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腔泪囊吻合加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囊脓肿(附21例报告)

    作者:王平;蒋力平

    目的探讨泪囊脓肿的形成原因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以来我院39例泪囊脓肿患者的病史资料:A组18例行单纯鼻腔泪囊吻合术 ;B组2 1例早期探通泪小管引流,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加泪道置管.结果 A组病例中,泪囊摘除3 例(16.67%);无溢泪、冲洗通畅者10例,占55.56%;有溢泪、加压冲洗通畅者4例,占22.22 %;有溢泪、冲洗不通者4例,占22.22%.B组无1例泪囊摘除者;无溢泪、冲洗通畅者19例, 占90. 48%;有溢泪、加压冲洗通畅者1例,占4.76%;有溢泪、冲洗不通者1例,占4.76%.结论早期探通泪小管引流有助于防止脓肿破溃及瘘管形成,减少泪囊摘除并发症发生;鼻腔泪囊吻合术加泪道置管是治疗泪囊脓肿合理的手术方式.

  • 婴幼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及护理

    作者:李志琴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380例(400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采用了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等综合治疗及护理.结果 400眼中共治愈眼93%,2~6月患儿治愈率为81.64%,6月以上患儿治愈率为56.8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泪囊炎以综合治疗为宜,泪道探通术的适宜年龄应在2~6月之间,同时做好婴幼儿泪囊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亦显得尤为重要.

  • 新生儿泪囊炎100例治疗分析

    作者:杨林红;皇甫昌涛;刘冬梅;李家凤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效果.方法 对100例124只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同时辅以局部点抗生素眼液、口服抗生素治疗.结果 100例患儿经1周~2个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对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早期治疗,采取循序渐进、系统的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新生儿 泪囊炎 治疗
  • 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

    作者:吕振东

    慢性泪囊炎多由沙眼及慢性鼻腔疾患致鼻泪管阻塞引起,临床表现为溢泪、溢脓、结膜充血、眼部分泌物多等症状.目前治疗方法颇多,但均有一定缺点.为探索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作者于2000-01~2002-12在鼻内镜下使用激光技术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0例(50侧),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艳红;陈秀荣;张康林;熊燕;石慧;龙洪键

    目的:探讨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眼科门诊确诊的312例(350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男155例(160眼),女157例(190眼),初诊年龄<3个月的患儿20例(30眼)行泪囊区按摩加滴抗生素眼液,3~6个月的患儿120例(143眼)行泪道冲洗加滴抗生素眼液,>6个月的患儿172例(177眼)泪道冲洗无脓时行泪道探通术,并对症给予相应护理.结果:泪道按摩治愈6眼,泪道冲洗治愈40眼,泪道探通治愈172眼.结论:婴幼儿泪囊炎的患儿应在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获取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和保障,适时行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 通腑法治疗眼科急症举隅

    作者:洪亮

    通腑法有荡涤肠内积滞,通里攻下,导邪外出之功,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通腑法治疗多种急重眼病,取得较好效果,兹举案例5则,介绍如下.

  • 婴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治疗的护理

    作者:赖群欣;麦飞

    笔者通过对临床459例(482眼)3~8个月的婴儿泪囊炎患儿实施泪道探通治疗的护理.469眼1次探通获得痊愈,8眼经第2次探通亦获得痊愈,5眼2次探通无效.总有效率为98.96%.认为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适宜的治疗环境,熟练的探通技巧,正确固定的体位和探通后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是预防并发症,确保泪道探通成功,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及体会

    作者:姜洁;徐丽娜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及佳手术时间.方法 对2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泪囊按摩,滴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2周,对压迫泪囊仅有少黏液的未愈者,继续坚持泪囊按摩,滴妥布霉素滴眼液及泪道加压冲洗,2周后仍未愈合,行泪道探通术;而对黏液多者,则先行抗炎治疗,待泪道炎症控制后,及时行泪道探通术.结果 泪囊按摩+妥布霉素滴眼液的治愈6例;泪道加压冲洗的治愈14例;泪道探通术治愈6例.结论 及时采用泪囊按摩加滴眼药水能有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而对基础方法疗效欠佳者可在炎症控制后及时行泪道探通术,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安全,组织损伤少,费用低,但要求操作者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

  • 冲洗探通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650眼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作者:郑一梅;江波;钟文东;王晓薇

    目的:观察用将针尖打磨圆钝的5号齿科针头作为冲洗针头及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门诊600例年龄为45d以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以1%地卡因表麻后,应用生理盐水,用泪道"冲洗-探通-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600例(650眼)中,一次冲洗探通成功率为75.4%,总成功率为99.7%.结论:冲洗探通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是简单理想的治疗方法.针对新生儿泪道的特点,针头应切实磨圆,操作应熟练轻巧,患儿应保持良好固定,以免损伤泪道.

