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郑媛;周步宇;关路媛;魏菁;马萍;余鹏博;徐艺;李红蕾;朱妮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型别.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09-2013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陕西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29 903例,重症3 071例,死亡108例.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1.44%,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8.87%.发病高峰在4~7月,西安、渭南、咸阳是主要的高发地区.全省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6 603例,其中普通病例4 872例,重症1 673例,死亡5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病原构成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 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44.81%,18.87%和36.31%.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不同(x2=622.46,P<0.001).结论 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病原学构成以EV71、CoxA16为主,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病原学构成存在差异.

  • 肠道病毒EV71感染后标志物变化特点分析

    作者:余鹏博;马超锋;关路媛;陈海龙;郑媛;魏菁;许晶;李慎;徐纪茹

    目的 观察分析手足口病常见病原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早期检测效果及其随病程进展感染标志物变化特点.方法 整群抽样手足口病住院病例249人及健康对照50人,调查信息,跟踪采样,采集肛拭子和血清标本,分别检测EV71、柯萨奇病毒A16组(coxsackie virus 16 0f groups A,CA16)病毒RNA和免疫球蛋白M(immuoglobulin M,IgM)抗体,录入数据库后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诊断手足口病249人中肠道病毒检出者167人(67.1%),EV71和CA16双重感染14人(5.6%),未检出肠道病毒者51人(20.5%);早期检测患儿肛拭子EV-RNA和血清IgM,其中EV71感染检出效果两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28);病程第3 d EV71-IgM检出超过80%,第6d可达100%,第6~7d抗体滴度达峰值,第8d以后低度下降,检出率降低.结论 手足口病早期实验室病原检测中,EV71-IgM在病程第3d后的检出与病毒RNA检出率符合性较高.

  • 深圳市龙岗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孙春云;林琳;刘渠;刘凤仁;叶碧莉;刘峰;庄辉元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龙岗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重症病例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龙岗区4年共报手足口病病例28 948例,年平均发病率183.13/10万;重症病例102例,占病例总数的0.35%;死亡18例,占重症病例的17.65%,占全部病例的0.062%.病例男性多于女性,0~3岁散居儿童是发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高发人群,4~7月为发病高峰月份.EV71是主要病原体.男性患儿发生重症的概率(389/10万)高于女性(290/10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14.48,P<0.001).结论 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逐年增强,应重点加强0~3岁低幼龄儿童的社区防控力度和提高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和救治力度.

  • 2007-2010年上海市静安区儿童手足口病情况分析和病原学研究

    作者:李颐;居丽雯;蒋露芳;沈磊;沈琦;蔡明毅;张怀庆

    目的 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 -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分析2009-2010年静安区监测点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 VP1区基因特征.方法 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 -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概况;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2月辖区内儿童医院、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标本,并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手足口病病原型别.选择2010年不同月份共19份(含1份重症病例)EV71 PCR阳性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设计特异引物对EV71 VP1全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年静安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增高,2009年发病数稳中略降,病例以发生在幼托机构为主.2009年病例咽拭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阳性率为51.0% (52/102),EV71阳性率为15.7% (16/102),其他肠道病毒属阳性率2.9% (3/102);2010年CoxA16和EV71阳性率均为31.3% (36/115),其他肠道病毒属阳性率10.4%( 12/115).19株EV71分离株与2008年安徽阜阳EV71分离株同属C基因型中的C4a亚型,核苷酸同源性达95.0% ~97.1%,氨基酸同源性为95.1% ~98.3%.结论 静安区手足口病发病率2008年明显增高,2009年发病数稳中略降.2009-2010年静安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属引起的手足口病有所增加,需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属的鉴定.

  • 2010年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及流行特征

    作者:王春荣;吕燕;赵红;张雯;刘岚铮;杨国樑

    目的 探讨2010年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及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济南地区3家代表性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为对象,采集患者(包括40例重症病例)发病1周内的粪便、咽拭子等标本共计808例,采用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V)通用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oxsackievirus A16,CoxA16)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选取7例病例标本进行EV7I-VP1区基因的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808例患者标本中,581例检测结果为阳性(71.91%),其中190例为EV71阳性(32.70%),267例为CoxA16阳性(45.96%),124例检测到其他肠道病毒(21.34%);40例重症患者的感染病原主要为EV71(75.00%).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85.15%),尤其是2~3岁年龄段(28.34%);全年均有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集中于4~5月份(36.14%).7株EV71经基因测序,证实均为C4b基因亚型.结论 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病例多为4岁以下儿童,重症患者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

  • 安徽省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

    作者:张进;吴家兵;刘红;王建军

    目的 通过分析安徽省2010年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病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HFMD疫情资料和2010年安徽省开展的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核实和分析.结果 安徽省2010年共报告HFMD 85155例,发病率为138.89/10万,重症病例615例,死亡病例22例,发病集中在4~6月,男性多于女性,以1~5岁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占阳性标本的52.9%,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占阳性标本的31.1%.结论 安徽省2010年HFMD发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地区和季节性差异,EV71是近年来引起儿童HFMD的主要病原体,但较2009年EV71的比例有所下降,CoxA16的比例有所上升.

