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面向“三医”联动的三明医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
围绕以“三医”联动推进医改的实践路径,分析了三明医改进行管理体制革新和机制创新的内在动力,重点研究了三明医改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和“三医”联动运行机制的协同作用.以三明医改取得开创性局面的主要原因和尚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讨论了三明医改模式的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中的问题.
-
“三明路径”下深化医改的辩证思考
福建省三明市为解决公立医院医保基金连年亏损问题,以全面推行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三明路径”.“三明路径”从医药流通领域进行了突破,通过改革药品招采机制,打破传统的“以药养医”,实行院长和医务人员“年薪制”以及成立医保管理中心进行“三保联合”,实现了药品费用大幅度降低,医务人员收入显著提高,百姓得到实惠.但是,“三明路径”下仍存在过度医疗、年薪制弊端、政府主导作用不足、经验推广局限等问题,因此对于我国医改的可持续推进尚需辩证思考.
-
医院报表信息公开对药品费用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福建省三明市医院报表信息公开对门诊及住院药费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方法:三明于2013出台政策以控制药费,其效果在2014年趋于平稳,而后三明开始推出医院报表信息公开.研究基于"健康三明"信息平台所公示的25家医院报表数据,构建分段时间序列模型,评估信息公开对药品费用的影响.结果:医院报表信息公开之前,医院门诊次均药费和住院人均药费呈现上升趋势.报表公开后,短期内门诊与住院次均药费绝对值无显著变化.长期来看,次均药费上涨趋势得到控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医院间各不相同.结论:医院报表信息公开短期内不会影响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和住院人均药费,但长期来看能控制药费上涨速度.
-
三医联动改革前后三明市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与中医院的综合效益评价
目的:评价和比较三医联动改革前后三明市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和中医院的综合效益,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TOPSIS模型对参与改革的综合医院和中医院改革前一年、改革当年、改革后一年和改革后两年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综合医院改革前后的Ci值分别为0.07、0.19、0.60、0.74,中医院改革前后的Ci值分别为0.00、0.19、0.51、1.00.结论:改革后,综合医院和中医院的综合效益均有明显提升,但改革对二者的影响是不同的.综合医院改革后一年效果明显,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医院则在改革后两年达到优效益.建议对现有医改制度进行顶层设计时,加大对综合医院的改革力度,逐步探索不同性质、不同类别医院的长效改革路径,助力分级诊疗的实施,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提高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探索--以三明医改为例
三明医改在调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积极性方面有其创新做法———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同时指出,只有以人为本,满足其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需求,才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
"三明医改"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目的:为进一步深化医改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结合"三明医改"背景,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当地患者进行相关认知情况及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纸质问卷275份,回收275份;并通过微信发放电子问卷,回收345份,共计回收620份,其中有效问卷372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60.00%.认为就诊费用减少的受访患者(31.45%)多于认为就诊费用增加的受访患者(22.31%),其中高收入者认为费用减少的比例显著高于低收入者(P=0.018).27.42%的受访患者认为存在药品短缺,其中在三级医院比在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更容易遇到药品短缺(P=0.062).受访患者对医护人员和医改的满意度都较高,分别为86.56%和79.03%,其中农村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低于城镇患者(P=0.051).受访患者对"三明医改"的了解程度总体上较低,仅有20.70%的受访患者完全了解或基本了解"三明医改".受访患者中认为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升高的(40.32%)多于认为医护人员技术水平降低的(5.91%).结论:患者对"三明医改"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认同改革取得的成效,但仍存在部分药品短缺、基层医护人才匮乏、患者对医改政策不了解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