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腹症治主少阳中气虚实须参详
患者,女,21岁,学生.因腹痛28小时伴恶心、呕吐、发热于2005年11月16日入我院外科.入院时症见:上腹持续疼痛伴腰背部放散痛,恶心,呕吐,纳差,寒战,T38.2℃;血压90/6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双肺无异常;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脐周及上腹正中处压痛阳性,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音存在.
-
大椎清除内热的“退烧药”
现在很流行一种治疗方法,叫做天灸.天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伏天的时候,在人体几个大的穴位上施灸,这个方法对于那些体寒,免疫力差的人来说,非常有效.原因就是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足的时候,这时候补阳效果好.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古人将人体的阳气比作天上的太阳,三伏天施灸,就相当于模拟天上的太阳,给那些身体里面缺少阳气的人再造一个“小太阳”.
-
第二讲万卷丹青书不尽十家丹法代代传--内丹门派及其修炼要旨(下)
南派阴阳重修心南派:南派与北派、东派和西派都宗王少阳、锺离权、吕洞宾为祖师,它把<周易参同契>、<悟真篇>作为本门经典,分阴阳双修、清修两派.自陈致虚于元末主张南北两宗合并后,丹法合流,清修派不再分南北,阴阳派仍守其师传.这里着重谈谈阴阳派.
-
对"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之再认识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对于此句经文的理解,历代医家颇有争议,令后之学者,无所适从.本文汇聚各家之见,附赘己言,以期去疑解惑,并俟明者指正.
-
孔光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疑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药专家孔光一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重视湿热邪气的郁伏,以"少阳为枢,祛邪通痹"为治疗原则,同时强调祛湿清热、调和气血,并结合患者体质状况加以全面调治,扶正以驱邪:对于妇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则主张根据妇人经行周期的气血变化规律,分别于月经前后使用养血通络与温经通络方法.治疗循序渐进,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其学术观点及用药规律均独具特色.
-
论"少阳枢机不利"
少阳为枢,主开合,它既是病邪由表及里,病情转变的一道门户,也是病变由重转轻出入的枢纽,也是调节情志的场所.1 少阳舒展外邪六淫为病,若病邪向里传变,必然客于少阳.仲师主以"口苦、咽干、目眩"论之.若单纯的本经邪侵,其经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主,治以小柴胡汤;若兼里实,其腑证以"按之心下满痛者"或"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为主,治以大柴胡汤.
-
张怀亮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数单侧发病,少数患者可双侧发病.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突然出现的剧烈性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停止.疼痛急骤犹如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烧灼样,甚则影响言语和咀嚼.疼痛有自发的,有刺激(如洗脸、呵欠等)或触及某一"扳机点"(如口角、舌侧缘、牙齿及牙槽骨等)而引起发作的.本病易复发,常数年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从《伤寒论》中的"支节烦疼"进而探讨《内经》中的"少阳主骨"
本文从<伤寒论>中的"支节烦疼"一词切入,进而以<内经>中的"少阳主骨"立论,分析了"少阳主骨"的具体内涵,将内涵合理延伸,并临床证明从少阳论治现代骨病、骨髓造血系统疾病,甚至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性.
-
慢性疲劳综合征从少阳论治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其现代医学病因病机尚未明了的状态下,中医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通过从少阳论治,侧重调整人体气机,临床上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少阳是六经系统中的少阳经,少阳经统足少阳经脉及胆、手少阳经脉及三焦,外应腠理,为水火之道路,其主气为火,主质为火.
-
"少阳枢机"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少阳枢机"是伤寒六经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多个层面对其进行综合阐述,分析其在人体代谢中生理病理的表现,明确其内在含义,并初步探讨了临床上针对少阳的治法和组方策略.
-
黄煌经方沙龙从少阳论治中风医案一则浅解
六经辨证源于仲景伤寒论,现代医家黄煌教授创立经方沙龙,全国经方派中医纷纷录其验案,笔者运用经方数年,专注于中风病的研究及临床诊疗,更对少阳柴胡剂情有独钟,恰逢机缘巧合,偶遇一验案,即从纠正少阳为主要方法治愈一中风病人,笔者亦激动万分,今将其案作一浅解,希望能为广大医师治疗中风病提供一点思路。
-
治法札记(连载)
风热感冒说 夫风热外邪侵入,或从口鼻,或从皮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伤风》云:“皮毛为肺之合,而上通于鼻,故其在外则为鼻塞声重,甚者并连少阳阳明之经而或为头痛,或为憎寒发热。其在内则多为咳嗽,甚则邪……
-
小儿人格障碍的区分与治疗
<内经·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人按火、金、木、土、水五行分为五大类,配合个体阴阳之气的多少将人格分为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五大类.本文根据每型人的性格特征结合易出现的性格障碍分型论治,经验介绍如下.
