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2年南昌市西湖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李燕;周小军;李琦;毛文飞;赵雪;廖新利

    目的:了解南昌市西湖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为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南昌市西湖区死因监测数据中常驻居民的所有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使用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南昌市西湖区居民的死亡率为5.88‰(标化率4.58‰),死因以慢性病为主,死亡率5.34‰,占全死亡人数的90.81%.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占全死因的91.71%.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9.27岁(男性77.77岁,女性81.02岁),造成寿命损失的疾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结论:西湖区居民的死亡率较低,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病与伤害是影响该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继续加强该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知识宣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开展“三早”工作,防治结合,以降低主要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

  •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

    作者:吴燕;徐勇

    目的:研究苏州市社会经济地位(SES)对不同性别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ALE)占期望寿命(LE)比重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州市8个社区共4458名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量.选取SES三个常用指标收入、教育、职业按两分法分组,探讨不同性别老年人ALE/LE的差异.结果:女性LE高于男性,但ALE随龄递减率快于男性,ALE/LE普遍低于男性;SES高的人群其ALE/LE占优势,但不同SES指标对不同性别人口ALE占余寿比重的影响不同;SES水平不同的人群其ALE/LE的差值随年龄发生变化且呈现性别差异.结论:应加强对SES低水平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关注,尤其是高龄女性健康,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考虑性别差异.

  • 1991~2005年济南市历下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减寿评估

    作者:李静;于梅;王束玫;孙芳;冯月秋;张广莉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下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方法:应用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PYLL)、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PYLL)、潜在家庭损失年数(FPYLL)综合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减寿因素.结果:1991~2005年历下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491.7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15年年均期望寿命为76.57岁,其中男性75.42岁,女性77.97岁,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应用PYLL、WPYLL、VPYLL和FPYLL进行死亡损失分析的结果表明,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以及损伤和中毒的危害为突出,三者所造成的死亡损失之和占全死因的70%以上,尤其是肿瘤及损伤和中毒分别是影响劳动力人口和社会价值的主要死因.结论:应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作为防治重点,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2011~2015年死因及减寿分析

    作者:曾艺旋;周小军;周孔香;杨姣;周慧

    目的 了解南昌市新建区居民死亡水平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卫生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1~ 2015年南昌市新建区人口和死亡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编程,分析该区居民的死亡率、死因谱、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等居民健康信息.结果 2011~2015年,南昌市新建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38.38/105,标化死亡率为563.00/105,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x2=788.91,P<0.01);死因前5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男、女性死因顺位一致.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结果发现30岁之后居民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上升,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的主要死因类型不同.该区居民期望寿命为78.38岁,全死因PYLL为129 087.5人年、PYLLR为39.84‰、APYLL为17.44人年,SPYLL为134 057.00人年,SPYLLR为38.61‰.其中,伤害造成的PYLL为46 191.5人年,PYLLR为14.26‰,APYLL为33.14人年,均为高;肿瘤造成的SPYLL为48 414.95人年、SPYLLR为13.94‰均为高.结论 南昌新建区居民死亡率高于南昌市城区居民,但低于江西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减寿分析显示伤害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该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因此针对性开展三级预防对降低居民死亡、提高期望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四川省自贡市1985~2009年居民全死因分析

    作者:李丽娜;李群;汪洋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自贡市居民1985 - 2009年死亡原因,为政府卫生决策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1985~2009年自贡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对全死因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疾病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自贡市全死因年死亡率波动在696o左右,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8 059-769,P=0.000).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等外部原因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自贡市居民死亡的六大主要影响因素.全市不同地区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643.926,P=0.000),经标化富顺县高.性别、年龄组死亡率呈"U",型变化,≥115岁组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岁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加剧.婴儿死亡率持续稳定下降并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降低.全市平均期望寿命为74.72岁.呈上升趋势.结论 慢性疾病是自贡市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应持之以恒地做好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努力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自贡市社会逐步步入老龄化,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 2015年四川省阆中市居民主要死因特征分析

    作者:杨千三;刘乔虹;吴鹏;黄顺和;邹雪平;张军;曾海

    目的 分析四川省阆中市居民主要死因及特征,为制定阆中市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死因监测系统及全人群死因漏报调查,收集阆中市2015年全人群死亡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死因分类,计算居民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构成比、减寿率等.结果 2015年阆中市居民总死亡率670.78/10万,标化死亡率508.92/10万;男性死亡率768.79/10万,女性死亡率568.0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人群前五位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减寿率居前5位的死因是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不同年龄组死因构成不同.结论 阆中市居民主要死因是慢性病,死亡年龄集中在60岁之后,应根据不同疾病谱及年龄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2011年成都市武侯区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张静;唐娴;李志新

    目的 分析成都市武侯区居民2011年的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1年成都市武侯区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死亡水平.结果 2011年武侯区居民平均寿命为73.73岁,男性平均寿命71.06岁,女性平均寿命76.77岁.粗死亡率599.87/10万,标化死亡率643.48/10万.男性死亡率726.11/10万,标化死亡率739.35/10万,女性死亡率476.48/10万,标化死亡率542.13/10万.死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结论当前危害武侯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预防慢性病.

