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心脏辅助装置——心尖轴流泵的温升机制研究

    作者:李国荣;朱晓东;彭远仪;陈海风;田步升

    目的:微型电动轴流泵已成为重要的心脏辅助装置,但目前很少有资料分析该类泵的温升特性.我们近提出一种新型心脏辅助装置-心尖轴流泵,本文研究了定子设计对该微型轴流泵的温升的影响.方法:研制了心尖轴流泵样机,采用不同的定子铁芯设计,材料分别为:电工软铁,0.5mm和0.2mm厚矽钢片,样机的外形尺寸:直径20.6mm,定子外壳长度65mm,总体积30毫升,在100mmHg后负荷可产生5L/min流量输出.在体外模拟循环台上对轴流泵的温升特性进行测试.泵的工作状态恒定在100mmHg后负荷和5L/min流量输出.结果:.轴流泵的温升大约20min后达到高并进入稳定状态.电工软铁组:65.4±0.73 ℃,0.5mm矽钢片组:52.5±0.65 ℃,0.2mm厚矽钢片组:44.6±0.46 ℃.分别用直径为0.14mm和0.20mm漆包线绕制成两种定子绕组用以比较,发现对泵温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定子的能量消耗对泵表面的工作温升起主要的作用,降低定子消耗是改进轴流泵温升特性的重要方向.

  • 叶轮泵式全人工心脏的搏动式输出研究

    作者:李国荣;朱晓东;田步升;陈海风;彭远仪

    旋转叶轮泵的发展使研制新型全人工心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模型样机研制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探索以叶轮式血泵为结构基础的新型全人工心脏.新研制的全人工心脏样机采用两个轴流泵作为基本单位共同设置在筒彤外壳中,不需压力补偿腔.外壳由钛合金制成,直径65mm,长度70 mm.在体外模拟循环台上采用持续输出和搏动输出两中方式对左心泵和右心泵的的转速,输出压力,流量,能耗和效率特性进行测试.模拟循环装置由模拟左,右心房,血泵,阻力调节器,流量计串联组成,采用30%甘油水溶液作为循环介质.通过调节阻力测定特定泵转速下压力和流量.采用ST3PR式时间继电器周期性导通电源对泵电机绕组间隙性馈电.体外模拟测试表明全人工心脏在搏动输出条件下可满足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基本要求,左心泵在14700 r/min的高转速条件下可以达到5L/min流量和100mmHg的压力输出,右心泵在约8000rpm转速和25mmHg后负荷下达到相似流量,可满足肺循环的要求.总功耗能12瓦,效率约10%.本研究结果表明叶轮泵式全人工心脏可实现搏动输出,流体力学特性可达到全人工心脏的基本要求.

  • 对称结构磁悬浮离心泵心脏辅助装置及流体力学特性

    作者:李国荣;田步升;陈海丰;朱晓东

    目的:探讨采用对称设计的磁悬浮离心血泵对血泵抗血栓性的影响.方法:对称结构磁悬浮离心泵由园盘状的泵壳,入口管,电机定子,转子-叶轮体构成,转子-叶轮体中包埋两套经向永磁悬浮磁环及轴向控制永磁体.转子-叶轮体采用四极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方式.入口管外包绕轴向绕组并与轴向控制永磁体相对,馈电时可保持转子-叶轮体的轴向位置.该轴向电磁控制系统采用霍尔信号及反馈控制装置.本文样机大直径45mm,总长度75mm,总重量210g.所有血液接触面均采用钛合金加工制作.对称结构磁悬浮离心泵在体外模拟循环台进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结果:实现转子-叶轮体的全悬浮需要约2.1W的能耗.悬浮功率还受到泵的重力姿态影响,变化姿态可导致约 ±0.5W的功率波动.体外模拟实验显示血泵可在6000r/min的转速条件下产生5L/min和100 mmHg压力的流体输出,能满足左心辅助的需求.改变转子-叶轮体的旋转方向对流体输出特性没有影响,与预想的特性一致.结论:对称结构磁悬浮离心泵流体力学特性可满足左心辅助需要.悬浮耗能虽受重力影响,但可以实现转子-叶轮体全悬浮.流体力学特性在改变旋转方向条件下不变,转子-叶轮体交替旋转的驱动策略可行.

  • 人工心脏研究之我见:关于"功能性全人工心脏"的思考

    作者:李国荣;朱晓东

    0 引言从狭义的观点来看, 人工心脏就是用人造血泵代替自然心脏,可分为心脏辅助装置和全人工心脏.全人工心脏的研究在很多国家已历时多年,虽取得不少成就,但临床应用效果仍不是很满意.全人工心脏应用时引发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常导致病人死亡,成为限制人工心脏技术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困难固然需要多个学科的努力和多方面的技术进步,但也需要观念的变革.

