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葛洪的医药学和化学成就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提到葛洪,很多人首先认为他是古代一位炼丹的道士.对于炼丹,不少人可能会产生质疑的心态.的确,在封建社会里,贵族官僚为了永远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妄想长生不老.有些人就想炼制出“仙丹”来,满足他们的奢欲,于是形成了一种炼丹术.作为现代人,我觉得没必要考虑这位葛老先生出于什么目的而醉心于炼丹,倒是他穷其一生的医药学研究和对炼丹过程中物质反应的记载及应用对后世在医学和化学领域的积极影响,值得我们借鉴.
-
容县罗江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办法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造成了大量流动人口,流动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对免疫规划的管理造成了难度.为巩固罗江镇免疫规划工作的成果,提高人群的免疫能力,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结合罗江镇的实际情况,摸索制订本管理办法.
-
陶弘景的『食诫』
<养性延命录>二卷,题"华阳陶隐居集",乃是梁代著名药学家陶弘景所集.陶弘景(公元451-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即江苏句容县)人.陶氏经历了宋、齐、梁三朝,在宋、齐时期为官,后归隐茅山(江苏).他在梁武帝时与帝萧衍私交甚厚,武帝曾经常派人往茅山向陶弘景问政朝廷之事,故有"山中宰相"之称.陶氏是个道家,在茅山边给人治病,边采药炼丹,他在摄生保健、修身养性方面有其独到的建树.所著<养性延命录>前有一序,自称"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略取要法,删弃繁芜,类聚篇题"而成养生专著.其中<食诫篇>很符合现代养生的观念.
-
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机制研究
目的 通过对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机制研究的分析,搭建起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理论指导框架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方法 文献研究与实践资料的分析.结果 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主体、内容、策略与措施进行了阐述.结论 在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应充分有效地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加强多方面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从而保证资金设备和相关人员的到位.
-
广西容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分析
以广西容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西容县在创新建立乡村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基于本地经济水平和人员结构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经验,为广西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新模式 容县 -
广西容县乡村医生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探索
目的 了解广西容县乡村医生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全县范围内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性别、年龄、学历、执业资格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容县的乡村医生以男性、30~50岁、中专学历和乡村医生资格为主.结论 为加强网底建设,完成各项医改工作任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在维持乡村医生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乡村医生队伍的年轻化,提高乡村医生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
容县乡镇防保所"四室"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乡镇防保所在卫生防疫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搞好乡镇防保所建设是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是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我县自1999年以来,以"四室"(即有办公室、预防接种室、宣传培训室和资料档案室)为载体,加强防保所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 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实施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的成本-效益,为制订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2007-2009年容县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经费总投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实施综合防治措施的投入和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容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从2007年基线调查时的30.10%降至2009年的12.30%.3年示范区总投入969 185.6元,人群避免发病所产生的直接效益为8 841.5万元,成本-效益比为1:91.结论 土源性线虫感染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实施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并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容县麻风流行情况分析
容县地处广西东南部,全县人口724 342人,40多年来采取了有效的麻风防治措施,1987年9月经自治区考核验收,容县"基本消灭麻风病".1999年底,患病率已下降到0.0027‰,近5年平均发现率下降到0.17/10万.现对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分析如下:
-
大家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健康大使梁华新的"健康观"
6月22日下午,记者冒着酷暑,驱车数百公里,来到著名的沙田柚之乡--广西容县自良镇,采访在该镇中心小学任数学老师的健康大使梁华新.
-
论清代东北人参采作法的发展演变
古代人参产区比较广,必然有多种采作方法.“采作甚有法”是女真族与汉族采作法相互碰撞的结果,或曰是女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本草纲目》引《弘景曰》:“采作甚有法.今近山亦有,但作之不好.”弘景当时隐居江苏句容县句曲山即茅山.所谓“近山”之“山”就是指茅山,也出产人参,必然有茅山人参采作法,“但作之不好”.《本草纲目》还引《颂曰》:“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各地必然有各地的人参采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