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浙江省仙居县1 997至1 999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

    作者:张意坚;沈晓;张宽深;王焕荣

    目的:探索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规律.方法:对其主要宿主动物密度测定和宿主动物鼠、猪、蛙、鸭等肾脏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对病人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3年平均鼠密度为17.37%,鼠类带菌率高为14.07%,病人的感染菌株主要为秋季热群,占64.71%.结论:鼠类仍是仙居县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人间主要流行菌株为秋季热群.

  • 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鸡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作者:隋晶晶;冯志勇;姚丹丹

    目的 探讨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鸡的安全性.方法 试验设不育剂饵料4个浓度为0、10、15、20 mg/kg,对鸡连续无选择饲喂10d,给药结束继续观察30 d后解剖所有个体,记录鸡的一般体征、取食量、体重、产蛋率、内脏器官等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评价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非靶动物的安全性.结果 不育剂处理下鸡的一般体征无明显异常,对照组的取食量高为(0.44 ±0.12)g/kg,3个不育剂处理组取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鸡平均食入纯药量高为20 mg/kg的处理达(4.20±1.44) μg/kg.3个处理组鸡的体重有暂时性下降,而对照组鸡的体重持续增长.3个处理组鸡的产蛋率均有下降,15 mg/kg处理组下降幅度多,达到49.3%,第41~50天,3个不育剂处理组产蛋率回升均可恢复正常.解剖检查脏器,3个不育剂处理组均无明显异常,内脏系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鸡毒性较小,高浓度20 mg/kg连续无选择饲喂10d不会导致鸡死亡,虽然不育剂会使鸡的体重和产蛋率下降,但均可恢复.

    关键词: 鼠类 不育剂 安全性
  • 北京不同生境鼠类及其感染汉坦病毒的调查

    作者:江佳富;吴晓明;左曙青;徐伟才;汤芳;曾凡新;敦哲;王炳才;郭天宇;曹务春

    目的了解北京不同生境鼠形动物及其感染汉坦病毒(HV)的空间分布.方法选取北京5个区(县)9类生态环境,于2002年8月至2003年11月春、秋季节采用夹夜法捕获以鼠类为主的HV宿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携带HV的情况.利用SPSS软件分析宿主及其自然感染HV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387只,平均密度6.67%.6个调查点9类生境的鼠形动物群落构成(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特征不同、生物分配量不同,以褐家鼠在食堂、菜地的生物分配量高,野栖型生境大林姬鼠的生物分配量大,高于黑线姬鼠的生物量.携带的HV均为汉城型(SEO),带病毒宿主主要为褐家鼠、小家鼠,分别占97.20%和2.80%.不同调查点阳性率:昌平区11.49%、海淀区西北部7.58%、海淀区中南部6.38%、延庆县3.57%,门头沟区和怀柔区均为0.9种生境的阳性率分别是:11.88%(养殖场)、10.44%(垃圾场)、8.82%(食堂)、8.16%(工地)、6.85%(菜地)、0(农梯田、低矮灌木、山林和民房).总体家栖性生境和野栖型生境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1=4.658,P=0.031).结论北京地区不同生境的鼠类密度、群落构成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鼠类及其HV感染空间分布广泛,尚未发现新汉滩型HV疫源地.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地区鼠类携带疏螺旋体调查研究

    作者:乌兰图雅;高娃;殷旭红;曹民治;郭生春;王强;阿日奔吉日嘎拉;刘美琴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鼠类分布、疏螺旋体感染及其基因型等,为该地疫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于2015-2016年每年的4-6月、9-10月采用夹夜法捕获鼠类,采用特异性PCR扩增法对标本进行疏螺旋体检测,并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等进行疏螺旋体基因型分析.结果 共捕获鼠类480只,其中子午沙鼠(174只)和长爪沙鼠(124只)数量居多,为该地优势鼠种.鼠类脾脏标本经PCR检测,共发现8份疏螺旋体flaB和16S rDNA基因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67%,其中毛足鼠和长爪沙鼠的阳性率分别为7.14%(2/28)和4.84%(6/124).对阳性标本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感染的疏螺旋体为Borrelia afzelii和B.garinii.结论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鼠类携带的疏螺旋体以B.afzelii和B.garinii为主,应加强该病原体的检测和莱姆病防制.

  • 南充高坪机场鼠类调查

    作者:李晓娟;周材权;吴浪;张吉良

    目的 调查南充高坪机场5种环境鼠的种类及生态习性,为机场的环境建设和及其管理提供帮助.方法 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采用夹日法,放置5×60×3×12夹日.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66只,隶属2目2科5属6种,其中四川短尾鼩占47.0%,褐家鼠占30.1%,黑线姬鼠占17.5%;10、11月份鼠类数量达到高峰;5种环境中,某些绿化带区域、生活区、食堂等处鼠类数量比较多.结论 高坪机场鼠类应进行综合防制,同时需加强机场垃圾及绿化带的管理.

