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何护理动静脉内瘘患者

    作者:韩晶

    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并保持有效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200-300ml/min,并便于穿刺,保护内瘘通畅,正确使用,是提高患者生命"质"(质量、品质等)、"量"(期望寿命、生存率、生存时间等)的关键.

  • 期望寿命及健康寿命应用分析

    作者:应焱燕;谢亚莉

    目的对居民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宁波市城乡2000年居民病伤死因年报表和2001年宁波市城市居民慢性病调查数据,分析全死因、去死因期望寿命及健康寿命.结果全死因、去死因期望寿命分布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宁波市35岁以上城市居民不健康寿命平均为9.21岁,占期望寿命的比例各年龄组从43.43%到69.88%不等,随年龄增长比例逐渐下降.各年龄组健康寿命女性均高于男性,平均高3.08岁.结论健康寿命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有用指标.

  • 2012年津市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孟成;郭文进;向学艺

    目的 了解津市市居民死亡水平现状和死因分布特点,为政府制定人口和卫生政策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津市市2012年居民死亡原因资料,按ICD-10死因分类法整理统计. 结果 2012年津市市居民死亡率为568.39/10万,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外部原因、消化系统疾病为津市市居民的前五位死因.滓市市居民2012年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9.21岁. 结论 慢性病和肿瘤已成为危害津市市居民长寿的主要疾病,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 湘潭市2011年城乡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萧福元;郭辉;谢玲环;廖志强

    目的 分析湘潭市居民2011年死亡原因. 方法 利用2011年湘潭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资料,用死亡率、死因顺位、居民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评价该市居民健康状况. 结果 2011年湘潭市居民死亡率为5.88‰,城区为5.67‰,乡村为5.98‰,男性为6.85‰,女性为4.88‰;前5位死因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和损伤与中毒,传染病位居第9位,且死亡率仅为0.4‰.居民期望寿命为78.07岁,城区为77.12岁,乡村为78.38岁,男性为75.8岁,女性为80.59岁.去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病后,居民寿命有0.05~ 8.93岁的增长,减寿年数为16401.36~21 800.50年. 结论 传染病危害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 2000-2004年克拉玛依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作者:彭元章;许德民;杨继惠;陈志萍;黄江河;刘岩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对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 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以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死因顺位、平均死亡年龄及去除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为统计指标.结果 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05.13/10万,居于各种死因首位,肿瘤前三位是肺癌、肝癌和胃癌,男性多于女性,死亡年龄60岁以上居多,去除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2~3岁.结论 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其中肺癌是影响突出的恶性肿瘤,提示该地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 2013年台山市死因监测分析

    作者:刘淑卿;胡广平;黄锦池;林少波;潘红翚

    目的 评价台山市居民死亡谱的特点,为制订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台山市死因监测点收集的2013年死亡监测资料和户籍人口信息,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报告信息系统,对台山市2013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年台山市居民粗死亡率为779.4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0.61/10万,男性粗死亡率(868.77/10万)高于女性(686.56/10万,P<0.01).婴儿粗死亡率为539.27/10万,0岁组期望寿命为78.62岁.各大类死因构成:慢性病91.71%,伤害3.54%,感染性、围产期及营养缺乏性疾病3.19%,不明原因疾病1.55%.死因顺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脑血管病(235.88/10万)、心脏病(233.24/10万)、恶性肿瘤(141.35/10万)、呼吸系统疾病(65.49/10万)和伤害(27.62/10万).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台山市居民寿命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死亡率.

  • 基于监测信息采用增分率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不同地区的期望寿命

    作者:胡跃华;解斌;周脉耕;冯国双;于石成;庄宁;赵琨

    目的 利用现有的监测信息资源,对基于已发表的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数据如何实现对不同地区期望寿命评价进行方法介绍. 方法 采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990年和2000年各省的期望寿命数据,运用增分率法和综合指数法两种方法比较31个省期望寿命,举例介绍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结果 增分率法和综合指数法两种方法得出的排名结果比较接近.前五名均是上海、吉林、黑龙江、重庆、北京.增分率法排名倒数五名为:甘肃、广东、贵州、云南、河南;综合指数法排名倒数五名为:甘肃、贵州、云南、河南、广东. 结论 两种方法的演示,后都实现了对31个省期望寿命的比较.并且两种计算方法结果比较接近.从指标计算简单与否来看,建议采用增分率法;从通用性来讲,可以使用综合指数法.本文对利用监测信息资料实现比较不同地区期望寿命计算提供了指导性的计算方法.

