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吉林省通榆县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作者:佟建冬;卢振明;张秀丽;陈晰;刘忠杰;张丽虹;房连营;梁宝成;房德秀

    目的查清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病情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典型调查方法,对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4个乡(镇)进行了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共调查16481人,发现不同程度的掌跖部角化、皲裂的砷中毒患者共251人,占调查人数的1.52%,其中年龄小6岁,大81岁.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5).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以41~50岁年龄组检出率高.结论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患者的临床特点是以掌跖角化为主,属轻病区.

  • 河北省居民饮水砷及地方性砷中毒抽样调查

    作者:吕胜敏;马景;梁索理;周朝辉;章和平;程溆

    目的掌握河北省居民饮水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方法在重点地区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点进行饮水砷测定及地方性砷中毒调查.结果全省5个县25个乡125个村共采集测定水样528份,水砷在0~0.048 mg/L之间,全部在正常标准以内.位于河北省北部山区和半山区的阳原和围场县的水砷较高,水砷均值都在0.01 mg/L以上.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的三河、博野和隆尧县的水砷较低,水砷均值都在0.01 mg/L以下.在125个村的走访调查中,未发现砷中毒病人.结论河北省居民饮水砷处于较低水平,未发现地方性砷中毒流行.

  • 宁夏北部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胡兴中;陈德浪;陈建杰;王生英;谭卫星

    目的查清宁夏北部是否存在有地方性砷中毒,其危害程度以及主要临床表现.方法根据水砷含量分布情况,对高砷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砷中毒病例628例,患病率11.71%,与年龄、水砷浓度成正比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色素改变、掌跖过度角化等皮肤病变,水砷含量超标情况不严重.结论宁夏北部确存在有地方性砷中毒,但病情相对较轻.

  • 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调查报告

    作者:张青喜;赵亮怀

    目的掌握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范围和病情流行状况,为今后病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所有饮水超标的村屯进行整群普查.结果①调查发现饮水高砷区覆盖7个县区的147个村屯,超标饮水井805个,高饮水砷含量达4.43 mg/L,超过国家饮水标准的88倍;②查出病人5 604例,其中轻度病人4 220例,中度病人913例,重度病人471例,查出癌症病人358例.患病小年龄7岁,大年龄80岁以上;③确定病区村屯78个,其中轻病区46个,中病区21个,重病区11个.结论饮水砷高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水砷高又属于天然形成,因此,该病区类型应属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 地方性砷中毒所致皮肤损伤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姚金印;李忠哲;高琳;王静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由慢性砷暴露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皮肤是其重要的靶器官,临床诊断主要依赖典型的皮肤三联征(掌跖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但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目前虽然有一些关于地砷病所致皮肤病变的研究文章,但是系统的综述还很缺乏.通过对地砷病皮肤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从地砷病所致皮肤病变相关的流行病学、病理改变以及发病机制3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加深人们对地砷病皮肤损伤的认识,为地砷病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线索.

  • 地方性砷中毒致人群临床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郭志伟;夏雅娟

    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皮肤损害是慢性砷中毒常见的症状,除致皮肤改变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类暴露于无机砷还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及神经系统损害等多系统损伤,甚至引发皮肤癌及其他内脏癌.地方性砷中毒不仅对病区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亦对病区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致使许多地区和家庭因病致贫,同时给病区居民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慌.目前,地方性砷中毒仍是我国乃至世界公共卫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作者就地方性砷中毒对人体临床损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砷标准的制订和砷中毒的持续防控提供参考.

  • 斑马鱼——一种新的模式生物在地方病领域的应用展望

    作者:李俊骏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生物,因为其独特的生长发育方面的优势和转基因操作的便利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我国是地方病病情严重的国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以及碘缺乏病发病机制不清,而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病因不明,这为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应用于地方病病因及其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而斑马鱼作为一种新的模式生物其优势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因此通过本文,对新的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地方病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皮肤改变与发砷关系研究