  • 交流磁流体推进血液驱动装置的初步研究

    作者:宋述军;彭燕;沙次文;凌金福

    磁流体推进是用于将导电流体(如海水、血液、液态金属等)进行增压,输送和推进的一种电工新技术.根据外加磁场特性的不同,磁流体推进可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方式.根据交流磁流体推进的基本原理和血液的导电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血液驱动装置--交流磁流体血液驱动泵.在这种血液驱动装置中,血液中没有运动的机械部件,也没有周期性的机械变形,因此这种驱动方式对血液没有机械挤压的破坏作用,降低了血液驱动过程中血液生化特性受到的消极影响.所以,这种新型的血液驱动方式的研究对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有重要意义.

  •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55 例的护理

    作者:袁淑萍;熊楚梅;陈丹;杨贵分

    目的:探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方法: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对我科55例患者做好各项护理.结果:55例患者都顺利接受手术,术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通过系统的护理,对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得到及时帮助.

  •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5例的监护和护理

    作者:容海燕

    我科从2005-05/2008-06共安装了永久心脏起搏器15例,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58~83岁.术前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确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3例,Ⅱ度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胸闷、乏力等症状,并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择日在放射监护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柳

    我科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病窦综合征等症的患者,配以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及局麻后,经手术切口穿刺锁骨下静脉,插入起搏电极,将电极顶端置于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心耳.

  •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9例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作者:王蔚然;邢攸红;梅荣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起搏器植入患者192例,总结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气胸1例;电极脱位1例,囊袋血肿3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所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护理及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囊袋血肿,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护理工作,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低.

  • 高龄患者27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程建炜

    对高龄老年患者27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75~93岁,其中85岁以上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QT间期延长5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周文梅

    我院心内科2005-01~2006-12共植入永久起搏器35例,经严密观察和护理,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54~78(平均67.9)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

  • 安装心脏起搏器术21例的护理

    作者:朱达霞

    目的:评价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护理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分析21例安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安装起搏器患者采取各种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 永久心脏起搏器8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王彩香

    笔者对2008-03/2009-03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82例实施了个性护理措施,均术后恢复好,无一例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6例,女46例,年龄38~79(平均57)岁.其中窦性缓慢心律失常26例,快-慢综合征4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均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雪英;陶红;尹淑娥

    2002~2006年我科共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5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2例,女64例,年龄43~70(56.5±4)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687例的护理

    作者:黄秀萍

    目的:提高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质量及服务水平,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687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实施术前相关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等.结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从精神上、身体上、心理上得到佳恢复.结论:通过加强对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观察,采取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质量,使其早日康复.

  • 房室结消融加起搏器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阵发性房颤2例分析

    作者:邹(龙天);袁向阳;罗云

    房颤发作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临床症状重或同时伴有病窦综合征,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不理想,称为难治性房颤.可选择经皮射频消融房室结后加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现将我院2例分析如下.

  • 单中心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主动随访的调查

    作者:曹亚红;周明

    目的:探讨目前起搏器植入患者主动随访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单中心心脏起搏器植入后6个月~5 a的患者主动进行随访的次数,主动随访时发现的异常情况和未参与主动随访的原因.结果:主动参与随访的比例为65.6%,发现异常情况25例次.无症状和住地偏远为不进行主动随访的重要原因.结论:当前起搏器植入后患者主动随访率低,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加患者的随访率.

  • 乳腺癌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1例的护理

    作者:孙向红;薛芃石

    我科于2008-02-25收治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于左肩胛冈上方植入心脏起搏器,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 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置入术中护理

    作者:谢晨;刘倩;吴永健

    总结了2例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Impella)2.5L安装的护理配合.1例为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例为心源性休克拟行心脏移植患者.置入Impella 2.5L前,护士完善患者和物品准备,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完成管路连接,熟练掌握Impella系统操作台操作,同时观察溶血反应、股动脉撕裂、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例患者Impella2.5L置入手术过程顺利,其成功置入保障了患者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之后2例患者分别成功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手术成功后Impella2.5L成功拔除.

  • 8例左心辅助循环装置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魏艳艳;石丽;吴荣

    报告了8例左心辅助循环装置置入术患者的护理.认为做好循环辅助装置的管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好机体整体容量、阻力和辅助泵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机体有效灌注,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感染、出血、血栓栓塞等并发症,观察左心辅助对右心功能的影响,是应用左心辅助装置抢救心脏术后严重左心功能衰竭、低心排血量患者护理的关键.

7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