  • 2011年双流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作者:胡容;刘德忠;黄先志;罗丹;唐爽

    目的 分析双流县居民死亡率、死因分布特点及主要单病伤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1年双流县死因监测资料和双流县公安局公布的同期户籍人口数,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居民死亡原因、死亡水平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1年双流县平均期望寿命为77.58岁,男性为74.94岁,女性为80.75岁.粗死亡率为5.86‰,标化死亡率为4.43‰.家中死亡占77.24%,死亡人数以冬春季为多.分系统前4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单病伤死因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死亡平均年龄73岁,15 ~39岁组死亡率低,65岁以上组死亡率高.单病伤首位死因0~14岁组为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15 ~ 39岁组为交通事故,40~64岁组为脑血管病,65岁以上组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去单病伤死因增加期望寿命多的前4位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结论 2011年双流县居民的主要单病伤死因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应对不同的主要疾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 吸烟危害防护研究进展

    作者:黄星培;王晓梅;王仁仪

    1 吸烟危害概况WHO将吸烟称为20世纪人类的瘟疫.人类35%的癌症和85%的肺癌与吸烟有关[1],除癌症外吸烟还导致多种严重疾病[1].据统计,每年约有35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至2025年将增至每年1 000万,其中70%的死亡在发展中国家[2].吸烟者50%的死亡发生在中年,平均使吸烟者的期望寿命减少22年[2].

  • 2013年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居民主要死因分析

    作者:李红春;杜承彬;滕昭富

    目的 了解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为政府制定有效防控对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安区2013年居民死亡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归类,用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和期望寿命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广安区户籍人口粗死亡率654.36/10万,标化后死亡率579.42/10万,慢性病死因构成比为84.09%,成为广安区居民主要死因.2013年人均期望寿命经标化后为76.72岁,其中男性74.03岁,女性79.87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广安区居民生命威胁的首因,恶性肿瘤则是慢病中的头号杀手.

  • 1996年~2000年某县疾病监测点居民肿瘤死亡分析

    作者:龚茂林

    目的:为了解居民肿瘤死亡的原因、频率、顺位以及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探寻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6年~2000年某县疾病监测点基本卫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年~2000年某县疾病监测点居民年均肿瘤死亡率为143.75/10万,居第3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23.98%.男性居民年均肿瘤死亡率为173.00/10万,居第1位死因;女性居民年均死亡率为111.34/10万,居第3位死因,男性居民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无论男女,肿瘤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加.居肿瘤死因前5位的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肠癌,共占肿瘤死亡的87.40%.消化器官肿瘤4种,占肿瘤死亡的79.40%.去肿瘤死亡后,男、女性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99岁、2.68岁.结论:肿瘤死亡已成为居民的第3大死因,各地应建立健全肿瘤防治机构,宣传肿瘤防治知识,对重点人群定期普查等综合防治措施.

  • 个旧市居民死因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普毅;张跃辉;雷金

    [目的]通过对居民人口构成分析和死因回顾性调查,评价居民死因状况,探讨引起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和因素,为政府制定疾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个旧市2004-2005年居民人口构成、居民期望寿命、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综合评价居民死因状况.[结果]个旧市居民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显著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前十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心脏病、传染病、消化系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精神疾病.男性前十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8.33%,女性前十住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8.19%.2005年个旧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4.38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1.33岁,女性期望寿命为77.64岁,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疾病.[结论]个旧市已步入老年型社会,期望寿命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居民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 元江县2013年居民死因及减寿情况分析

    作者:杨继清;杨忠强;杨太专;王志刚;阚鸿雁;张晓和;白猛

    [目的]了解元江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由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情况,为科学的制定卫生政策及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元江县2013年上报的户籍死亡个案使用Excel 2003、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元江县2013年死亡个案1287例,死亡率625.17/10万,标化死亡率599.80/10万;三大类死因构成依次为慢性病、伤害、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前5位死因构成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伤害、消化系统疾病;PYLL前五位依次为伤害、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全人群平均期望寿命为75.72岁;去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的影响,元江县居民期望寿命将分别增加4.38、3.26、3.17、1.74和1.49岁.[结论]元江县2013年全人群死亡率为625.17/10万,平均期望寿命为75.72岁;构成居民死亡及减寿的主要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伤害是造成我县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减少伤害死亡是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 昆明市官渡区2008年~2010年常住人口死因分析

