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河南省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及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申振元;陈正利;陈益洲;郭万申

    [目的]了解2007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7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河南省总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377 755例,发病率为402.21/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7.41%.报告死亡2 217例,死亡率为2.36/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136.55%.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8种332 750例,发病率为354.29/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7.01%.报告死亡2 215例,死亡率为2.36/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137.62%.报告法定丙类传染病8种45 005例,发病率为47.92/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10.50%.报告死亡2例,死亡率低于0.01/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60.38%.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和梅毒.死亡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乙脑.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风疹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结论]在河南省法定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仍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 河南省农村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作者:王爱英;李海超;李颖琰;王轶

    [目的]评价河南省农村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干预试验的效果,为干预措施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两县的4个试点乡和4个对照乡共8个样本乡镇,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在控制了文化、性别、年龄和收入等变量的影响后,试点乡镇的疫情责任报告人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乡镇.通过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干预措施对法定传染病分类、传染病诊断、报告卡填写、报告时限和报告方式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621、1.824、1.471、1.280和1.275,对应的Wald检验X2值为30.596、38.674、44.227、18.399和15.117,所对应的P均小于0.05.[结论]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达到了课题组的预期要求,可考虑进一步推广.

  • 河南省村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

    作者:王轶;李颖琰;张文静;李海超

    [目的]找出河南省农村法定传染病漏报严重的原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法,从河南省报告水平中等县随机抽出一个平原县和一山区县作为样本县,每个样本县随机抽4个乡镇作为样本乡,对样本乡所有村级医疗机构的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是防保医生","防保工作与乡卫生院有合同协议"均是村医报告传染病的促进因素.[结论]没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非防保医缺乏报告意识以及防保医生与卫生院没有合同协议均是我省村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漏报严重的政策方面的原因.

  • 肺结核列为乙类传染病后疫情报告分析

    作者:邱林西;刘小芸;胡美华;刘小琴

    目的:分析肺结核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后江西省4年肺结核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采用Mirosoft Excel 2000对疫情数据与登记治疗管理的病例进行处理分析比较.结果:各地肺结核疫情报告病例数与结防机构登记病例数相差较远,全省肺结核疫情报告程序、报告数量均存在问题.结论:近期肺结核疫情情况应综合疾病监测及结防机构登记情况进行分析.规范肺结核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后的疫情报告及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仍是全省结防工作重点.

  • 遵义市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分析

    作者:陶宏;唐志明;吉光辉;曹家艳;谌文菊;吴明旺;张仁俊

    目的 分析、评价遵义市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现况,为维持并提高网络报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导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遵义市2007~2011年传染病监测数据,运用Excel表格对县、区(市)零报告率、重卡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质量综合评价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遵义市2007~2011年无县、区(市)零报告.2007~2011年累计重卡437张,重卡率0.19%.医疗机构不及时报告卡片数8 573例、报卡不及时率3.82%,诊断到报告平均时间1.31 d.疾控机构不及时审核卡片数611例,不及时审核率0.27%,报告到审核平均时间为0.11 d.保持无县、区(市)零报告,重卡数、报卡不及时率、审卡不及时率逐年减小,诊断到报告、报告到审核时间逐步缩短.结论 遵义市网络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率逐年缩小,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逐年提高.

  • 某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与分析

    作者:汤璐瑜;陈贵明;朱小红

    [目的]了解某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的15 503例传染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 503例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5 030例,占32.45%;呼吸道传染病4183例,占26.98%;肠道传染病4 625例,占29.83%,虫媒及自然病源性传染病90例,占0.58%,其他传染病1 575例,占10.16%.[结论]乙肝;肺结核;手足口病是主要报告病种.

  • 2007~2008年四川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刘润友;许军红;谭柯;罗湘蜀;杨长虹;张静靖;蔺鸿;康殿巨;刘毅

    [目的]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四川省传染病漏报调查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四川省各级医疗机构年均漏报率9.64%,其中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9.03%、11.64%.漏报率高的前5位病种依次为风疹(26.32%)、猩红热(23.08%)、流感(19.23%)、丙肝(18.18%)、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7.06%).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99,P≤0.001),且随级别降低其漏报率呈上升趋势(趋势X2=47.205,P<0.001),其中省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3.33%,市州级6.69%,县区级8.27%,乡镇级21.47%,个体医疗机构19.05%.两年抽查卡片平均及时率为88.47%,完整率85.32%,准确80.08%,卡片录入一致率79.98%.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8,P<0.001),省级临床医生对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其他三级;防保医生对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比临床医生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6,P<0.001).[结论]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应重视传染病报告工作和制度建设,加强医务人员依法报告传染病意识和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效率和质量.

  • 湖北省医疗机构2007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作者:陈红缨;吕桂阳;赵克提

    [目的]了解我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和漏报原因,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原则在全省抽取298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 [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传染病个案14041例,全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7.80%,无甲类传染病,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7.99%和6.48%;医疗机构不同级别和不同科室传染病漏报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市级、县级、乡镇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2.05%、6.02%、8.23%,门诊、住院部、化验室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5.92%、6.97%和21.17%.[结论]我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比较薄弱,医疗机构需加强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报告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导检查.

