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卒中后生存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远期预后(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高其生存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对54名脑卒中患者的16个暴露因素(x2检验、秩和检验及相对危险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后精神状态、家庭经济收入、褥疮感染、吸烟史、年龄等5个因素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存有影响(P值分别<0.05或0.01).结论 家庭低经济收入、褥疮感染及吸烟史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病后乐观的精神状态是保护因素,而年龄可能仅是伴随因素.
-
浅探历史性队列研究在胃癌手术、化疗前后辨证分型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之法对我院2004年至2008年期间634例胃癌住院患者在手术、化疗前后的病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表,确定调查对象,手工检索查阅病历.结果:术前排在前3位的证型分别是: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滞血瘀;术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肝气犯胃、胃腑气滞和瘀血内阻;术后化疗前: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术后化疗后:脾胃虚弱、淤血内阻、气血两虚和痰瘀互结等.从证型研究来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脾气虚弱、瘀血内阻以及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结论:脾气虚弱证当是胃癌的主要证型,健脾益气当是胃癌治疗的根本大法.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历史性队列研究
目的调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6年前后的发病与转归,探讨并验证其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北京市区某幼儿园310名儿童进行6年随访追踪.通过历史性队列研究验证儿童SID的危险因素.结果 SID6年累积发生率为33.6%;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儿童SID危险因素通过历史性队列研究显示妊娠水肿、婴幼儿期疾病、父亲年龄偏大(≥34岁)与SID有中度关联,胎位不正与SID有低度关联.结论儿童SID危险因素以生物学因素为主,应该进行综合防治.
-
贵阳市综合医院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历史队列研究
目的:为了有效地控制综合医院院内感染(Nasacomial Infection,NI).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于2000年4月对贵阳市4所综合医院的1 237例住院病人进行了NI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年龄≥60岁或≤10岁、患重大原发疾病,住院天数≥4周、抗生素应用二联以上、抗生素应用2周以上、免疫抑制剂应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应用、气管切开、插管、切开引流及留置导尿管为NI的危险因素.具有以上因素的病人是NI的高危人群.结论:预防和控制NI的着力点应放在预防和控制NI的危险因素上.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远期后遗症
目的了解乙脑远期后遗症的状况,为全面评价乙脑的疾病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在1973~1994年间患乙脑的病人进行随访,并以同时实验室诊断乙脑阴性的脑炎病人和健康人分别作为乙脑病人组的两个对照组.对三组对象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日常生活功能评价(ADL)和智力测定.结果在乙脑病后8~26年,有29例(34%)乙脑病人有远期后遗症,其中7例因后遗症在本次随访前已死亡.在22例存活的病人中,有12人(5%)有中、重度的后遗症.与非乙脑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乙脑所致的远期后遗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15和26.61.结论乙脑病后所致的残疾相当严重,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
-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ATDIL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对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参加全程督导治疗策略(DOTS)的121例抗结核治疗后发生ATDILI的患者和817例未发生ATDILI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出ATDILI的危险因素,两组治疗成功率和耐药转变率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痰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阴转率,以及肺部空洞闭合率.结果 ATDILI总的发病率为12.9%(121/938).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为AT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HBV携带者(OR=4.29,95%CI:2.15~8.58,P<0.01)、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OR=3.34,95%CI:1.46~7.63,P=0.004)、血浆白蛋白≤25 g/L(OR=3.14,95%CI:1.50~6.58,P=0.002)和嗜酒(OR=1.79,95%CI:1.14~2.82,P=0.012).ATDILI组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非ATDILI组[19.1%(24/121)比8.0%(65/817),OR=2.86,95%CI:1.71~4.78,P<0.01],ATDILI组耐药转变率与非ATDIL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5/121)比1.7%(14/817),P>0.05].ATDILI组痰涂片或培养阴转率[85.4%(41/48)比94.0%(298/317),x2=38.912,P<0.01]和空洞闭合率[84.6%(22/26)比93.0%(198/213),x2=20.709,P<0.01]均显著低于非ATDILI组.结论 ATDILI在接受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对患者治疗结局存在不利影响;HBsAg和HBeAg均阳性、白蛋白低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嗜酒可增加发生ATDILI的风险.
-
文摘
减肥手术作为一种治疗医学性复杂性肥胖的措施越来越常见,对于减肥手术后的不良骨骼变化也已有报道,但其临床重要性仍不清楚。为了探讨减肥手术患者骨折风险是否增加,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Kennel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对285例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居民进行了骨折发病率的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均在1985~2004年期间接受了第一次减肥手术。相对骨折风险以标准化发病比表示(SIRs),潜在危险因素则通过时间-骨折回归模型的风险比(HR)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减肥手术过程伴有大量的生化、激素和力学变化,与骨折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8月3日的OsteoporosisInternational杂志上。
-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分娩镇痛的广泛开展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分娩的184例足月初产妇,其中92例接受分娩镇痛(研究组),92例未接受分娩镇痛(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产时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6%vs 1.09%,P<0.05).研究组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的第三产程、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3.04%和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产妇接受分娩镇痛后发生产后尿潴留.结论:分娩镇痛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第一、二产程,出现产时发热的情况,但对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无不良影响.
-
一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队列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某村一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ELISA对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起暴发共报告病例34例,发病与接触腹泻病人(X2=6.51,P=O.00)、食物暴露于苍蝇(x2=4.61,P=0.oo)及村民暴露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1m内(x2=3.09,P=0.00)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与饮用水来源(x2=1.68,P=0.14)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在采集的8份肛拭子样本中1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4份粪便样本中2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结论 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密切接触是此次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
-
围产儿死亡危险因素的历史性队列研究
[目的]对可能影响围产儿死亡的10项常见暴露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高危因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以1994~2002年在广州市荔湾区分娩的52 687例产妇和53 324例围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别计算10项暴露因素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结果]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出生缺陷(RR=155.48,PAR%=46.50%)、低出生体重(RR=46.93,PAR%=68.98%)、早产(RR=46.33,PAR%=70.83%)、新生儿窒息(RR=35.14,PAR%=59.40%)、多胎(RR=7.61,PAR%=6.52%)、胎位异常(RR=5.60,PAR%=16.64%)、产妇户籍在外地(RR=2.03,PAR%=19.38%)和阴道难产(RR=1.79,PAR%=7.84%),孕妇年龄和胎儿性别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不大.[结论]今后在提高围产保健水平,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