  • 六安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李开春;程志刚;王明丽;常宏伟

    目的 调查2008年5月~2010年4月六安市手足口病病例及其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4月六安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 365例,从不同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和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同时随机采集1份肛拭子、224份咽拭子和9份疱疹液用RT-PCR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每年的3~6月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1~4岁儿童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重点人群,占发病总人数的76.8%(5 653/7 365).经RT-PCR检测,2008年采集的标本全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而2010年1~10月采集标本除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感染外,还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7 365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男性5 078例,占68.9%,女性2 287例,占31.1%,男女性别比为2.22∶1.结论 2008年六安市手足口病流行是由EV71引起,而2010年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和CA16,同时还有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监测的重点应放在3~6月和1~4岁儿童.

  • 转录因子T-bet/GATA3在EV71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作者:耿建忠;柳迎昭;石燕;苏兆亮;茅凌翔;陈建国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 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EV71感染患者外周血标本,其中急性期28例、恢复期14例,另外健康对照组2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BMC中T-bet和GATA3 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IFN-γ和IL-4的蛋白浓度.结果 急性EV71感染患者PBMC中的T-bet mRNA表达和血浆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EV71感染患者GATA3 mRNA的表达和IL-4水平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EV71感染患者存在Th2优势分化,可能与转录因子T-bet表达下调、GATA3表达上调有关.监测EV71感染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与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助于对病情的判断.

  • 2009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作者:杨洪;何雅青;张海龙;冼慧霞;姚相杰;陈小珍;何颜霞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情况,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及实现手足口病对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09年491例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应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 6) RNA.结果 EV71阳性率为30.96%,CA16阳性率为19.14%;EV71和CA1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之间EV71和CA1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59例重症及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54.24%,CA16阳性率为1.69%.重症及死亡病例集中在3~10月份,1、2月份和11、12月份未发现重症及死亡病例;7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中,5例EV71阳性.结论 2009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为EV71;3~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要特别加强对EV71引起的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重症病例的监测,提前做好抢救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导致死亡.

  • 安徽省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分析

    作者:

    目的 阐述引起安徽省2008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HFMD暴发初期患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上述培养物.扩增病毒株及核酸样本的VP1编码区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暴发初期分离出3份病毒株,经中和试验及RT-PCR证实为EV71.根据VP1全基因序列与EV71基因型、亚型参考株构建亲缘性关系树,17份测序结果与C4亚型聚为一簇,与A、B、C1、C2、C3、C4基因型别(亚型)的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2.0%~83.0%、84.3%~85.4%、89.7%~91.1%、89.1%~90.7%、88.3%~89.8%、93.0%~94.6%;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3.9%~95.2%、96.6%~97.6%、97.9%~98.6%、98.6%~99.3%、98.3%~98.9%、98.6%~99.6% ;簇内比较显示,1株2006年的EV71毒株与另16份2008年样本在C4亚型内又分属两个亚簇,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6.2%~96.9%、98.3%~99.3%.结论 引起安徽省2008年HFMD的EV71为C4亚型,与2006年分离的1份毒株有差异,提示安徽省存在C4亚型的不同分支.

  • 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单次与重复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胡青坡;孙乔;何纳;傅益飞;朱渭萍;宋海红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单次和重复感染的发生率、人群特征及分布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整理浦东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单次及重复感染时间、地区、人群、病例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 浦东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报告感染病例37 699例,重复感染发生率2.72%.单次与重复感染高峰均在5~7月份;两次感染时间间隔平均16.04个月,80%的重复感染发生在初次感染24个月内;重症、轻症病例重复感染率分别为5.56%、2.71%;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者重复感染发生率为6.56%、2.73%、3.77%.结论 患儿的性别、初次发病年龄影响重复感染的发生率,城乡幼儿、不同户籍幼儿、不同病例类型患儿重复感染率无差异;应加强重复感染病例的病原学监测,适时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手足口病在自然村流行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郭娜娜;马艳霞;邓健;郭瑞玲;高亚敏;王红梅;李晓伟

    目的 探讨邯郸市自然村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分层抽样方法,在7个县中每个县分别抽取10个自然村,对其中有病例发生的村庄纳入研究.将5岁以下儿童每年手足口病罹患率≥5%的自然村定义为高发村.根据每个村庄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比较暴露组村庄和未暴露组村庄手足口病的发生率.结果 共有46个有手足口病例的村庄纳入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村内有污水滞留、村内有儿科门诊和本地务工人员比例≥10%的村庄中高发村的比例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污水滞留(OR =7.2,95%CI=1.3 ~41.0),本地务工人员比例≥10%(OR =33.0,95% CI=1.8 ~632.0)是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村庄中有污水滞留以及本地务工人员比例高是导致村庄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建议加强村庄的环境卫生,减少污水滞留.