    作者:杨林生;侯少范;王五一;李德珠;王丽珍;陆毅伦;武克恭;李艳红;夏雅娟;田素梅;秦月娟;于广军

    目的研究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程度与体内砷的蓄积关系.方法现场临床皮肤改变诊断,实验室发砷用原子荧光法检测.结果 1.临床皮肤改变以角化人数多,脱色次之,色沉少.2.单体征皮肤改变以单角化为主,全部是角化Ⅰ°;双体征皮肤改变以角化合并其他症状为主,主要是角化Ⅰ°并脱色Ⅰ°;三体征皮肤改变以角化Ⅰ°并脱色Ⅰ°和色沉Ⅰ°为主,以下依次为角化Ⅱ°并脱色Ⅰ°和色沉Ⅰ°、角化Ⅰ°并脱色Ⅱ°和色沉Ⅰ°、角化Ⅰ°并脱色Ⅱ°和色沉Ⅱ°、角化Ⅰ°并脱色Ⅰ°和色沉Ⅰ°以及角化Ⅲ°并脱色Ⅲ°和色沉Ⅲ°.3.随病情加重,病人发砷含量逐渐增高.结论地方性砷中毒皮肤改变从角化开始,先后出现脱色和色沉;然后是角化加重或脱色加重,后是色沉加重;随病情加重,发砷含量逐渐升高.

  • 新形势下地方性砷中毒科学防治的新机遇与挑战

    作者:张爱华;曾奇兵

    2018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9个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六大行动及要求,为新时期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地砷病)的科学防治指明了方向.实现地砷病防治水平的提高需要思维创新、技术创新,而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涌现为突破该病防治瓶颈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方式.本文围绕新形势下地砷病防治工作要求和大数据时代医学研究新特征,侧重梳理和分析了地砷病现阶段需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为推进地砷病防治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 重视地方性砷中毒机制假说间相互作用,提升机制研究及其转化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华;王大朋

    地方性砷中毒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地方病,但受砷致病机制不明、缺乏癌变早期诊断指标以及无特效治疗药物等限制,地方性砷中毒尚未得到彻底控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分子、细胞、组织与系统等多个水平与层次对砷毒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形成了一些假说。但同时也存在机制研究各自为政,各假说间缺乏相互联系,机制研究与转化应用衔接不够致应用价值有限等问题。因此,加强地方性砷中毒机制假说间相互作用及其转化应用研究,对推进科学防控地方性砷中毒有重要意义。

  • 殷大奎副部长在全国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 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作者:

    (2001年5月22日)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同志们:卫生部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国防治地方性氟(砷)中毒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是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国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精神,具体落实刚刚召开的全国疾病控制工作会议所确定的任务,推进地氟病、地砷病防治工作开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同时召开全国氟砷学术研讨会,从管理和学术研究两个方面共同讨论地氟病、地砷病的防治,交流成功的经验.首先,我代表卫生部对这两个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和各位专家表示热烈地欢迎.这两个会议同时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省政府、省卫生厅、市政府非常重视,为会议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为大家提供现场学习和研讨的条件.在此我代表卫生部和与会代表向山西省政府、省卫生厅和运城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1991年,卫生部在洛阳召开了"全国改水降氟管理工作会议”,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来,全国各地在改水降氟、降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需要进行认真地总结和充分地交流.

  • 在全国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作者:陈贤义

    (2001年5月24日)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全国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经过2天半的紧张议程,今天会议就要闭幕了.这次会议是新世纪之初,面对防治地氟病、地砷病的新情况,为促进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在新形势下持续发展而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 贵州安龙县海子乡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作者:张税智;李达圣;安冬;何公理;梁超柯;马凤;周运书;王世华;张永荣;韦学龙

    目的了解安龙县海子乡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重点抽样与线索调查的方法.结果安龙县海子乡地砷病主要分布在海子村和石丫口村,2村共调查2 793人,查出砷中毒患者208人(患病率7.45%),其中可疑36人(1.29%),轻度83人(2.97%),中度40人(1.43%),重度49人(1.75%).煤砷、烘烤玉米砷、烘烤辣椒砷及室内空气砷含量分别为(346.32±207.06),(4.79±3.97),(9.74±8.84),(0.0959±0.0425)mg/m3.结论贵州安龙县海子乡地砷病由敞炉灶燃用高砷煤污染玉米、辣椒及室内空气所致,病情严重,流行呈扩大趋势.

