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汕头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卫生危害探析

    作者:陈军华;徐志霞;徐光兴;黄建云;陈宏辉;史诗尊;吴秀阳;梁晶晶

    目的 了解汕头市售海鱼异i线虫幼虫(anisakis larva)感染情况,探析本地区海鱼异尖线虫幼虫卫生危害.方法 随机采集市售海鱼,当日解剖鱼体,解剖镜下查找、分离海鱼内脏及肌肉内异i线虫幼虫,利用光学显微镜鉴定虫种.用Excel软件录入样品信息和检测结果,用SPSS 13.0软件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3年2~10月共解剖海鱼57种326尾,异i线虫幼虫海鱼鱼种感染率为73.68% (42/57),低于全国85.31% (151/177)的鱼种感染率(x2=4.03,P<0.05);海鱼感染率为52.45% (171/326),与全国47.10%(1 861/3 951)的感染率相近(x2=3.46,P>0.05);平均感染强度为12.75条/尾(2 181/171),幼虫活虫率为86.24%(1 881/2 181).花腹鲭、蓝圆鲹、日本竹荚鱼、眼镜鱼、深水金线鱼等19种海鱼异i线虫幼虫感染率为100%,其次是鲐鱼90.00%、四线列牙蜊77.27%、短尾大眼鲷75.00%、日本锯大眼鲷75.00%,感染率较低的有孟加拉笛鲷9.09%、勒氏笛鲷14.29%、红鳍笛鲷20.00%和鰆20.00%,澳洲棘鲷、长鳓、刺鲳、金钱鱼等15种海鱼尚未检测出异i线虫幼虫.异i线虫幼虫感染强度较高的有金带拟羊鱼(63.7条/尾)、大头狗母鱼(52.3条/尾)、白姑鱼(35.8条/尾)、长条蛇鲻(32.0条/尾)、日本竹荚鱼(27.6条/尾)、蓝圆鲹(26.8条/尾),感染强度较低的有鰆、勒氏笛鲷、孟加拉笛鲷、白方头鱼和花尾胡椒鲷,均小于1条/尾.肝脏、生殖器、肠系膜等脏器不同程度感染异i线虫幼虫,但肌肉中尚未检测出该幼虫.结论 多种市售海鱼感染异i线虫幼虫,且虫体存活率高,生食或半生食海鱼及其制品有感染异i线虫幼虫的风险.探索适合本地区海鱼加工、处理工艺以及异i线虫幼虫卫生危害识别势在必行.

  • 山东部分水产品异尖线虫感染调查

    作者:张明;陈玉真;侯秀丽;李文;关冰

    对山东省部分水产品异尖线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海水鱼类感染率达57.93%,有壳类、软体类、深海鱼及淡水鱼类尚未检出异尖线虫感染.

  • 山东青岛市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调查

    作者:叶兵;孙忠清;宋旭岩;石学香;李丹丹;肖楠;王本利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售海鱼异尖线虫感染情况.方法 随机采集青岛市市售海鱼,当日解剖鱼体,解剖镜下查找、分离海鱼内脏及肌肉内异尖线虫幼虫.结果 169尾鱼中,28尾检出异尖线虫科幼虫,总检出率为16.57%;72份样本中,20份检出异尖线虫科幼虫,样本检出率为27.78%;鱼种检出率为50.00%.结论 青岛市市售海鱼有较高的感染率,应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关键词: 海鱼 异尖线虫 感染
  • 异尖线虫分子分类方法概述

    作者:冷淑珍;郑腾

    异尖线虫传统的分类主要基于形态学方法,但该方法在种属鉴定上较困难.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多重PCR、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单链构象多态性、DNA序列分析等,应用于异尖线虫分类鉴定,具有快速、准确和特异性高等优点.该文综述了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异尖线虫分类中的应用.

  • 深圳海产品异尖线虫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黄达娜;武伟华;阳帆;吕星;房师松;吴春利;王昕;程锦泉;马汉武

    目的 了解深圳海产品异尖线虫感染状况,为今后异尖线虫病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市场销售及餐馆的海鱼及海鱼生,解剖鱼体、鱼生,分离体内异尖线虫幼虫,显微镜下鉴定虫种,统计异尖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 海鱼总感染率为31.89%(81/254),感染率高的鱼种有带鱼、海鳗、小黄鱼、大黄鱼、大眼鲷等,总感染强度为2~88条,平均强度为17.48条/尾.结论 深圳市场销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较高,存在人感染异尖线虫的风险.

