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经》十三方治法探析

    作者:粟栗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许多治法及其理论依据,而对于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其中对于治法理论的应用,为后世治法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清温并用法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斌;张涛;朱文芳;彭杰;张茜茜;黎运芳;丁秀丽

    目的 观察清温并用法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表达的影响,探索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法组、温法组及清温并用法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然后以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攻击建立ACLF模型.观察24 h内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ALT、TBil)、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外周血Treg、Th17细胞数,并计算Treg/Th17比值.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釆用One-Way ANOVA比较,进一步两两比较选用LSD-t法检验.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TBil在各时间点明显升高(P值均<0.01),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细胞见桥接及片状坏死,汇管区可见炎细胞浸润,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且Th17高于Treg,Treg/Th17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法组、温法组、清温并用法组ALT、TBil明显降低(P<0.05),肝小叶结构较完整,肝细胞可见小片状、点状坏死,门区少量纤维组织增生,外周血Treg、Th17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Th17降低趋势高于Treg,其中以清温并用法组降低明显(分别与清法组、温法组比较,P<0.05).结论 清温并用法具有调节ACLF大鼠Treg/Th17失衡的作用,是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 清补并施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

    作者:马玲;尚文斌

    尚文斌教授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邪气侵袭为致病之标,正虚才是致病之本,而治病当有整体观念、注重标本兼顾,故在治法上常以"清不忘补,清补并施"为用,同时注重归经药物的选择.清法可解毒止痛、化痰散结、凉血散瘀,既可以及时缓解颈前胀痛不适,还可以消除代谢亢进的征象.随着病情进展,后期患者出现气阴两伤,本着治病求本原则,益气养阴并施,且以补阴为用,取"壮水以制阳光"之意,既可以恢复邪侵日久所伤之阴津、消除后期阴伤后的虚热之像,还能够扶助正气抵御病邪,从而达到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之效.

  • “清法”与“补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辨证意义

    作者:鲁艺;张林;禄颖;王雪茜

    痴呆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病因复杂,病机多样,症状不一,发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治法存在差别.“补法”是使机体正气充盈,“清法”是驱除有害病理产物,分别应用于老年痴呆病程的不同阶段,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在临床的良好体现.单纯补精而忽视清毒祛瘀,或妄投清解而不顾护身之根本,均非良策.必须将两者结合地运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清法联合活扣减张缝合对糖尿病足急性创面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沁彤;方豫东;赵普庆;曹烨民;王伟灵;尹凌峰;徐洪涛;杨建飞;符伟国

    目的 探讨“清法”联合可吸收线活扣打结减张缝合术治疗中度感染糖尿病足湿热毒盛证急性创面的疗效及其对全身和创面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96例中度感染、清创后创面宽度在3至5cm之间而无法一期缝合的糖尿病足湿热毒盛证患者,根据清创时间随机分为清法缝合组(n=32)、单纯缝合组(n=32)、清法换药组(n=32),3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清法缝合组运用“清法”联合可吸收线活扣打结减张缝合术治疗,单纯缝合组和清法换药组分别采用西医清创术后可吸收线活扣打结减张缝合和“清法”联合保守换药治疗.3组均观察清创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创面组织中TNF-α、IL-6的含量变化,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随访1年.结果 清法缝合组创面愈合时间短(34.84±7.27)d,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在清创前、清创术后第7天、第14天血清CRP的含量为(75.83±46.48,9.44±8.98,2.56±1.85)mg/L、IL-6的含量为(69.39±25.29,15.04±10.84,6.99±5.47)ng/mL和TNF-α的含量为(50.66土16.40,30.00±7.58,25.11±6.90)ng/mL,及清创术后第1、7、14天创面组织中的TNF-α的含量为(124.5 ±49.93,83.86±20.54,57.97±14.06,35.68±15.50)ng/mL和IL-6的含量为(57.24±20.19,48.87±17.02,39.86土16.59,29.46±13.88)ng/mL,治疗组各参数均较清创前和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创面随访1年无1例复发,但复发率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清法”联合可吸收线活扣打结减张缝合术的方法可有效治疗创面皮肤缺损较大而无法一期闭合创面的糖尿病足湿热毒盛证患者,减少全身及创面局部炎症因子的含量,从而减轻全身及足部炎症反应,并能利用原位皮肤快速缩小创面面积,加速创面愈合.

  • 清法为主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探析

    作者:郁斌;陈明祺;戴林峰;王醒

    清法是中医治则治法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是中医临床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清法治疗各类重症感染性疾病时,因患者病情相对危重,病因病机特点多复杂,单一治法难以取得明显疗效,常将清法与宣表法、化痰法、利湿法、攻下法等相结合辨证运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颜乾麟运用清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经验

    作者:王宇锋

    颜乾麟主任医师研究阿尔茨海默病10余年,治验颇丰,认为虽然本病的临床症状多样,但热证较为常见,并列述了禀赋体质、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感毒邪等四大原因.在运用清法治疗时,颜师亦采取辨证分型论治,主要治法有:(1)清心开窍法;(2)清热涤痰法;(3)清化瘀热法;(4)清热滋阴法.并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选用一些清热药,如黄连、苦参、大黄、犀角等,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 清法和温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垂杰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属中医"痢疾"范畴.本病病因复杂,或因外感湿热毒邪,或因饮食不节,或因情志失调,或因脾胃素虚,或因劳倦太过等因素所致.外感湿热邪毒,内犯脾胃,并于大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气郁湿蕴下迫大肠;劳倦太过或脾胃素虚加之饮食不节,致伤中气,运化失常,水湿停聚,蕴而化热,湿热阻滞于大肠而发病.

