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4年南昌市居民主要死因和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杨树;袁晨颖;范义兵

    目的 了解南昌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为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4年南昌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驻居民的所有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使用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南昌市居民的粗死亡率为3.16%(标化率3.54%),死因以慢性病为主,死亡专率2.64%,占全死亡人数的83.42%.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病、伤害以及内分泌营养,占全死因的88.58%.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4.28岁(男性73.05岁,女性75.83岁),造成寿命损失的疾病顺位前4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南昌市居民的死亡率较低,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病与伤害是影响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继续加强该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以降低主要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

  • 大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对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

    作者:彭香红

    目的 分析某化工区居民恶性肿瘤对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法,对2000~2010年化工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人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0年该化工区居民恶性肿瘤为居民首位死因,占全死因的34.88%,对居民期望寿命影响前5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和肠癌,以消化道肿瘤为主.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对期望寿命的影响逐渐增大.男性恶性肿瘤对期望寿命的影响较女性高.结论 恶性肿瘤是影响大厂地区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病因.预防控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对提高居民期望寿命及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期望寿命
  • 2010-2016年武汉市硚口区居民死因分析与寿命损失研究

    作者:杨昌润;聂绍发

    目的 了解武汉市硚口区居民死因构成及寿命损失的疾病影响因素,确定主要健康问题,评价社会卫生服务状况,为制订疾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16年武汉市硚口区全死因数据,分析死因构成、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的主要因素.结果 2010-2016年7年间,男女合计粗死亡率波动在713.73/10万至884.45/10万范围内,总体随着年份变化,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别死亡率整体呈“J”形变化;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是斫口区居民死亡的前5位主要死因,占合计全部死亡构成的85.03%;减寿率前4位由大至小依次为肿瘤(13.85‰),损伤和中毒(5.30‰),脑血管病(5.01‰)以及心脏病(4.48‰);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前3位依次是围生期疾病(70.00人年),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53.53人年),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29.00人年).结论 目前斫口区居民健康主要面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的危害.有关部门应针对上述特点,整合卫生行政资源,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构建科学、高效、合理的社会养老敬老体系,提高居民健康质量.

  • 2015-2016年成宁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作者:廖晓兰

    目的 对2015-2016年咸宁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采用Excel 2007、DeathReg 2005软件和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去死因期望寿命等相关指标.结果 2015-2016年咸宁市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8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7.54/10万,男性粗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x2=860.51,P<0.05).死亡率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恶性肿瘤总死亡数的72.49%.恶性肿瘤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60岁后明显增加,60 ~6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各不相同,0~19岁年龄组恶性肿瘤主要死亡原因为白血病,占该年龄段恶性肿瘤死亡的64.29%;肝癌是20 ~39岁年龄组和40~59随年龄组的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分别占各自年龄段恶性肿瘤死亡的29.39%和24.34%;肺癌是60岁及以上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恶性肿瘤是危害咸宁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为高发人群.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是今后防控的重点.

  • 四川省死因监测地区人群健康水平分析

    作者:曾晶;邓颖;季奎;陈晓芳;胥馨尹;易光辉

    目的 了解2005-2014年四川省及不同经济地区期望寿命、主要疾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疾病负担,以评价疾病对社会及人群所致危害程度的大小,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损失年作为反映疾病负担的量化指标分析四川省2005-2014年人群健康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四川省期望寿命由2005年的73.69岁增长到2014年的76.42岁,10年增长了2.73岁;2014年的标化死亡率较2005、2010年低,慢性病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一类地区标化死亡率低,二类次之,三类高;10年间死因顺位发生了变化,慢阻肺死亡率逐年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逐年递增.结论 慢性病是四川省居民的主要死因,期望寿命随时间增长而递增,与经济发展成正相关,慢阻肺死亡率逐年降低,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肿瘤死亡率逐年递增,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是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道路交通伤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 2010-2014年彭州市户籍人口死因监测及减寿情况分析

    作者:王建;罗国金;陈小芳;孙强;刘佳秋;钟训富

    目的 了解彭州市居民死亡特征,为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Excel2007及SPSS19.0统计软件对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彭州市户籍人口平均粗死亡率为697.52/10万,其中男性809.13/10万,女性584.40/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其粗死亡率分别为190.67/10万、147.63/10万、126.84/10万、83.08/10万和57.51/10万.总体期望寿命为76.81岁,其中男性74.33岁,女性79.52岁.对居民期望寿命影响大的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造成青壮年“早死”的主要原因.结论 慢性病及伤害是影响彭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应是今后疾病预防控制的主要方向.

