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眼眶良恶性肿瘤疾病临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本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73例眼眶肿瘤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行增强MRI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者60例(82.19%)、增强MRI 59例(80.8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045,P>0.05);超声造影诊断特异度(87.67%)高于增强MRI(73.97%),超声造影诊断敏感度(64.38%)低于增强MRI(79.4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19、4.104,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及增强MRI在眼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准确度无显著差异,超声造影诊断敏感度低于增强MRI,但特异度高于增强MRI,临床实际可综合患者病情特征、经济状况等因素联合采用两种诊断方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
磁共振增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纤维帽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诊断CAS病变斑块纤维帽的价值.方法:对20例CAS病变患者行颈动脉MR高分辨扫描,检查序列包括(QIR)T1WI、(FSE)T2WI/PDWI、3D-TOF和增强,比较各序列纤维帽显示情况.结果:纤维帽在T1WI、PDWI的显示多在I级以下,纤维帽显示达到Ⅱ级以上的层面比例,T2WI高于3D-TOF,增强扫描也高于3D-TO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纤维帽显示达到Ⅲ级的层面比例,增强扫描高于T2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TOF、T2WI适合纤维帽显示,增强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MRI对纤维帽的显示效果.
-
增强MRI和18F-FDG PET-CT对胶质瘤术后复发病灶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比较并探讨增强MRI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胶质瘤术后复发病灶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02年5月至2011年5月已经病理学证实,并在以后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怀疑复发的胶质瘤患者94例。手术切除后结合化疗的为53例,切除后结合放疗和化疗的为35例,只是手术治疗或只是放疗的为6例。对怀疑复发的所有病例均行增强MRI和18 F-FDG PET-CT 影像学检查。统计学比较采用 Mc-Nemar检验。结果 M RI真阳性结果为53例(Ⅳ级8例,Ⅲ级25例,Ⅱ级17例,Ⅰ级3例),假阴性为7例(Ⅳ级1例,Ⅲ级1例,Ⅱ级1例,Ⅰ级4例);18 F-FDG PET-CT真阳性结果为29例(Ⅳ级2例,Ⅲ级14例,Ⅱ级10例,Ⅰ级3例),假阴性为14例(Ⅳ级3例,Ⅲ级2例,Ⅱ级5例,Ⅰ级4例)。M RI对脑胶质瘤复发检出的敏感度较高为93.55%,特异度18.75%。而18 F-FDG PET-CT的特异度67.44%和敏感度92.16%。通过总体和不同分级之间的比较,增强MRI与18 F-FDG PET-CT一致的共有43例,结果不一致的有51例。统计结果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P=0.013)。结论18 F-FDG PET-CT的敏感度较低,不建议作为检查复发的初级筛选手段。但可以在经过MRI检查出病灶后,再通过18 F-FDG PET-CT进行一定特性描述的检查。
关键词: 胶质瘤 增强MRI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复发 -
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与增强MRI表现的相关性初探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肿瘤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增强MRI的表现的关系.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2年9月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PHCC26例,常规石蜡包埋,对石蜡组织块进行5tm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TM法染色并测定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并与术前患者的MRI对比,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在增强图像中,明显强化组MVD值,高于中等强化和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组,但中等强化组和轻度或无强化组之间无差异.VEGF的表达与HCC强化程度有一定关系,明显强化的患者组中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中等强化和轻度或无强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MRI的表现与PHCC的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VEGF的表达可以解释增强MRI的表现,MRI可以用于判断血管活性和新生血管形成的情况.
-
PET-CT、增强MRI用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PET-CT、增强MRI用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83例,均行PET-CT及增强MRI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为对照,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确诊,83例患者中恶性结节59例,良性结节24例.PET-CT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89.16%、89.83%、87.50%、94.43%、77.78%)均明显高于增强MRI诊断(69.88%、72.88%、62.50%、82.69%、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增强MRI诊断比较,PET-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等均较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
增强CT、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增强CT、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肾脏疾病患者84个病灶术前均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实施增强MRI检查32个,增强CT检查43个,同时实施增强MRI、CT检查7个,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16个.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增强CT、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结果:增强CT、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相比,差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增强MRI及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各有优劣,选择诊断方法时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及检查技术特点,必要时,可多种方法联合诊断,避免误诊.
-
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科诊治的4例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为囊内性突出,1例为根内型突出.收集每一个病例的病史,重点专科查体结果,影像学报告结果,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并计算神经功能恢复率,评价疼痛缓解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文献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出现了环形强化征、硬膜内气体征等典型表现;4例病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均为后路腰椎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术.术中切开硬膜,可见游离的髓核在硬膜囊内或神经根袖内,将游离的髓核与神经纤维分离,切除突出的间盘组织,切开的背侧硬膜予以严密缝合.所有患者术后JOA及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少见,易与硬膜内髓外肿瘤相混淆,术前明确诊断相对困难,增强MRI检查是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 增强MRI 马尾综合征 -
增强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增强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为时间区间,纳入59例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分别予以患者增强CT、增强MRI扫描,检查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每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增强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增强MRI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3%、82.14%、93.55%、92.00%、85.29,明显高于增强CT的77.97%、53.57%、74.19%、65.22%、63.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更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增强MRI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评估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增强MRI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100例确诊为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行超声造影检查,研究组患者在在治疗前后行增强MR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大小、信号特征、肌瘤消融率以及体积缩小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4h、3个月、6个月的肿瘤体积缩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消融率为(74.36±18.36)%,对照组平均消融率为(58.32±17.34)%(P<0.05).结论:增强MRI能够有效指导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全面反映子宫肌瘤治疗前后形态、信号以及血供改变,值得推广.
-
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诊断肝硬化基础上肝癌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基础上肝癌患者诊断中,超声造影与增强MRI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疑为伴随有癌性小结节的肝硬化患者64例,共存在88个肝内小结节,运用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进行诊断,并参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检出率为85.23%,MRI检出率为88.64%,比较无差异(P>0.05);超声造影延迟期、门静脉期以及动脉期的检出率分别为72.00%、68.00%、90.67%,比较有差异(P<0.05);MRI延迟期、门静脉期以及动脉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2.05%、66.67%、93.59%,比较有差异(P<0.05);T1WI、T2WI检出率分别为79.49%、73.08%,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基础上肝癌患者诊断中,超声造影与增强MRI检出率无差异,各有优势和缺陷,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