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法淋巴引流联合药物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研究

    作者:史发兰;季丽萍;贾爱群;周峰;陈丽霞

    目的 分析手法淋巴引流联合药物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2012年1月1日-2017年5月30日6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B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引流,观察组采用手法淋巴引流联合药物治疗,比较3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水肿消退指数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3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双侧上臂周径差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A对照组、B对照组双侧上臂周径差值变化明显比观察组高.3组治疗前FACTB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A对照组、B对照组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照组、B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淋巴水肿改善情况优于A对照组、B对照组,有统计学显著差异.3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VAS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A对照组、B对照组比观察组高.结论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采用地奥司明联合手动淋巴引流可降低疼痛、改善水肿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手法淋巴引流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水肿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厉坤鹏;周茹珍;顾莹莹;杨悦;朱燕

    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水肿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上肢水肿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通、上肢被动和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多项措施;MLD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手法淋巴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水肿程度及Fugl-Meyer量表得分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水肿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Fugl-Meyer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LD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水肿减轻程度及Fugl-Meyer量表得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偏瘫上肢水肿、疼痛及运动功能,且方法操作简单、无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进展

    作者:战祥毅;隋鑫;王文萍

    临床上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主要有淋巴管堵塞、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创伤以及肿瘤放化疗等。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轻者可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而逐渐缓解,严重者可导致外观异常、乏力、疼痛、感觉异常、丹毒发作以及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肢体进一步肿胀,皮下软组织纤维化,局部淋巴管反应性炎症等并发症。导致 BCRL 的主要病因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放疗、术后血肿等造成淋巴管的断裂和变形,根据Norman等[1]的前瞻性研究报道,3年内BCRL的发生率约为35%,5年内的发生率约为42%。

  • 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佳佳;汪立;韩凌华;孙笛;高敏哲;刘宁飞

    目的 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治疗各类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102例不同病因和部位的肢体淋巴水肿患者给予CDT治疗1个疗程(4周),治疗期间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监测组织水肿程度和人体BMI变化,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行自我CDT治疗.结果 102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肿程度、BMI指数和肢体周径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前后水分、周径、BMI变化均具有明显相关性(r=0.445、0.567、0.572,P<0.001).随访6个月,90%的患者坚持自我CDT治疗,无明显复发病例.结论 CDT治疗可显著减轻各类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程度、降低BMI,后续坚持自我CDT治疗亦不可或缺.

  • 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

    作者:汪立;陈佳佳;于子优;韩凌华;孙笛;罗毅;刘宁飞

    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治疗盆腔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起,收治76例盆腔肿瘤根治术后的单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其中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根治术后的女性患者70例,直肠、前列腺癌手术后的男性6例。按照健患侧下肢周径的差异,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30例,中度组24例,重度组22例。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20天 d)的CDT治疗,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和肢体周径测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肢的水肿明显减轻,组织内水分比率显著减少(P<0.01),周径比率显著缩小(P<0.01)。3组中,中度组和重度组的水分下降更为显著,重度组的周径缩小为显著。结论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是治疗盆腔肿瘤根治手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治疗适用于各期手术后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包括重度淋巴水肿。

  • 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作者:陈佳佳;汪立;于子优;韩凌华;罗毅;刘宁飞

    目的:探讨运用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 Drainage,MLD)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2008年至2012年,10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治疗前患肢与健肢的周径(d)差值分3组:A组(d<1~2 cm)、B组(5 cm≥d≥2 cm)、C组(d>5 cm)。3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5 d)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手法淋巴引流+低弹性绷带包扎。通过检测引流前后健患侧的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计算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手法引流及绷带使用情况的主观感受,以观察并评价患者对治疗的适应性和接受度。组织水分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101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均呈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治疗后下降量C组>B组>A组(P<0.01),即治疗效果与水肿严重程度成正比。几乎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CDT能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淋巴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改善患肢外形,帮助功能恢复,并且该治疗对水肿程度较重的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 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亚临床感染性淋巴水肿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剑国;刘宁飞;蒋朝华;李圣利;曹卫刚;张涤生

    目的 观察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亚临床感染性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14例肢体淋巴水肿伴局部亚临床感染患者接受手法淋巴引流治疗,治疗结果 以患肢感染情况、肢体含水量变化来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亚临床感染得到控制,水肿明显消退(P<0.05).结论 手法淋巴引流能有效治疗亚临床感染性淋巴水肿.

  • 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缓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与腋网综合征的效果

    作者:辛红梅;陈茹

    目的 观察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与腋网综合征(AWS)的效果.方法 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女性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淋巴引流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水肿发生率及AWS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2个月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AW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手法淋巴引流可以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和AWS发生率.

  • 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双下肢淋巴水肿1例

    作者:鞠伶伟;陈雷;刘兆喆;谢晓冬

    下肢淋巴水肿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破坏淋巴管网,造成淋巴液在淋巴管中回流不畅,滞留于下肢皮肤及组织中而引起的软组织非凹陷性水肿.其主要病因与术后损伤、外伤及放疗等因素相关,并且水肿长期不易消退,易形成皮肤组织纤维化,使病情逐渐严重.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治疗,晚期可形成象皮肿甚至导致残疾.淋巴水肿患者不但要忍受由此带来的外观异常,同时患者的生活也会受到限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于淋巴水肿的治疗比较棘手[1].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使水肿的肢体完全恢复.淋巴水肿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是治疗淋巴水肿安全且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淋巴引流、低弹性绷带包扎、皮肤护理及功能锻炼.2016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成功为1例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一例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季舒;柏素萍

    总结1例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手臂周径测量、手法淋巴引流、弹力绷带加压治疗、皮肤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经过一周治疗护理,患者肢体肿胀缓解,触之松软,左侧患肢同一部位的周径与第一次测量大差缩小了2.5 cm,治疗第12天,左侧患肢同一部位周径与第一次测量大差值缩小了4.2 cm,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