  •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水砷的测定

    作者:曹静祥

    介绍了目前国内较实用的几种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水砷的测定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比对分析结果.另外,针对饮水砷的测定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硒对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心电图表现的影响

    作者:武克恭;侯少范;夏雅娟;李艳红;杨林生;李德株;伊里奇

    目的探索硒对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方法比较低硒地区与非低硒地区人群的心电图异常率和异常心电图描记结果.结果低硒地区与非低硒地区受检人群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32.94%和26.67%,差异无显著意义;饮用水砷浓度在0.30 mg/L以上人群中,低硒地区与非低硒地区人群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33.78%和30.06%,饮用水砷浓度在0.30mg/L以下人群中异常率分别为27.27%和15.79%.结果表明,仅非低硒条件下饮用不同砷浓度的饮用水的人群间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心电图异常表现上,低硒地区与非低硒地区人群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异常无显著性差异,而传导阻滞则低硒地区明显高于非低硒地区,非低硒地区则以电轴偏移为主要表现.结论体内适量的硒,有降低砷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器质性伤害的可能,硒能对地方性砷中毒造成的心血管损害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应用适量硒对地方性砷中毒人群可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意义

    作者:张然;张爱华;张碧霞;黄晓欣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中毒组为53名燃煤型砷中毒患者,暴露组为7名砷暴露者,对照组为32名健康者.从中毒组选取22例患者(一般病变组11例,癌前病变和癌变组11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CD3+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CD3+CD8+)、Th/T8比值(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3-CD(16+56)+]的改变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度砷中毒患者和不同皮肤病损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中毒组患者外周血CD3+、CD3+CD4+和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P<0.01或P<0.05),暴露组CD3+CD4+和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重度中毒组CD3-CD(16+56)+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和暴露组(P<0.05);与一般病变组比较,癌前病变和癌变组外周血CD3+、CD3+CD4+和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P<0.05); [结论]Th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能是燃煤型砷污染致人体免疫损伤的早期靶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Th细胞和B淋巴细胞百分比的降低可能在砷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2012年江苏省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汪旸;王彩生;束长亮;夏玉婷;王培桦

    目的 评价江苏省2012年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3个高砷项目县中选择9个项目乡,在每个乡抽1所小学和1个村,每所小学抽5年级学生30名,每个村抽家庭妇女15名,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3.46%、56.05%提高到93.70%、9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0.135、130.258,P值均<0.01).结论 2012年江苏省实施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于预效果较好,小学生及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 江苏省高砷地区尿砷、发砷含量调查

    作者:汪旸;王彩生;束长亮

    目的:为了解江苏省高砷区居民砷中毒情况,对其尿砷、发砷含量进行测定,以协助地方性砷中毒临床诊断.方法:选择苏北地区高砷村和对照村,采集30岁以上成人尿样和发样,测定其砷含量.结果:高砷村尿砷、发砷含量范围分别在0.008~0.320mg/L和0.068~4.158mg/kg之间,对照村分别在0.004~0.127 mg/L和0.011~0.568mg/kg之间,高砷村明显高于对照村(P<0.01).结论:通过尿砷和发砷含量的测定,可协助地方性砷中毒的临床诊断.

  • 2007年新疆奎屯垦区部分饮用水源水砷含量调查

    作者:杨海东;孟祥萍;方娟;洪桂霞;汪玲玲

    [目的]掌握奎屯垦区饮用高砷水源的区域和范围,为今后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5~9月,按全国饮用高砷水源筛查方案,对奎屯垦区3个重点团场、32个连队的饮用水源水进行砷含量调查.[结果]检测水样311份,检出砷超标40份,合格率为87.14%.检测合格率,124团为49.32%(36/73),129团为99.47%(187/188).130团为96.00%(48/50).[结论]新疆奎屯垦区经过多年的改水除砷工作,居民饮用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新井未经改造.老井由于年久失修、水资源缺乏等原因造成部分居民仍在饮用高砷水源水.

  • 河南省地方性砷中毒线索调查

    作者:余波;银恭举;张莉;朱新波;马建国;李世宏

    目的了解河南省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状况.方法根据历史资料,选择调查地区,收集线索,确定调查点,采集居民饮用水样品,测定水砷含量.结果在开封市辖区五县一郊,砷可能富集的30个自然村,共采集居民饮水水井样品1338份,水砷测定结果合格率100%,0.01mg/L以下构成比89.16%,0.01mg/L以上构成比10.84%,未发现超标水井.结论开封地区环境中不会普遍存在高砷分布,地方性砷中毒广泛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开封市只是我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不能代表全省的情况,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

89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