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便携式体温测试盒在临床中的应用
体温是人体生命体征之一,因而,对体温的监测显得尤其重要,护理文书规定,凡住院患者每日至少检测体温2次,重症患者每隔2~4小时监测1次,因此,监测体温是护士基本频繁操作之一.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测体温时需携带一盘子,内置消毒液容器、清洁的干容器,容器内分别放浸有消毒液的纱布、干纱布及秒表、笔、记录本.
-
消毒液容器的规范化管理
临床使用的消毒液盛装容器经常因卫生管理不善而造成消毒液污染.为此,我院消毒供应室对消毒液容器(盛装碘酒、乙醇溶液的磨口瓶)的清洗、包装、消毒、发放、回收实施规范化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
加强管理前后消毒液细菌污染状况的比较
1998年下半年,开始加强对医院使用中消毒液的管理.要求:①设专人每季度一次对所用消毒剂产品有无三证作调查,进行细菌学检测;②监督消毒液及时更换,2%戊二醛改为2周更换,0.5%氯己定(洗必泰)由1周更换一次改为更换二次,原消毒液容器均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再使用;③消毒液容器上标明消毒液名称、浓度、有效与更换时间.
-
应用50%的盐酸去除84消毒液容器污垢
-
消毒液容器使用戊二醛熏蒸消毒的效果观察
消毒液容器(玻璃制碘酒乙醇瓶,以下简称容器)普遍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但因高温和高压双重作用的消毒,容器很容易损伤,破裂,加大了经济损耗.2005年笔者将容器试用戊二醛熏蒸箱熏蒸消毒,并对200个消毒后的容器进行细菌培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浅谈影响化学消毒效果的因素
1 消毒剂必须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准销证。消毒剂必须存放在阴凉处,以防其失效。使用时应注意有效日期,充分了解消毒剂的性能,明确消毒对象及目的,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配成所需的有效浓度,要求临用现配,装有配制后的消毒液容器应加盖,防止其有效成分挥发。2 作用时间是所用消毒剂量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作用时间计算应以药物完全接触微生物后开始,一般规定30 min以上。提高药物浓度虽可相应缩短作用时间,但却有极限,而且盲目提高消毒液浓度,容易损坏物品和皮肤。3 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必须考虑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同,一般细菌繁殖体、真菌及亲脂性病毒较易杀死,结核杆菌和亲水性病毒则较难消除,而细菌的芽胞难杀死。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菌—革兰氏杆菌,它们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明显强于其他细菌。对于微生物污染严重的物品必须加大消毒剂浓度或延长消毒作用的时间。4 有机物能消耗或抑制消毒剂的杀菌能力,降低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消毒前必须将物品上的有机物及清洁剂残余液冲洗干净(如血液、粘液、药液等),才能充分发挥消毒剂的杀菌作用,达到预期消毒效果。5 消毒时适当提高消毒剂的温度,可以增强消毒剂杀菌能力,但升温不可超过消毒剂本身能承受的极限,以免造成消毒剂的有效成分的蒸发或分解,影响消毒效果。
-
巧用废弃消毒液容器自制利器盒
为了有效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降低利器伤的风险,减小医疗成本,自2008年7月始,笔者巧用废弃消毒液容器自制不同规格的利器盒,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危害手术医护人员健康的因素及安全防护
手术室的工作特殊,特定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因素影响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现结合实际工作,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对策报告如下.1 手术室空气污染及其防护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的气味,全麻药在空气中弥散,室内CO2浓度达到0.1%,空气状况恶化,室内出现不良气味.医护人员做好空气污染的预防:手术使用高频电刀时用吸引器吸走烟雾,以免污染手术间空气;大手术、乳腺手术要普及使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指数;每天检查麻醉呼吸机防止泄露,更换过滤装置,防止交叉感染;消毒剂、麻醉药要现配现用,消毒液容器加盖,遗弃药液要及时清除以防挥发而污染手术室空气.
-
消毒液容器的细菌污染调查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三乙"医院标准,有关医院感染方面,文献报道了许多使用消毒剂后微生物检测的文章,但是对消毒容器细菌污染调查方面的情况较少报道.我院于2000年10月15~20日进行了1次盛装1:8金星消毒液及容器微生物的检测,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