这些经络的分布规律治疗疾病,多能取得良好疗效.腹针疗法已列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007年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成立.从2004年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了腹针疗法的选修课,共讲授5年,并严格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对选修课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了腹针疗法教学大纲、腹针疗法教案、腹针疗法教学日历、腹针疗法考试及评分标准等.听课学生包括本科生、7年制硕士生、台港澳学生、亚欧美留学生.

  • 腹针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杰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与腹针治疗、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腹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经治疗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腹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腹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眩晕2例

    作者:刘艳平;田培良

    眩晕为临床中的常见病,而中风后眩晕在临床中治疗疗效差,薄氏腹针疗法对于眩晕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与补充,且疗效确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腹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慧玲

    目的:应用腹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腹针在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活动方面的疗效.方法:将64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腹针组33例,体针组31例.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疗程结束3个时间段使用JOA下腰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及VAS疼痛的直观模拟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两组组内、组间VAS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间进行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间进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与体针治疗均具有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腰部活动功能的疗效;腹针治疗即时镇痛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体针治疗.

  • 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玲;梁媛媛;柯玲玲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失眠症,分析探讨薄氏腹针配合灵龟八法对失眠症的中医干预作用,研究其治疗失眠症的确切疗效,并制定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失眠症的选穴方案和临床标准操作规范,寻找并制定一套标准规范的方法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状态,进一步丰富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腹针门诊失眠症患者60例,治疗组:腹针主穴选取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穴(双滑肉门、双外陵);配穴根据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进行辨证加减.并且按病人就诊治疗时间运用灵龟八法开穴.对照组:主穴取神门、内关、百会、安眠;同时随证加减取穴.治疗周期均为1个疗程(10次),周日休息,其余连续治疗10次.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1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5人,好转13人,未愈12人,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氏腹针配合灵龟八法可积极改善失眠患者的身心状态,是治疗失眠症更为理想的方案.

  • 腹针治疗肾虚腰痛急性发作机理新探讨

    作者:王维明;黎婵;杨慧勤

    腹针疗法是一种新的又具有特色的针灸疗法.本文对该疗法治疗肾虚型腰腿痛急性发作的治疗机理进行一些探讨,分别从中医的病机、治则、配穴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腹针的应用和推广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 热敏灸加腹针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8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丹;邓鹏;焦琳;付勇;熊鹏;叶建梅;熊俊

    目的 观察热敏灸加腹针疗法结合盆底肌训练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法加腹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热敏灸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45 min ~2h不等,共治疗5天,第6天起每日1次,再治疗25次;腹针疗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5 min,共治疗30天;Kegel锻炼每日3次,每次15~ 30 rmin,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漏尿次数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量表(ICIQ-SF)总分,并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漏尿次数及ICIQ-SF总分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1h尿垫试验漏尿量、漏尿次数及及ICIQ-SF总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 热敏灸加腹针疗法结合盆底肌训练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显著改善女性尿失禁的漏尿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30例

    作者:求晓恩;周红波

    颈性眩晕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改变及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有上升及发病低龄化的趋势.腹针疗法是一种新的针灸疗法,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无痛,疗效确切等特征.我们用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 腹针疗法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作者:毕学琦;熊琴;魏敏;梁洪群

    目的 探讨分析腹针疗法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4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进行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薄氏腹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HISS)、Barthel量表对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并且采用HAMD减分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间的NHISS,HAMD以及Barthel量表之间的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卒中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采用薄氏腹针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而且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腹针治疗内伤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郭小部;蓝健君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内伤头痛[1]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原理.方法将80例内伤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1例用腹针治疗,39例用中药内服治疗.对两组治法的疗效用视觉评分量表测评,作出比较.结果腹针组疗效高于服中药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安全有效,处方规范,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188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