  • 九仙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30例

    作者:杜秋霞

    喉源性咳嗽往往是由于外感咳嗽治疗中过早使用清肺、肃肺、镇咳、止咳类药,或是不应用清法而用之,致使外邪久羁于肺系,肺失宣降,从而出现咽喉、气管段发痒,咯痰不爽,久咳不已.治疗宜采用清宣、利咽、润肺等方法.近年来笔者应用<卫生宝鉴>中所载九仙散,将方中人参改为玄参,并去桔梗、阿胶、罂粟壳,加荆芥,用以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满意.

  • 葛琳仪应用清法治疗咳喘经验

    作者:沈卉;黄平

    咳喘顽疾等肺系疾患常因病因多端、病机多变而迁延难治.国医大师葛琳仪治疗咳喘以"清法"为要,立清宣、清降、清润、清补四法,临证多验.文章通过阐述葛老清法大义并结合临床相关案例以介绍其治疗咳喘经验.

  • 葛琳仪清法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作者:王东;魏佳平;姜宁;袁晓

    葛琳仪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经验丰富.葛老治疗肺系疾患时,擅用“清”法贯串始终,如清宣法、清降法、清润法、清补法等,取效良好.现结合医案将葛老用清法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整理如下.

  • 曹恩泽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作者:梁晓平

    安徽省名中医曹恩泽主任医师,悉心钻研中医肾病30余载,精于医理,每获奇效,尤其是治疗慢性肾炎,更是效如桴鼓,慕名求医者甚众.余有幸从曹师门下,亲聆诲训,受益非浅.现将曹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整理如下,供同仁们临证时参考.

  • 对《伤寒论》祛邪理论的思考

    作者:王安军;王兴华

    《伤寒论》吸取《黄帝内经》的祛邪思路及当时的医疗经验,采用汗、吐、下法使邪从上窍、下窍、汗孔而出,并用清法治无可汗可下之证,攻邪时注意顾护正气和津液,过用或误用攻邪则及时救弊.《伤寒论》使祛邪理论渐趋完善,并将其贯穿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临床合理使用祛邪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小议《伤寒论》清法

    作者:石玮

    <伤寒论>八法俱备,但其清法在临证时却常被忽视,这无疑是受"<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的看法的影响.纵观论中各篇所陈,仲景对里热病证的治疗,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既治分气血,又辨病虚实,若热邪深入与痰、水、瘀血等互结则各随其所得而治之.这不仅体现了<伤寒论>自身对温热病的辨治特点,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提供了依据.因此,笔者对<伤寒论>清法的运用规律进行了一番梳理,以期对临证有所裨益.

  • 李佃贵教授治胃7法

    作者:赵军艳

    李佃贵教授,河北知名中医专家,从医执教三十余载,治疗病人万余人次,收效卓越,尤擅脾胃、肝胆等消化系统的治疗.笔者师从李教授,受益颇多.现将其治疗胃常用之法归纳如下.

  • 《伤寒论》论治神志病八法

    作者:姜远飞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疗神志病的理法方药,蕴含了"医门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和补法;在阐述神志病的理法方药过程中,突出体现了两大治疗原则,分别为"扶正安神"和"祛邪定志".研究仲景治疗神志病的理法方药规律,既要学习并灵活运用其有效方剂、具体的用药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要领会其辨证论治理论的精髓,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中医脑病学的发展.

  • 《金匮要略》黄疸病治疗探讨

    作者:王倩;闫颖

    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中,张仲景紧紧抓住黄疸"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的特点,通过清、汗、吐、下、和、温、消、补的方法.采用栀子大黄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瓜蒂散、大黄硝石汤、小半夏汤、茵陈术附汤、硝石矾石散、虚劳小建中汤治疗黄疸,为后世临床诊治黄疸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仲景治利方证试析

    作者:卞立群;唐旭东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下利"的论述颇多,仲景在书中描述了多种下利的症状、治法和方药,示人以权变之法.其治疗下利的方法灵活,知常达变,随证施治.常见治法有汗法、清法、下法、温补法、调和法、分利法、固涩法以及百合法、针刺法、灸法等等.临证施治,常一证一方,有是证用是方.

  • 清法在肝炎肝硬变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水新华

    各种病毒性肝炎向肝硬变发展的过程中,其病机既有肝、脾、肾等脏腑的受损和功能失调,又有其所致的气滞、血瘀、水停等因素的作用,而湿热毒邪在体内的持续存在,却是导致以上病理机制的根本原因.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临床表现变得错综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纵观历代医家论治本症,有化瘀、行气、利水、补脾、益气、滋肾诸法.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认为清法在肝硬变的不同证型亦有一定临床价值,现将个人所得作一总结,以资同道.

  • 白芍在临床上的运用举略

    作者:吴亚飞

    白芍为足厥阴、足太阴经药,其性味苦酸微寒,苦能坚阴、酸则敛阴。各版中药学讲义都将白芍归于养阴或补血药中。不过,白芍的运用,并不局限于此。如能掌握药物的协同、拮抗和化合作用,了解脏腑的生克原理,遵循“治病求本”的法则,如此则八法之中,除吐消二法外,其他之法均可使用白芍。兹归纳如下。……

82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