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妇科盆腔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作者:赵涤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法 78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健康教育、早期活动、弹力袜及SCD压力抗栓泵等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 78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中发生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4%,低于文献报道.结论 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妇科盆腔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董莉

    目的 观察艾灸中脘穴联合乌司他丁对妇科盆腔手术病人胃肠道并发症的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盆腔手术病人10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艾灸中脘穴联合乌司他丁,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单给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术后呕吐次数、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组胃肠道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艾灸中脘穴联合乌司他丁可明显地减少妇科盆腔术后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并发症症状改善.

  •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研究

    作者:孙美农;李湛;赵娜;张震宇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择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500例,手术前对年龄、体重指数、内科合并症、肿瘤性质、恶性肿瘤家族史和血栓栓塞疾病家族史等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20%;年龄(OR=1.066)和肿瘤性质(OR=10.788)是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结论 手术前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量化评估,有助于早期认识疾病的高危因素,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经络弹力袜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

    作者:周惠玲;程秀华;甘燕玲;胡梦;张国群

    目的 探讨经络弹力袜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EDVT)的效果及其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2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妇科进行盆腔手术的患者,将21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A组)、普通弹力袜组(B组)和经络弹力袜组(C组),每组70例. A组行常规护理方法,B组使用普通弹力袜,C组使用经络弹力袜;弹力袜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立即使用. 比较三组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足背皮温、LEDVT发生率、凝血和纤溶功能等. 结果 三组间LEDVT总发生率比较,C组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 667,P<0. 05). 三组患者手术后股浅静脉、腘窝静脉血流速度比较,C组比A组、B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术后2,4 h双下肢足背皮温比较,C组比A组、B组复温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和纤溶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经络弹力袜能提高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促进患者下肢足背皮温恢复,降低LEDVT发生率.

  •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小平

    目的 通过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40例,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对20位接受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采用专业的超声波检测对治疗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患者的血栓溶解率约为91.15%,其中仅有4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病状,发病率为10.00%,而整个LEDVT在医院所有患者的发病率约为0.25%~6.54%.结论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会大大提高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 头孢美唑治疗妇产科患者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陶莉莉;李海燕;周佼佼

    目的:探讨头孢美唑治疗妇产科患者感染的疗效,以及相关抗菌药物选用的注意事项与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以及剖宫产术的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手术过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全过程中主要采用静脉滴注平衡液进行维持,手术结束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美唑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60例,在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后的12 h均给予头孢美唑进行预防治疗,剂量为1~2 g ,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的主要情况及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3例感染率为5.0%,对照组感染7例感染率为11.7%,手术时间观察组为(35.25±3.17)min ,对照组为(36.77±3.42) min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开展的过程中,静脉滴注头孢美唑对预防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它可帮助患者实现更好的恢复,并减少各类并发症。

  • 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生殖系统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谢玲;徐金贵;程艳芬;赖素萍

    目的:观察及比较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开腹手术组)49例和B组(腔镜手术组)4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的卵巢功能指标、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月经异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手术后的卵巢功能指标波动均小于A组,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好于A组,月经异常发生率低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腔镜手术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生殖系统功能的不良影响小于开腹手术,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 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对其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作者:陈丰华;吴萍;郑媛;黄晓安

    目的:观察与分析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对其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本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125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Zung量表、PANAS量表及中国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然后将其中不同Zung量表及PA-NAS量表评估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中国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25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Zung量表及PANAS量表评估结果均较差,其中Zung量表及PANAS量表评估结果较差患者的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中国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评估结果差于Zung量表及PANAS量表评估结果较好患者,P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处于较差的状态,且对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不良影响较大.

  • 护理干预在防治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作者:袁慧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防治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 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2 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防治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延宏;李诗光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诊治手段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妇科盆腔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共计32例,31例经治疗后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死于急性肺栓塞。结论中老年人、肥胖的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有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肝素和尿激酶等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手术前后应采取预防措施。

  •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作者:李坤;侯春霞

    目的 通过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方法 做好妇科盆腔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加强术后观察,协助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术后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证率.结论 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防治妇科盆腔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生殖系统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吴闽君;胡春芳

    目的 观察及比较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开腹手术组)49例和B组(腔镜手术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的卵巢功能指标及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月经异常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后的卵巢功能指标波动均小于A组,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好于A组,月经异常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手术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生殖系统功能的不良影响小于开腹手术,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 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高耀秀;何文玲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96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68%,对照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6%,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张荣;余敏敏;王永臻;唐娟;胡彬;薛松林

    目的 运用G-Caprini(gynecological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手术后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风险分级,对评分达到中危以上的患者,比较单独采用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或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预防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2例Caprini评分≥2分,有DVT危险因素的妇科术后患者,使用IPC(对照组42例)或IPC+ LMWH(观察组50例)预防血栓措施后,检测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第5天D-二聚体;术后第5天行下肢血管加压超声检查(compression ultrasound,CUS),统计2组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 92例术后患者预防血栓治疗后发生了9例DVT,发生率为9.78%,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4.00%(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的D-二聚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低分子量肝素钙(IPC+ LMWH)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D-二聚体可以动态监测DVT消长.

  • 整体护理预防妇科盆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探讨

    作者:王启玲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妇产科接收并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1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作甲乙两组,每组各88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则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甲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9.09%,高于乙组1.14%;甲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分为(84.6±1.0)分,低于乙组的(98.6±1.2)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积极应用整体护理,不仅可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 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临床分析

    作者:卢运萍;林善群

    目的 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2 月~ 2011年4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妇科盆腔手术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6 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26 例患者静脉血栓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4 例患者血栓完全溶解,2 例部分溶解,且经过2 ~ 4 周的有效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高龄(>50 岁)以及伴有内科合并症的术后患者发病率较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综合运用抗凝、溶栓等有效治疗手段,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透明质酸在控制妇科盆腔手术粘连发生及腹腔液粘连相关指标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方月金;柯妙芳;周键

    目的 观察探讨透明质酸(HA)在控制妇科盆腔手术粘连发生及腹腔液粘连相关指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盆腔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200例和观察组(HA应用组)200例,然后将两组中不同类型患者的粘连发生率及手术前、手术后的7、14及28d腹腔液粘连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初次再次手术患者的粘连发生率(1.86%,5.1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类手术患者(9.26%,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20).除此之外,手术后7、14及28d,对照组患者的腹腔液LN、PCⅢ、PⅢP及FN水平均小于观察组(P<0.05).结论 HA可有效控制妇科盆腔手术粘连的发生,且对腹腔液粘连相关指标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临床综合应用价值较高.

  • 膝胸卧位治疗胃肠胀气的护理观察

    作者:王晓玲;赵秀敏;张保卫

    我科将膝胸卧位用于治疗病人的胃肠胀气症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27例胃肠胀气病人,年龄为35~76岁.习惯性胃肠胀气2例,妇科盆腔手术25例.25例手术病人有12例在术后72小时均未肛门排气,13例在术后48小时无肛门排气.在5分钟内排气者18例,重复做此卧位2次达到排气者5例.

  •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观察

    作者:衡丽娜;孙艳秋

    目的:探究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本院100例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进行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在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结果:进过系统化的护理,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 体位改变和气腹对妇科腔镜手术气管插管深度的影响

    作者:张志利;李艳

    腹腔镜技术广泛用于妇科盆腔手术,但二氧化碳气腹压力(IAP)及头低足高位势必影响病人膈肌位置,从而改变气管插管的位置.本研究通过对妇科手术中隆突距离的测量,对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7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