  •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作者:郭天宇;许荣满;潘凤庚

    目的:对东灵山地区的3 类生境灌丛、森林和农田中的鼠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方法:夹夜法.结果:灌丛中鼠类群落为黑线姬鼠+棕背(■)+大林姬鼠群落;森林中为大林姬鼠+棕背(■)+黑线姬鼠群落;农田中为黑线姬鼠+小家鼠+大仓鼠群落.结论:各生境的鼠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各不相同,以灌丛的高.灌丛和森林鼠类群落间相似性指数高.还报道了鼠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关键词: 鼠类 生境 群落
  •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类的调查研究

    作者:任清明;刘国平;杨国平;王峰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鼠的种类组成和生态习性.方法 采用笼日法和夹日法捕鼠.结果 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5个市(县)共捕鼠3461只,计3科8属11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58.3%),室内优势种为小家鼠(75.9%),野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43.4%).不同生境、场所和月份的主要鼠种组成有所不同.灌丛和阔叶林生境的鼠类均出现2次高峰.野外的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均出现2次高峰;室内的小家鼠和褐家鼠均出现1次高峰.结论 为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深入开展鼠类的生态和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 黑龙江省牡丹江口岸地区鼠类感染巴尔通体基因多态性调查

    作者:鞠文东;杨芳;焦丹;王艳梅;程成;徐宁;韩茜宇;耿聪;赵德顺;孙毅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牡丹江口岸地区鼠类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方法 2014年6月,在牡丹江口岸草地及绿化带利用夹夜法和鼠笼法共捕获鼠类33只,采集其脾样本;采用PCR方法检测鼠类巴尔通体感染情况,将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 共检出巴尔通体核酸阳性样本6份,感染率为18.18%,其中5份分离自黑线姬鼠,1份分离自褐家鼠.牡丹江口岸至少存在4种基因型巴尔通体,包括Bartonella taylorii、B.phoceensis、对人类有致病性的B.grahamii及未定种巴尔通体,提示牡丹江口岸存在巴尔通体基因型多样性的特征.结论 黑龙江省牡丹江口岸鼠类存在巴尔通体感染,且携带人类致病性的巴尔通体,对人群有致病风险,应加强口岸地区的鼠类防控能力.

  • 昌北机场鼠类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

    作者:刘小真;汪雁南;万筱荣;刘中韬;周银平;肖经和

    目的为了摸清昌北机场的鼠患及其携带病原体的情况,进行了1年的本底调查.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现场调查及实验研究.结果鼠类包括2目2科4属7种,其中小家鼠为优势种(37.98%),各月鼠密度介于0.67%~7.87%,全年平均鼠密度3.62%.鼠带螨率19.05%,染蚤率4.76%,带蜱率4.76%.鼠肾钩端螺旋体及鼠肾综合征出血热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加强灭鼠工作有利于消除病媒动物及其携带病原体的危害.

    关键词: 鼠类 病原体 调查
  • 内蒙古乌拉特口岸地区2015年鼠类携带病原体情况调查

    作者:靳木子;郝广福;王静;李娟;韩丹;张胜;田丽

    目的 了解2015年内蒙古乌拉特口岸地区鼠类携带病原体情况.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获鼠类,解剖取其内脏组织,利用PCR法检测14种病原体核酸.结果 2015年4-6月在乌拉特口岸地区共捕获鼠类44只,其中五趾跳鼠42只,小家鼠和毛足鼠各1只.从五趾跳鼠中检测到巴尔通体核酸阳性17份和贝氏柯克斯体核酸阳性2份,其他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乌拉特口岸地区鼠类以五趾跳鼠为主,其携带巴尔通体和贝氏柯克斯体,今后应加强人群感染和相关疾病的监测.

  • 泰安市2007-2011年鼠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明明;赵爱华;马德珍;徐爱强

    目的 了解泰安市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制定鼠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特殊行业、自然村和居民区3种类型监测点各1个,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07-2011年共捕获鼠类617只,平均鼠密度为2.29%,褐家鼠(64.18%)为优势鼠种,不同生境鼠密度自然村>特殊行业>居民区;总体鼠密度、不同生境鼠密度季节消长均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4、5月出现第一个密度高峰,9、10月再次出现高峰.结论 基本掌握了泰安市鼠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根据鼠类栖息习性及季节消长特点,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并加强对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和防制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 鼠类 密度 监测
  • 一艘鼠患严重船舶的熏蒸处理

    作者:郭天宇;射庚发;任彤;王艺凯;刘艳华;曾召鹏

    目的 了解硫酰氟对船舶上鼠类熏蒸处理效果.方法 采用鼠迹法和粘鼠板调查鼠密度;密闭空间硫酰氟药量按照56 g/m3对船舶进行熏蒸处理10h.结果 该船舶厨房、餐厅、食品库存在大量鼠粪,生活区鼠类活动痕迹明显,10张粘鼠板中7张有鼠类活动痕迹,鼠患严重.熏蒸处理后发现死鼠16只,对照用的8只大白鼠也全部死亡,本次熏蒸取得理想的除鼠效果.结论 在鼠密度严重超标或有鼠传疾病发生的情况下,使用硫酰氟熏蒸处理能有效杀灭船舶上的鼠类.