-
学习喻嘉言之“逆流挽舟”
痢疾兼表证,病在少阳,为少阳轻清之气下陷,病不在表,而尚未深陷阴分,居于半表半里之间。喻嘉言治疗此病,首创“逆流挽舟”法,并以人参败毒散为代表方剂。人参败毒散,原出自宋代《和剂局方》,是一首著名的益气解表方剂。喻嘉言将其引入痢疾门,治疗痢疾兼表证,另出枢机,独辟蹊径,以解表之剂,疏表救里,逆挽下陷之清阳,恢复其升发之机,使邪从表散,不治痢而痢自止。
-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我见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说,并非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提出,而是后世医家在解读<伤寒论>过程中所创立,用来阐释少阳病的病位及病机.但经过仔细推敲,半表半里既不是少阳之部位,少阳病也不该理解为伤寒病从表入里传变过程中的"半表半里"证,这一含混不清的概念与仲景六经本义相去甚远,对于认识少阳病的本质和病位反而造成混乱,有必要予以澄清.
-
《伤寒论》“半表半里”质疑与后世传承临床意义
半表半里首见于注家,《伤寒论》中并无此词目,但半表半里学说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伤寒论》相关文献梳理,结合后世代表注家对半表半里的阐释、后世因半表半里引发的学说、辨证体系。归纳得出结论:(1)半表半里首见于《注解伤寒论》,并非《伤寒论》原文;《伤寒论》提出的是“半在里,半在外”,且“半在里,半在外”与后世半表半里关联密切的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有区别;(2)后世医家尤其温病医家对半表半里的继承发展如半表半里膜原学说,半表半里三焦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三焦功用再思考及与生物管道理论的联系
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古今重要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对三焦生理、病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认为三焦是体内水、火、气、血、谷运行的通道,是联系内外、沟通表里、维持升降、平衡阴阳、调和寒热、调节虚实的关键,是全身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等的枢纽,是生命之枢,病变主要以肺—脾—肾三焦水液气化系统和心—肝—肾三焦相火系统失常为主,治疗以畅达三焦,和解少阳,通利枢机为要,代表方为三仁汤和小柴胡汤。并从“生物管道”理论角度认识三焦,认为管道不通是三焦病变的核心病机,从而达到更好地认识和诊治三焦疾病的目的。
-
论小儿体禀少阳
小儿的生长发育以少阳的机枢作用为动力,赖阳以生,依阴以长;其病理变化因机枢不利而易寒易热、虚实互见,治疗小儿病当注意护少阳.
-
从三焦膜系理论解析孔光一教授对妇科病的辨治思路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教授临床70载,在其84岁高龄时,总结自己一生临证经验,对三焦的认识进行梳理,创新性提出少阳三焦膜系理论。他所建立的三焦膜系理论把少阳三焦膜系的形态、分布、病机特点、起源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运用“三焦膜系”理论认识和指导内伤杂病的辨治确为孔老一生临床诊疗经验的凝练与总结。文章应用三焦膜系理论阐发妇科病基本病机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通性膜系血运郁滞;外通性膜系焦膜失疏;肾阳虚损,肾膜失启,焦膜萎弱;肺-少阳-肾,元真腠理由膜病进;病理产物阻滞三焦,膜层转输受阻。并附病案尝试解析孔老应用三焦膜系理论辨治妇科病的思路与经验,以期启发于临床。
-
少阳、三焦、膜原系统论
少阳、三焦、膜原系统论,旨在运用系统复杂性研究方法论,揭示其"一样的"半表半里证,"一样的"以和为圣度的和解法.在类证求同系统层次上,探索其"不一样"的少阳、三焦、膜原半表半里证空间病位."不一样"的和解少阳--胆腑、分削走泄--三焦、疏利透达--膜原的证治法则.以及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杏朴苓温胆汤,达原饮类方辨证求异子系统层次上,承传经典,开拓外感热病半表半里证候学研究,为中医药积极主动地介入当今全球化烈性传染病辨证论治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