  • 烟台市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现况调查

    作者:张雯倩;任晓彤;赵玉绮;盖欣欣;张玉梅;柏雪莲

    目的 了解烟台市市售海鱼感染异尖线虫(Anisakis spp.)幼虫的情况. 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在烟台市各海鲜市场随机采购不同种类的海鱼,解剖鱼体,查找、分离内脏和肌肉中的异尖线虫幼虫,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虫种,统计分析不同鱼种、不同脏器和不同体质量下异尖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 结果 共解剖海鱼14种256尾,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总感染率为66.4% (170/256),平均感染度为14.8条/尾.感染率较高的鱼种有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辫子鱼(Platycephalus indicus)和黑珺(Sebastodes fuscescens)等,感染率分别是100% (26/26)、92.3% (24/26)、92.0% (23/25)、85.7% (18/21),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5.1、21.1、12.2和24.9条/尾;其他鱼种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海鳗(Monopterus albus,80.0%,6.3条/尾)、真燕鳐(Prognichthys agooz,70.0%,3.3条/尾)、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66.0%,11.7条/尾)、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52.0%,9.1条/尾)、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50.0%,1.8条/尾)、鲱鱼(Clupea pallasi,44.4%,9.5条/尾)和黑背圆颌针鱼(Tylosurus melanotus,38.1%,2.0条/尾);银鲳(Pampus argenteus)、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海鲈鱼(Perca fluviatilis)未检出异尖线虫幼虫.异尖线虫幼虫多寄生于海鱼的肠系膜及肠壁、体腔和胃壁.不同鱼种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度与其体质量的相关性不同:体质量为0.25~0.35 kg的鲐鱼、0.16~0.20 kg的带鱼、0.16~0.25 kg的辫子鱼、0.05~0.10 kg的小黄鱼、0.17~0.26 kg的黑鲪、0.81~1.00 kg的蓝点马鲛的感染度较高,分别为46.5、27.2、18.0、12.0、42.7和68.0条/尾.在这6种鱼中,黑鲪和小黄鱼的感染度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r=-0.484,P<0.05;r=-0.633,P<0.01),蓝点马鲛的感染度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增高(r=0.740,P< 0.01),鲐鱼、带鱼、辫子鱼感染度与体质量无相关关系(r=-0.237、-0.080、-0.196,均P>0.05). 结论 烟台市售海鱼中,鲐鱼、带鱼、辫子鱼和黑鲪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较高(85%以上).

  • 舟山渔场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调查及分子鉴定

    作者:周晶耀;林启;张辉;张均和;顾舟霞

    目的 了解舟山渔场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状况.方法 从舟山市农贸市场购买带鱼、 小黄鱼和鲐鱼3个品种89尾鱼,解剖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异尖线虫幼虫形态并进行初步鉴定;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分析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分子学鉴定.结果 在82尾鱼中检出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为92.13%,共获得1023条异尖线虫样品.鱼小肠、 肠系膜和性腺(62.35%)以及体腔周围脏器(37.05%)是主要的寄生部位.随机选择435条异尖线虫进行PCR-RFLP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有异尖属和宫脂属2个属的7种异尖线虫,包括简单异尖线虫(A.simplex s.s.,占4.60%)、 派氏异尖线虫(A.pegreffii,占81.61%)、典型异尖线虫(A.typica,占0.23%)、 内弯宫脂线虫(H.aduncum,占2.07%)、 费氏宫脂线虫(H.fabri,占3.91%)、 宫脂线虫未定种(H.spp,占2.99%)和厦门宫脂线虫(H.amoyense 4.37%).结论 舟山渔场带鱼、 小黄鱼和鲐鱼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派氏异尖线虫为感染优势种.

  • 台湾海峡异尖线虫病病原线虫幼虫的rDNA序列分析

    作者:张少雷;徐世三;罗大民

    目的 分析台湾海峡异尖线虫病潜在病原线虫的rDNA序列,为建立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剖检台湾海峡常见鱼类的寄生线虫幼虫,镜检分类.提取虫体DNA、用通用引物对rDNA进行PCR扩增、克隆、双向测序及BLAST比对.结果 获得6条来自6种线虫幼虫的rDNA序列,其中的3种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发现匹配的序列;证实在台湾海峡分布的灰海鳗对盲囊线虫成虫和疑似其第三期幼虫实属同种;构建了基于ITS-2的序列间内部相似性程度关系树.结论 异尖线虫病原幼虫所具有的分子生物学鉴别信息位点主要集中在ITS-2间隔区.

  • 我国海鱼感染异尖线虫调查研究进展

    作者:阮廷清;张鸿满

    异尖线虫,属蛔目异尖线虫科,全球报告近30属[1].成虫寄生在海豚、鲸、海豹等哺乳类(已发现海兽终宿主40余种[2])的胃壁,幼虫则寄生在海鱼的体内.