  •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

    作者:林淑贤;林彩梅;黄恩娥

    新生儿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的眼病,出生后几天或更长时间即发现患儿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常被误诊为结膜炎.自1997年以来,我科对200例250眼新生儿泪囊炎用3种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一针两步"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作者:邓金印;陈艺;陶花;郦全福;易魁先;赵岐;韩苏宁;郑鲜娜

    新生儿泪囊炎为鼻泪管先天性发育障碍所致,是小儿常见眼病之一.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一针两步"法,即一次进针分两步操作,先行泪道加压冲洗,再行鼻泪管探通,以此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01例107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婴幼儿鼻泪管阻塞的治疗体会

    作者:戚朝秀;王卫东;王荣范;陈銮卿

    婴幼儿鼻泪管阻塞是一种眼科常见的疾病,如阻塞持续存在,常合并泪囊炎及慢性结膜炎.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婴幼儿鼻泪管阻塞共40例43眼,总治愈率98%,经随访0.5 a,效果可靠,无并发症.现总结报道如下.

  • 182例泪囊炎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年金瑞;李艳霞

    目的 分析本地区临床中泪囊炎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明确感染的性质和致病菌的种类并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集泪囊炎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2例泪囊炎患者中男39例,占21.4%;女143例,占78.6%,男女比例约为1:3.6;阳性标本147例,阳性率80.8%.培养出致病菌164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分离出91株,约占55.5%;革兰阴性杆菌51株,占31.1%.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低,为5.8%.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达82.7%;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敏感性较低,分别为60.0%、68.6%,对其他临床常用药均表现为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的敏感性较低,分别为24.1%、27.5%、27.5%;对碳青霉烯类新药亚胺培南则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达88.2%.结论 泪囊炎分泌物细菌分离率高;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然而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不容忽视;泪囊炎的治疗应采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泪囊炎 致病菌 药敏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映国;刘扬;陈胜津;丁锐荣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8例(82眼),在制作骨窗做了相应的改进,有效保护了泪囊.结果 68例(8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后随访6 ~ 42个月,治愈68眼,好转8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92.7%.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简捷、有效的方法.

  • 婴幼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临床体会

    作者:廖悦英

    目的探讨使用国产冲洗式泪道探针对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手术适宜时机.方法年龄从出生3个月~5岁先天性泪囊炎患儿的123例使用国产带冲洗孔6号泪道探针施行泪道探通术,并分年龄组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研究.结果123例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患儿经采用探通冲洗术后121例达到预期效果,探通成功率为98.59%.结论婴幼儿泪囊炎采用带冲洗孔的6号泪道探针施行泪道探通术,方法是可行的,具有简便、安全和易受患儿家属接受的特点.临床观察证明施行泪道探通术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1岁前为泪道探通术的佳年龄组.

  • 空心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方妙娟

    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小儿眼病之一.我院近几年来采用空心泪道探针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收到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门诊收治200例,224只眼,女111例,132只眼,男89例,92只眼.年龄小的15天,大的5岁.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鼻泪管阻塞

    作者:杨为中;金敏;胡燕飞;陈文俐;王仲均;罗启良;邓奋刚;邝宝;罗秉相

    目的 分析采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79例采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术后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中797例(90.6%)达到手术治愈,解除泪溢症状.结论 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有效方法.

  • 粘弹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观察

    作者:黄晓莉

    使用改良泪道探针探通加粘弹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39例共47眼.随访时间3个月~1年,35例43只眼的溢泪、溢脓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占91.5%;3例3只眼冲洗部分吞咽、部分返流,占6.4%,总有效率达到97.9%,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损伤小,实用性强.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作者:黄家钦;苏建中;杨世忠;麦晴雪;丘翔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85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采用经鼻内镜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予泪囊硅胶管置管,留置于中鼻道3~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其中,治愈80眼(94.1%),好转4眼(4.7%),无效1眼(1.2%).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面部不遗留瘢痕,操作简便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术中植入硅胶管及重视术后随访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8例

    作者:李卫红;陈耀琴;关山越;李金其;邓洁珊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鼻内径路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28例(31眼).结果:治愈26眼,好转3眼,无效2眼,有效率94%(29/3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各种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698 条记录 28/35 页 « 12...25262728293031...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