  • 1973~2000年常熟市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翟凤岐;徐敏皋;钱向前

    运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率、标化减寿率、死亡专率、期望寿命等技术指标,对常熟市1973~2000年常住居民病伤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常熟市居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死亡人口男女性比值为1.12,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均期望寿命逐年上升,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高;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脑血管、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其中损伤和中毒对居民的寿命损失影响大,五种死因中慢性病占全死因的4/5,故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 低热量饮食治疗肥胖症儿童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已成为当今社会影响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其本身的并发症已是限制人类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显然,防治儿童肥胖对改善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对陪护开展健康教育的做法和思考

    作者:贾巧;叶红莲;莫鲜艳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人口的期望寿命不断增长,大于60岁的老年人口在全国第四次普查中老龄系数为8.59%,据人口专家预测到2000年老龄系数将达到9.92%,约在2002年达到10%,成为老龄化社会.

  • 2015年重庆市綦江区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李洪;谢宜羚;李晓旭;罗春亮;周梦雪

    目的 分析綦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率、主要死因及人均期望寿命,为制定和调整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綦江区2015年网络直报的全死因资料,用死亡率、构成比及死因顺位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綦江区居民总粗死亡率为760.50/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0.48/10万,男性居民的粗死亡率高于女性.2015年綦江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7.30岁,其中男性为74.52岁,女性为80.52岁,女性人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分别位于死因前5位,占总死亡数的93.44%.3大类死因构成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居首位,占死亡总数的90.44%,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 慢性病仍将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防控重点,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高危人群干预等措施以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2012-2014年肇庆市居民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分析

    作者:冼国佳;梁大艳;陆素颖;林绍良;钟伟强;彭妙瑚;李翠媚

    目的 分析肇庆市居民死亡水平、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特征,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漏报调查获得各年龄组的死亡漏报率,以此计算各年龄组校正死亡率,使用WHO推荐的蒋庆琅法编制简略寿命表,并对肇庆市居民主要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肇庆市居民死因监测漏报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死亡个案共1 583例,漏报189例,平均死亡漏报率为11.94%.经死亡漏报结果推算,2012-2014年肇庆市居民平均粗死亡率为591.98/10万,平均校正死亡率为672.24/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78.37岁;男性平均校正死亡率为756.37/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75.40岁,女性平均校正死亡率为584.40/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81.59岁;城市平均校正死亡率为563.90/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80.00岁,农村地区平均校正死亡率为771.86/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77.13岁;各年龄组平均校正死亡率呈“√”形趋势;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伤害).结论 肇庆市存在死因漏报情况,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及伤害导致的死亡是影响肇庆市居民期望寿命的重要原因,提示肇庆市应考虑将慢性病及伤害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 2014年普洱市思茅区居民死亡原因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段义军;欧阳文婷;金丽

    目的 分析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和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我国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分类标准(卫统29-2报表)对云南省思茅区2014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死因分类,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年思茅区报告死亡总数1 911例,粗死亡率为640.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3.76/10万,男性(689.94/10万)高于女性(491.83/10万);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73.89%(1 412/1 911);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2.99岁,去除前5位死因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可提高20.93岁.去心脏病、去恶性肿瘤、去脑血管病、去呼吸系统疾病、去损伤和中毒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分别提高2.67、2.38、1.89、1.16和1.37岁.主要死因减寿顺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减寿率分别为17.32‰、16.00‰、9.76‰、7.49‰和3.80‰,男性减寿顺位与全人群一致,女性首位减寿死因是恶性肿瘤.结论 思茅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应根据思茅区居民死因特点制定有效防控干预措施.