  • 湘潭市2006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作者:卢毅;龙叶;刘建新

    [目的]估计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实际发生情况,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方法]采用普查和随机抽查的方法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中共查出法定报告传染病16种3125例,漏报率为10.66%,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漏报率有明显差别.[结论]加强乡镇医院、民营医院、县级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 2014年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作者:陈伟;赵晓静;张杰;康锴;郭小芳;陈正利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质量现况,为制定具体报告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36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结果 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17.98%,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7.24%和1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6,P=0.900);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诊所的漏报率分别为8.70%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8.59%、80.28%和97.18%.结论 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各地应采用各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

  • 深圳市龙岗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08年传染病漏报调查

    作者:刘渠;刘凤仁;张起文;陈嘉慧;曹桂华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法定传染病漏报与管理情况,以探讨社康中心传染病管理模式.[方法]随机抽取3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8月诊治的全部法定传染病进行漏报调查.[结果]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传染病总漏报率为2.97%,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于丙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69);私营医院社康中心的传染病漏报率高于公立医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P=0.11);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传染病漏报率显著高于公立医院的传染病总漏报率(χ2=12.28,P=0.00)及门诊的传染病漏报率(χ2=6.60,P=0.01),低于私营医院的传染病总漏报率(χ2=2.49,P=0.11)及门诊的传染病漏报率(χ2=0.16,P=0.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传染病漏报与管理情况相对较好,但因其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现率而不利于社区传染病的控制.

  • 2010-2014年梧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作者:覃敏兰;王德春;李梦映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梧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为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梧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全市法定传染病的总漏报率为1.43%,县(区)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较高;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93%和2.02%,漏报率较高的病种为风疹(12.5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16%)、其他感染性腹泻(1.91%);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及时率为98.55%,乡镇级卫生院报告及时性低;完整率97.35%;准确率84.32%,一致率93.07%,市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准确率、一致率比较低.结论 应加强对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的执法力度,将传染病报告质量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的指标和医师个人执业记录中;医疗机构应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报告管理知识的考核,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 安庆市2009-2011年几种常见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季节性分布特点分析

    作者:张五七;张志平

    目的 了解安庆市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季节性分布特点,为有效地开展疾病监测,控制疫点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安庆市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趋势作时间序列分析;根据集中度标准描述疾病季节性分布特点.结果 2009年与2010年、2010年与201 1年安庆市10种常见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趋势完全一致(t=0.04和0.17,P>0.5);乙脑、麻疹分别具有很严格和很强的季节性;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淋病有明显的季节性;肺结核、乙肝、甲肝、流行性感冒,全年均有发病,集中趋势不明显.结论安庆市传染病总体发病趋势较稳定;一些疾病季节性分布规律与理论上不一致,出现提前或滞后现象.

  • 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正海;曾小东

    为了解影响我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原因,提高我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完整、准确,2000年和2001年,本文对全院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对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剖析,针对问题,采取对策,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捕获-再捕获法估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水平

    作者:董传刚;刘国章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中基础的工作,而居民传染病漏报率是考核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居民传染病实际发病情况仅凭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资料进行统计,很易因漏诊、漏报等而致上报的疫情不准.本文在1999年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算我县法定传染病水平, 消除漏诊、漏报而造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望谟县卫Ⅶ项目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报告

    作者:黄廷松

    为卫Ⅶ项目的评估及了解望谟县目前传染病的发生动态,掌握居民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我们于1999年4月~5月,按卫Ⅶ项目统一的调查方法,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法定传染病回顾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2010-2014年临安市14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作者:章丽敏;叶亚君;童卫胜

    目的 了解临安14岁以下儿童少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Excel2007和Epi Info软件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临安市儿童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临安市0~14岁儿童报告法定传染病共计4 222例,发病率为1 196.23/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1例,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94.97%.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以散居儿童和低年龄组儿童为主,随年龄增加发病数逐渐减少.发病集中在10-12月,占发病总数的48.22%.结论 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是临安市控制传染病流行,保护儿童少年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应根据流行特点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 苍南县2008-2012年14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作者:项方吕;洪仙月;章芳芳

    目的 了解苍南县14岁以下儿童少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特征,为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Excel2010和EpiIno软件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苍南县儿童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苍南县0~14岁常住儿童报告法定传染病共计21 764例,发病率为1 733.81/10万,死亡4例,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95.74%.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以散居儿童和低年龄组儿童占多数,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降低.结论 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是苍南县控制传染病流行,保护儿童少年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应根据不同季节流行特点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 某院10年间法定传染病的分布

    作者:丁烯;朱雪峰;唐雯;陈思;管芝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院法定传染病的分布情况,为本院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995~2004年我院法定传染病报卡登记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10年来我院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总数为2649例;其中儿童病例共1093例;占41.3%.病例数总体分布前5位依次为急性细菌性痢疾(1 338例)、肺结核(493例)、流行性腮腺炎(230例)、风疹(183例)、肝炎(170例).结论:儿童仍然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点防治人群,该院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控制传染病.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分布
  • 内江市执业医生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的调查

    作者:王渝;袁奇;廖广德

    目的:了解内江市执业医生掌握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的情况.方法:对收回的执业机构中100名执业医生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报告病种、类型的回答正确率为57%,对报告时限的回答正确率为36%,对义务报告人的回答正确率为29%,对报告疫情机关的回答正确率为89%;服务于不同的医疗机构、不同的学历、不同技术职称的执业医生间,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的掌握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服务年限的执业医生间无差异.结论: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不断开展对执业医生专门培训,进一步强化依法管理和监督.

1207 条记录 53/61 页 « 12...50515253545556...606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