  •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气管插管吸出液中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岳盈盈;张颖;李鹏;李志会;宋楠楠;纪璇;盖中涛;孟红

    目的 分离鉴定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气管插管吸出液标本的EV71病毒株.方法 将采集的标本过滤除菌接种于MA104细胞,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后提取培养上清液中的RNA,用国家标准检测引物进行RT-PCR鉴定;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获得VP1全序列,测序后以MEGA4软件与各血清型代表株VP1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 接种标本3d后细胞出现CPE,经RT-PCR鉴定为EV71,对其VP1全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后,确定其为C4亚型,并绘制了分子进化树.结论 手足口病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EV71的分离鉴定,为手足口病肺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EV71病毒感染的防治研究

    作者:罗凡;杨占秋

    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属于小 RNA 病毒科(picornaradae)肠道病毒属( entero-virus)[1]。EV71病毒颗粒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的球形结构,无包膜和突起,直径约为30 nm。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全长7413 bp,基因组中仅有一个开放阅读框( ORF),在其两侧为5'和3'-非编码区(UTRs),3'非编码区的末端含有一个长度可变的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 - A)。病毒基因组编码2194个氨基酸,主要有 P1、P2和 P3这3种前体蛋白,P1前体蛋白被蛋白酶切割为 VP1、VP2、VP3和 VP4这4个病毒外壳蛋白,为组成病毒颗粒的结构蛋白;P2和 P3前体蛋白则被切割为7个有活性的功能蛋白,负责病毒RNA 的复制与蛋白组装[2]。病毒颗粒的衣壳由60个亚单位构成,每个亚单位由 VP1~ VP4拼装成五聚体样结构,其中 VPl 蛋白是主要的衣壳蛋白,具有多的型特异性中和位点,与病毒血清型相关性高,是EV71主要的中和决定因子,直接决定病毒的抗原性,成为 EV71基因分型和遗传进化分析的重要研究对象[3],曾被多次报道用来研制病毒疫苗[4]。

  •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艳春;杜曾庆;李凌媛;刘梅;王美芬;黄永坤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1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 HFMD患儿分为三组:普通型22例,重症型19例,危重型4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中的甲状腺素:T3、T4、TSH、FT3,FT4水平并比较。结果 三组患儿血清中 T3、T4、FT4、TSH、FT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EV71感染 HFMD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

  •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甘路民;罗如平;廖亦男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高发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其中柯萨奇A组16型(CoxA 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是主要病原体,危重症患儿多由EV71感染引起.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其具有自限性,多数患儿1周内痊愈,重症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等,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NPE是指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急性呼吸困难.研究显示,2008~2009年感染EV71病毒的手足口病患者重症率达到80%,病死率达到90%[1].目前感染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机制尚不明确,仍存有很多争议,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 肠道病毒71型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娟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可引起手足口病,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急性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等.笔者就近年来EV71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散发无皮疹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肺出血患儿的早期急救护理

    作者:张小鸥;王威;缪大宏

    目的:总结散发的无皮疹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致肺出血死亡病例临床急救护理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早期认识和急救护理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年内经PCR确诊的6例该类疾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救护措施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无皮疹型EV71感染致肺出血发生于婴幼儿,多于短期内死亡,应提高对婴幼儿无皮疹型EV71感染患儿的早期识别与救护要点,如早期插管、正压通气、严格限制液体量、加强循环、规范院内转运等体系,是救治该病的重要手段.结论:婴幼儿无皮疹型EV71感染致肺出血,全年散发,早期症状不典型,进展快,儿科急诊护理人员提高对婴幼儿无皮疹型EV71感染患儿的临床认识与急救技术至关重要.

  • 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其普通型和脑炎型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文文;汤光明;田健美;孔小行;周卫芳

    目的 研究苏州地区2016年度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年度HFDM普通型及脑炎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发现HFMD重症提供预警.方法 采集我院2016年度收治住院HFMD病例的咽拭子及肛拭子,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确诊EV71感染病例.收集EV71感染所致HFMD普通型及脑炎型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2016年1月-12月我院共收治HFMD 1141例,其中EV71核酸检测阳性297例,检出率26.03%,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发病群体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见,≤6岁患儿共287例,占96.63%.②EV71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中普通型HFMD共188例,占63.30%;脑炎型共109例,占36.70%.③普通型及脑炎型临床特征比较显示发热时间、尿酮体升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病程、住院天数、神经系统表现(呕吐、惊跳及肢体抖动、头痛、病理征)、血糖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或P<0.05).结论 EV71感染引起的HFMD疫情的发生与年龄、季节有关.在EV71感染引起的HFMD中脑炎发病率较高,临床通过观察患儿发病季节、热程、病程、神经系统表现(呕吐、惊跳及肢体抖动、头痛、病理征)等的表现可以早期识别脑炎,警惕重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 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反应质量在EV71HFMD病程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祖莹;李德发;曹科;黄玉英;邓继岿

    目的 研究中国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中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和第二信号的表达,探讨EV71感染的病程发展机制.方法 选取48例EV71 HFMD患儿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病变组、中枢神经病变伴自主神经失调组、神经源性肺水肿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上CD28和CD38的表达水平,分析CD8+T细胞的质量水平在EV71感染病程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CD8+CD28+细胞、活化分子CD38的表达轻症组与健康同龄对照组、重症各组比较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细胞毒性T细胞在EV71感染中的反应质量可能是病程发展的原因之一.

89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