  • 健康期望寿命的综合评价

    作者:王心旺;刘淑霞;方积乾

    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全球39个国家2000年度"健康期望寿命"与"人文发展指数"及其关联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推荐反映人文发展水平的另一个指标.方法: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全球39个国家2000年度"人文发展指数"及期望寿命、教育指数和GDP指数3个关联指标和与上述39个国家相匹配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0年度"健康期望寿命"作为基础数据,利用SPSS10.0和SAS8.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上述各指标间的相关强度进行分析;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探讨健康期望寿命与构成人文发展指数的3项指标(期望寿命、教育指数和GDP指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变异度分析探讨健康期望寿命与期望寿命在区分人文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健康期望寿命指数与人文发展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25和GDP指数与人文发展指数的相关系数0.822相当;标准化健康期望寿命和标准化期望寿命指数、标准化教育指数以及标准化GDP指数的多重回归方程为:决定系数为0.732,表明健康期望寿命可涵盖健康、教育、经济3方面信息;健康期望寿命的变异系数0.0533比期望寿命的变异系数0.0374高出42.5%,表明健康期望寿命在区分人文发展水平方面,比期望寿命携带更多的信息.结论:将健康期望寿命作为评价地区人文发展水平的新指标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 2002-2010年中国乳腺癌的寿命及潜在经验价值损失

    作者:张晓佳;石晓君;林昆

    目的:用相关指标研究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其死亡造成的社会负担.方法:以中国乳腺癌年龄别死亡率资料为基础,计算去死因经验价值损失年数(EDEVYPLL)、潜在生命损失年数和期望寿命损失,分析其时间趋势、年龄分布和城乡差异.结果:2002-2010年,城市和农村地区指标变化趋势不同;2010年乳腺癌引起的寿命损失城市地区比农村多0.03岁,EDEVYPLL率多0.17/万.结论:9年来乳腺癌在我国引起的社会损失呈上升趋势,城市女性人群是预防乳腺癌,减少寿命损失和社会价值损失的重点人群.

  • 健康转型及其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

    作者:胡国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卫生工作的推进,我市居民期望寿命、卫生需求、主要卫生问题以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传染病的威胁,人们的卫生需求不仅是治疗疾病,同时包括预防和各种保健的需要.卫生管理专家把这种变化称为健康转型.居民的健康转型要求卫生服务的内涵和数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了契机,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香港特别行政区医院体制改革

    作者:胡善联;龚向光

    香港特别行政区2000年共有人口679.6万,65岁以上老人占11%,人口增长率为1.5%,期望寿命男性77.2岁,女性82.4岁,婴儿死亡熟为2.9‰.香港目前的医疗改革正在从重整医疗服务体制和融资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以满足香港市民未来的需要和期望.

  • 2014年思茅区居民死因监测分析及期望寿命

    作者:段义军;欧阳文婷;金丽

    目的:了解思茅区居民死亡水平及期望寿命,发现主要卫生问题,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对思茅区2014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年思茅区居民总死亡人数1911例,死亡率为640.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3.76/10万,期望寿命为72.99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550.14/10万,占死亡总数的85.84%;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为30.47/10万,占死亡总数的4.75%;伤害死亡率为55.58/10万,占死亡总数的8.67%。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思茅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把慢性病防治工作放在疾病控制的重要位置。

  • 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作者:胡向前;何幼珍

    目的 探讨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及分布特征. 方法 对2005年余姚市死亡登记系统资料进行伤害死亡分析. 结果 伤害粗死亡率为71.57/10万,位于死因顺位的第4位.伤害粗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机动车交通事故是男性第1位伤害死因,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女性第1位伤害死因,死亡率分别为35.91/10万和15.33/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是伤害死亡的高发人群.伤害造成的寿命损失率男、女分别为19.30‰和7.32‰. 结论 伤害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机动车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以及意外跌落是主要的伤害死因,对人群寿命造成极大的损失,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人群伤害死亡.

  • 艾滋病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廖苏苏

    1 概述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的一种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这种病被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drome,AIDS),“艾滋”就是AIDS的音译.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从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分离出一种新型逆转录病毒[1],这个病毒被认为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1986年它被正式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现在,艾滋病已不仅是全球的重大卫生问题,同时它已经严重妨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高流行地区如非洲,人群的期望寿命大大降低,儿童死亡率增加,妇女生育率下降,青壮年感染死亡使社会劳动人口丧失.截止1999年底,因父母死于艾滋病遗留下大约1320万孤儿[2].

412 条记录 16/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