  • 广西海鱼感染异尖线虫的初步调查

    作者:阮廷清;张鸿满;谭裕光;黄福明;林睿;欧阳颐;江河;张陆娟

    目的 了解广西海鱼异尖线虫感染情况.方法 在北海、南宁海鲜市场、餐馆采集海鱼,逐尾检查、收集虫体,洗净、鉴定、计数.结果 2004年抽检北海南珠海鲜市场9摊点36尾海鱼,未检出异尖线虫;2005年抽检南宁江南海鲜市场及10个餐、宾馆的海鱼39尾,在一尾猴头鱼体内检出11条异尖线虫;2008年在南宁某超市检查带鱼11尾,全部感染异尖线虫,并有2尾感染的虫数超过了国内带鱼感染本虫的高记录.结论 广西海鱼异尖线虫感染可能比较普遍,但具体情况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 东海鱼类异尖线虫感染调查及其幼虫对青芥辣的耐受研究

    作者:叶丽萍;孙峰;许国章;孙亚维;程志华;鲁锋;张吉楠;俞文源;王仁元

    目的 了解我国东海各种鱼类自然感染异尖线虫情况,并评价青芥辣杀伤异尖线虫幼虫的效果. 方法 对东海捕获的海鱼进行解剖,并检查异尖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同时将调味品青芥辣配制成1g、2g、3g/ml的浓度,分别采用自然浸杀法和加盖浸杀法杀异尖线虫幼虫. 结果 共解剖海鱼和软体动物23种311尾,发现135尾有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总感染率为43.41%,有些鱼种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高达100%.经用不同浓度青芥辣液不同的方法杀异尖线虫幼虫,结果自然浸杀法在不同的浓度下作用55min,幼虫死亡率均达100%,以异尖线虫幼虫死亡率和作用时间作Pearsoh相关分析,显示不同浓度组青芥辣液杀异尖线虫幼虫与作用时间之间均有相关关系存在;加盖浸杀法在不同的浓度下作用45 min,幼虫死亡率达100%. 结论 东海鱼类有较高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调味品青芥辣液在一定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异尖线虫幼虫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死作用.

  • 我国大陆沿海海鱼感染异尖线虫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作者:阮廷清

    目的 了解我国海鱼异尖线虫调查情况及该类线虫感染海鱼的情况.方法 收集已公开发表的国内所有海鱼异尖线虫专项调查报告,建立EXCEL数据库,整理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结果 发现20多年来共有14次海鱼异尖线虫专项调查,调查剖检200余种4 000余尾海鱼类,其中鱼种名称及剖检数据明确者177种3 951尾;鱼种感染率为85.31%(151/177),海鱼类总的感染率为47.10%(1 861/3 951);海鲈鱼等常作鱼生食用的鱼种也感染异尖线虫;总计调查解剖量≥50尾的仅19种鱼,11~49尾者54种,≤10尾者达104种;发现异尖线虫9属,其中4属(异尖线虫属、对盲囊线虫属、占线虫属及鲔蛔线虫属)为国外证实的人体致病虫种.结论 结我国海鱼普遍感染异尖线虫,国人异尖线虫人体感染难以避免,应进一步加大海鱼异尖线虫调查研究力度,并尽早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 丹东市部分海鱼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感染情况

    作者:杜学婷;周秋颖

    目的 了解丹东市部分市售海鱼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海鱼品种感染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方法,在丹东市各大农贸市场随机采集海鱼样本,参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异尖线虫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规定,运用直接解剖法检测异尖线虫.解剖镜检,按顺序查找鱼体内脏以及腹腔内壁、肌肉内部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分离鉴别.结果 采集海鱼样本14种50份193尾,样本检出率为26.00%,鱼种检出率为50.00%,总检出率为18.13%;感染严重的是鲅鱼,其次为梭鱼;平均感染强度为3.20条/尾.小黄花鱼、带鱼、鲅鱼、梭鱼、偏口鱼、雅片鱼以及鲭鱼7类鱼存在异尖线虫感染,其感染强度由大到小为:梭鱼>小黄花鱼>带鱼=鲅鱼>鲭鱼>雅片鱼>偏口鱼,感染强度分别为:8.00、3.20、2.00、2.00、1.80、1.33、1.25条/尾.其余7类海鱼均未检出异尖线虫.结论 丹东市部分市售海鱼存在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感染,鱼种感染多样化,应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宣传,杜绝异尖线虫病的发生.

  • 山东黄海海域水产品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缪峰;张本光;刘新;陈锡欣;费聿奎

    目的 了解山东沿海地区海产品异尖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和当地居民海产品的饮食习惯.方法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渔码头收集海产品样本,分别对样本进行解剖,活体观察,显微镜下形态特征鉴别,对部分家庭开展了烹饪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按海产品品类统计,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为38.46% (5/13);按鱼尾数统计,感染率为20.41% (10/49);按鱼种统计,海鱼感染率为45.45% (5/11),海鱼以红头鱼感染率高,感染度重,而章鱼和乌贼消化道内未发现异尖线虫幼虫.当地11户居民家庭均没有生吃或半生吃海产品的习惯.结论 山东黄海海域海产品存在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的情况,应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 探讨异尖线虫并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许嘉璐

    异尖线虫(anisakis)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等的胃部,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它属于蛔目异尖科.可引起人体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的虫种主要有5属:即异尖线虫属、海豹线虫属、钻线虫属、对盲囊线虫属和鲔蛔线虫属.我国报道的主要是异尖线虫属和鲔蛔线虫属的虫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