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010 膳食质量指数法的研究进展
膳食营养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膳食评价方法是营养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膳食质量指数法是总体膳食质量评价方法的一种,包括膳食质量指数、修订的膳食质量指数、国际膳食质量指数、中国膳食质量指数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膳食平衡指数.本文对膳食质量指数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利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孕期膳食质量
目的 探索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应用于评价孕妇孕期膳食质量的可行性,为孕妇合理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合肥市某医院产科门诊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511例单胎妊娠妇女,应用调整的DBI-07系统,以负端分(LBS)、正端分(HBS)、膳食质量距(DQD)等膳食指数对孕妇的膳食质量进行计分评价.结果 合肥地区孕妇孕中晚期的膳食摄入存在一定的不平衡,谷类食物存在摄入过量的情况,蔬菜水果、奶类和豆类及动物性食物均存在一定比例人群的摄入不足.富含铁类食物基本能够达到膳食要求.以膳食质量距分析,48.1%的孕妇膳食摄入总体水平较平衡,未见存在严重的膳食不平衡状况.孕妇的膳食质量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有所提高,但食物的种类不够丰富.结论 采用该针对孕妇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系统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孕期的膳食质量.
-
用DQI方法评价浦东新区某大型企业员工膳食模式的研究
目的 通过评价浦东某造船企业员工膳食模式,为探讨改善企业员工膳食模式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在该企业根据进餐食堂不同抽取2个工作组共843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营养干预,用DQI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营养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除蛋类和酒膳食质量指数(DQI)均值外,其余元素DQI均值干预前为负值的上升,为正值的下降,且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负端分(DQI-LB)均值升高,正端分(DQI-HB)和质量距(DQI-DIS)均值降低,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式A、B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模式E、F、G、H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营养干预既改善了摄入不足又改善了摄入过量,优化了企业员工的膳食模式.结论 DQI方法能改善企业员工膳食结构,优化膳食模式.
-
应用膳食质量指数评价浦东新区部分小学生营养干预效果
[目的]引入膳食质量指数(DQI)评价并改善浦东新区小学生膳食模式,为探讨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浦东新区城区和乡镇地区小学各2所小学生1493人,按所在的地域分别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为期1年的营养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营养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城区干预前后油、盐、零食DQI均值,DQI-HB和DQI-DIS均值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乡镇地区干预前后盐、油DQI均值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地区干预组小学生营养不良得到改善;城区干预组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得到控制;乡镇地区干预组小学生超重和肥胖上升趋势较对照组有所减缓.[结论]DQI方法能改善小学生膳食模式,控制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比例.
-
膳食总体质量评价方法-膳食质量指数(DQI)的建立和应用
DQI是一种总体膳食质量的的评价方法,它较传统的以单一营养素为基础的营养评价方法更能反映膳食营养状况.DQI建立以后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应用,特别在慢性病预防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除初建立DQI的美国外,各国也开始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DQI,而且可用于国际间比较的DQI-I也已建立,DQI已成为膳食营养评价的良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