  • 201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李红英;周远华;张晓斌;刘春;魏念伊;陈琴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内江市中区男女的主要死因及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监测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年内江市市中区人均期望寿命为71.24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67.76岁,女性75.46岁,均低于四川省死因监测数据.死因排在前5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及中毒;从死亡单病种看,居于前5位的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肺癌、损伤与中毒、高血压性心脏病、肝癌.结论 内江市中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男性与女性首位死因各不相同,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 重庆市武隆县居民主要死因与潜在减寿分析

    作者:万泉;刘浩然

    目的 了解重庆市武隆县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及各类死因对该县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4年死因网络直报中的所有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利用DeathReg2005、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武隆县居民粗死亡率为763.71/10万,标化率为794.04/10万;平均期望寿命为75.88岁;死因顺位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238.16/10万)、循环系统疾病(234.61/10万)、肿瘤(142.73/10万)、损伤和中毒(69.45/10万)及消化系统疾病(26.52/10万),这5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4.69%.前3位减寿率分别为:损伤与中毒减寿率(5 434人年)、肿瘤(4 437人年)、循环系统(3 562.5人年).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伤害是影响武隆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 2013年成都市青羊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韩天旭;蔡鹏;胥江;黄世蓉

    目的 分析成都市青羊区居民2013年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所有死亡报告采用ICD-10编码进行分类,并利用“死因监测数据清理与分析工具”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成都市青羊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8.27岁,男性期望寿命76.23岁,女性期望寿命80.42岁.粗死亡率为669.52/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797.37/10万,标化死亡率435.50/10万;女性粗死亡率545.26/10万,标化死亡率342.23/10万.死因顺位前6位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伤害.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青羊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 2012年重庆市北碚区死因监测分析

    作者:周光华;袁海艳;辛攀

    目的 及时发现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DeathReg2005死因分析软件对北碚区2012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该区粗死亡率663.91/10万,标化死亡率387.21/10万,分系统前5位死因分别是肿瘤(241.78/10万)、循环系统疾病(171.23/10万)、呼吸系统疾病(114.35/10万)、损伤和中毒(51.00/10万)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18.81/10万);单病伤死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96.71/10万)、肺癌(77.90/10万)、脑血管病(76.72/10万)、其他冠心病(54.82/10万)和肝癌(43.36/10万).结论 以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病已成为影响该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加大对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的发现、干预和治疗力度.

  • 2012年四川省居民主要死因去死因期望寿命和减寿分析

    作者:邓颖;胥馨尹;季奎;何君

    目的 分析各类死因对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就提高期望寿命、促进居民健康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eathReg2005软件收集、整理2012年四川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l软件、SPSS软件编制蒋氏简略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等.结果 2012年四川省居民粗死亡率621.78/10万,标化死亡率621.49/10万,平均期望寿命校正值75.22岁;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期望寿命损失年居前5位,去掉该死因,分别可增加4.51年、3.42年、3.34年、1.13年、0.39年.去单病种死因期望寿命分析,增值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潜在寿命分析,减寿率顺位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导致每千人寿命缩短的人年数分别为18.67人年、12.21人年、10.35人年、5.44人年、2.55人年.不同性别和城市与农村间各类分析顺位略有差异.结论 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需要加强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意外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成都市近20年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变化

    作者:廖江;鹿茸;何燕;冯曦兮

    目的 分析成都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的变化,探讨不同年龄和死因对期望寿命变化产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1990 -2010年成都市死因监测户籍人群的死亡数据,和公安局公布的同期同范围人口数,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户籍人口期望寿命,采用期望寿命的年龄分解法、期望寿命的死因分解法计算年龄别死亡率和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结果 成都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在提高,男女性别差异扩大;低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高年龄组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影响增大;对期望寿命变化影响较大的疾病主要是如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结论 降低高年龄组死亡率,加强对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控制,降低其死亡率,有助于提高期望寿命.