    关键词: 鼠类 硫酰氟 船舶 熏蒸
  • 九宫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鼠类调查及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检测

    作者:赵卫刚;郑建忠;聂涛;岳木生;王谷生

    九宫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城东南,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 m,被称之为鄂南第一峰,面积196 km2,有植物1983种.年降雨量平均约为1800 mm,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是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1].为了解九宫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鼠类的种群分布及密度,为保护区制定鼠害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2010年6月5-27日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河北省鼠疫监测区2007-2016年鼠类种群变迁研究

    作者:马勇;闫东;史献明;杜国义

    目的 对河北省鼠疫监测区2007-2016年夜行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揭示其种群结构变化规律及其与动物鼠疫流行的因果关系.方法 2007-2016年采用5 m夹线法,傍晚布夹,次日早晨收夹,计算捕获率.结果 共布放有效夹145600夹次,捕鼠1257只,隶属3科15种,捕获率为0.86%;以黑线仓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77.17%.结论 河北省鼠疫监测区2013年鼠种类少,其他各年度差异不明显,鼠疫疫源地处于动物间鼠疫流行的静息期.

  • 驻伊尔克什坦口岸某部队地区鼠类种群分析

    作者:赵凯强;李华;石华;史慧勤;韩华;马德新;杨振洲

    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是中吉边境的唯一口岸,随着近几年进出口吞吐量的增加,鼠种及其密度也发生了变化.2005-2007年我们对该口岸不同生境的鼠类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广西边境口岸鼠类本底调查及探讨

    作者:郭天宇;梁中平;刘丽娟;万道正;叶海波;段宵宵;杨明学;杨会敏;于建国

    目的 全面掌握中越边境口岸鼠类的种类和组成,为口岸鼠类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夹夜法和笼夜法捕获鼠类.结果 东兴口岸捕获鼠类4种498只,凭祥口岸捕获14种756只,水口口岸捕获6种75只,龙邦口岸捕获8种173只,褐家鼠为各口岸的优势鼠种.结论 褐家鼠是各口岸重点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关键词: 鼠类 组成 优势种
  • 深圳市龙岗城区鼠类监测情况分析

    作者:邹志辉;韦薇;林琳;刘渠;张起文;王德全

    目的 掌握深圳市龙岗区鼠类的本底情况,为有效地控制该区鼠媒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夹夜法,同时配合笼诱法监测鼠类种群、分布及密度.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35只,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54.29%,年平均鼠密度为3.95%.龙岗区10个主要街道间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0,P<0.05);特殊行业和居民区鼠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P> 0.05).结论 龙岗区鼠密度远超过国家标准,应加强针对小家鼠的防灭鼠工作.

    关键词: 鼠类 种群构成 监测
  • 浙江省磐安县钩端螺旋体病暴发后监测分析

    作者:李钟梁;姜理平;张孟田;李夏;应开满;林高明

    目的 了解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暴发后人群和宿主动物钩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为其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静脉血,利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临床确诊患者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猪、鸭肾脏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并用显微镜凝集试验鉴定菌株.结果 磐安县2009-2012年共报告5例钩体病例;共检测40份鸭血清,阳性8份,其中56601群钩体抗体6份,56608群2份;共检测439只鼠形动物,分离到14株钩体,均为56601群;共检测鸭肾80份、青蛙肾390份、猪肾244份、牛中段尿160份,未检出阳性.结论 磐安县宿主动物中钩体广泛存在,并可能发生疫源地流行菌株变化,要加强监测.

  • 浙江省2010年鼠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分析

    作者:龚震宇;侯娟;傅桂明;凌锋;何芳;任樟尧;杨天赐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鼠类监测结果分析,掌握鼠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性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浙江省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每月1次,每个监测点分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3个监测类型.结果 2010年浙江省主要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次为小家鼠和黄胸鼠.全省平均鼠形动物密度为0.97只/100夹,农村自然村鼠形动物密度相对较高,平均为1.23只/100夹.杭州、海盐地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衢州地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鼠类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江山市监测点鼠密度高.结论 浙江省存在多种媒介鼠,建议加强鼠类综合监测,降低鼠密度,控制鼠传疾病.

    关键词: 鼠类 密度 临测 控制
  • 2008年南京地区鼠类发生趋势分析

    作者:阮治安;赵迳连;吕永生

    南京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其环境适宜鼠形动物生存繁殖.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一直从事鼠类监测,结果显示,南京地区的鼠形动物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麝鼩5种.前3种在室内、居民区为多,后2种是农田和绿化区的优势种.鼠类的发生程度(江宁资料)在80年代中后期为高发年代(1985-1988年),年平均高捕获率农田为10.17%,农舍为8.98%;90年代开始下降.

634 条记录 6/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