  • 2010年成都市户籍人口主要死因

    作者:廖江;冯曦兮;何燕;姚思君

    目的 分析居民死因顺位、减寿顺位居前列的死亡原因在城乡、性别的分布差异.方法 利用2010年成都市死因监测资料,和成都市公安局公布的同期户籍人口数,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采用直接标化法计算城乡、性别标化死亡率后,比较其差异.结果 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减寿前5位、去死因期望寿命增加多前5位疾病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以肺癌、肝癌、胃癌为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肺癌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肝癌、胃癌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死亡率都是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心脏病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在顺位和构成上农村和城市、男性和女性有差异.结论 成都市居民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和中毒,不同地区和性别人群应对不同的重点疾病采取的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期望寿命.

  • 1989-2011年四川省居民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马煦;陈晓芳;季奎;吴先萍

    目的 了解四川省居民1989-2011年间死亡率水平、变化趋势及根本死因.方法 利用四川省1989-2011年死亡监测资料,采用死亡率、期望寿命、YPLL等指标,对四川省死亡变化趋势及根本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粗死亡率由1989年的656.96/10万下降到2011年的624.58/10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期望寿命由68.85岁增加到75.64岁.全死因YPLL从1989年的1 111 467人年逐步下降到2011年的715 967人年.全死因YPLL率从1989年的111.90%下降到2011年的58.94%.前3位死因顺位由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转变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前3位根本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由74.09%升高到82.53%.结论 四川省居民死亡率逐步降低,期望寿命有所升高,循环系统疾病为四川省居民的第1位死因,慢性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 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刘玲玲;季奎;高亚礼;陈晓芳;何君;王卓

    目的 了解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生命统计指标水平,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 死因监测点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6.02岁,男性平均期望寿命73.42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9.16岁.粗死亡率为569.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2.2/10万,男性死亡率为672.2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63.11/10万,城市死亡率是519.14/10万,农村死亡率是610.94/10万.死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从死亡的单病种看,居于前5位的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肺癌和肝癌.结论 当前危害四川省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城乡之间、男女之间的首位死因各不相同,应根据不同性别和地域人群的特点,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

  • 2000-2005年四川省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季奎;高亚礼;邓颖;何君;张宁梅;李宁秀

    目的 了解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和死因谱的变化趋势,找出居民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方法 用卫生部专用死亡统计软件对2000-2005年全人群死亡监测资料相关信息,包括各种死亡相关健康评价指标及就诊就医信息进行分析,其中根本死因分类以国际疾病分类作为分类标准.结果 人群期望寿命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期望寿命由74.93岁上升到77.57岁,上升了2.64岁;农村居民由71.29岁上升到76.17岁,上升了4.88岁.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1.20‰下降到6.93‰.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率由9.39/10万下降到了5.43/10万.人群根本死亡原因以慢性病和伤害为主.城市肿瘤已由第3位死亡原因上升为第1位死亡原因;农村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呈上升趋势且死亡率较高.2005年死亡人群中未就诊比例由2000年的6.22%上升到了12.42%.结论 近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死因谱发生变化,慢病和伤害控制,农村卫生和就医看病难等是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

  • 200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死亡水平

    作者:吴涛;张菊英;敖睿

    目的分析2000年我国18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的死亡水平,并与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反映我国目前少数民族的卫生现状.方法利用EXCEL软件计算死亡指标,SAS软件编制寿命表.结果与1990年相比,18个少数民族的期望寿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2个少数民族的婴儿死亡率出现下降,同时各民族间的死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结论提高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可及性,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善少数民族人口的健康状况,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全社会人口的健康水平.

  • 2002年度四川农村居民死亡信息分析

    作者:季奎;宋扬;邓颖;何君;张宁梅;唐雪峰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而四川是个农业大省,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情况也应当发生变化.现在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到底如何?医疗卫生服务到底如何?本文就四川农村居民死亡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农村居民健康状况.

  • 海安县1986-1999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冯刘栋;张泽

    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根据海安县1986年以来的死因登记资料,编制出分年度、分性别的居民寿命表,进行分析并与其它地区作比较,揭示了海安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变化趋势.

  • 成都市青白江区2006年居民死因检测分析

    作者:陈立煌;王琼;张黎丽;刘李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白江区居民2006年的死亡率和主要死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各死因监测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居民主要死因为肿瘤、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而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是造成"早死"的主要死因;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分居恶性肿瘤死亡的前3位,运输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是损伤和中毒的前3位死亡原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危害我区青壮年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同时政府应尽快把伤害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关键词: 死因分析 期望寿命
412 条记录 18/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