    作者:莫翠珍;田静

    [目的] 调查官渡区全部常住人口2008年~2010年死亡人口的死亡原因,对疾病死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确定疾病的防治重点,积极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方法]对全区常住人口2008年~2010年3年内的9158人死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总死亡率为6.68‰,男性死亡率为7.95‰,女性死亡率为5.37‰,性比值为1.54;婴儿死亡率19.18‰,其中新生儿死亡率13.28‰;30岁以后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50岁以后死亡增长幅度较大,60岁以上死亡者占死亡总数的77.03﹪.城区4个街道和坝区5个街道死亡率均为6.6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月份在冬春季形成一个明显高峰,与该期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死亡频率增加有关.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意外死亡居前五位死因.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死因顺位前移,占全部死亡人口的85.67﹪,内分泌系统疾病死亡有上升,但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死因后移到第十位.全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6.82 岁,男性为73.31岁,女性为81.17岁,高于全国平均期望寿命水平,显示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明确政府职责,动员全社会参与,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四川点男性居民情况分析

    作者:张宁梅;高亚礼;何君;王卓;季奎;邓颖

    [目的]了解男性人群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问卷调查表收集结果,调查死亡原因用ICD-10分类,用SPSS 13.0分析数据,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男性居民两年平均期望寿命.[结果]男性居民两年平均死亡率为6.83‰,居前五位的疾病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肝癌、胃癌、肺癌,两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6.46岁.[结论]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力度,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降低影响男性健康长寿的主要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健康长寿这一人们期望的共同愿望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 中国与周边独联体国家医疗卫生状况的比较

    作者:马翠;张向阳

    [目的]了解中国和周边独联体国家医疗卫生现状,为中国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充分发挥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的作用,与周边国家开展医疗卫生合作交流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查阅法和比较法,通过中国与周边独联体国家卫生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期望寿命值、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每万人拥有医师、护士和助产士、病床数等指标,比较各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卫生费用、国民健康水平及卫生资源情况.[结果] ①2013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人均国民收入分别为11,850美元、23,200美元、20,570美元、3070美元和2500美元.②2012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分别为5.4%、322美元,6.5%、913美元,4.3%、539美元,7.0%、84美元,6.4%、61美元.③2013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出生人口期望寿命分别为75岁、69岁、68岁、69岁和69岁;每万人口医师数、护士数分别为14.9人、16.6人,43.1人、85.2人,35.8人、82.5人,19.6人、61.2人,19.0人、44.8人.[结论]①中国卫生费用支出表现为政府支出比重相对较高,人均卫生费用和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低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②中国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有其优越性,但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也有可以借鉴之处.③中国的期望寿命较高,结核病发病率较低,其他各项健康指标多排在俄罗斯之后,在其他独联体国家之前.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拥有较为丰富的卫生资源,中国卫生资源总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偏低.

  • 江川县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及分析

    作者:刘江伟;张晓艳;史伊冉;杨国文

    [目的]了解江川县居民的死亡原因,为制定本县的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分析江川县2012年居民死亡情况。[结果]2012年江川县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共1628例,粗死亡率为592.14/10万;死亡原因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疾病、心血管疾病;全县人群平均期望寿命78.40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4.48%,是江川县目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造成江川县居民“早死”的主要死因。

  • 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晓军;李雪梅

    [目的]分析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找出伤害死亡的特点,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数据来源于重庆市2003~22007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描述伤害死亡率及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分析伤害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结果]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占死亡总数的23.04%,近年来有显著下降趋势,总的标化死亡率为70.94/105,乡村高于城镇.溺水、意外窒息和交通伤害分列死亡原因前三位.不同死亡原因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龄差别.伤害死亡致儿童平均潜在寿命损失为71.86年,潜在寿命损失率为52.35‰.[结论]重庆市儿童伤害死亡有明显的特点,应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动员、健康教育、环境改造、技能训练和监测评估等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

  • 中日两国医疗服务利用及效果分析

    作者:于保荣;高光明;王庆

    对中日过去10年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2002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中国的3.2倍,人均GDP是中国的32.3倍;(2)日本1961年实现了国民皆保险,2003年中国城市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口为44.8%,农村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口为79.1%;(3)日本人均卫生费用约是中国的56倍;(4)中国的全国卫生总费用年度发展速度约是日本国民医疗费用年度发展速度的5.2倍.同期,日本国民对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利用都在上升,而中国的两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5)2000年日本国民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为14.8%,2001年中国国民医疗费用个人负担的部分超过60.8%;(6)2000年中国男性人均期望寿命相当于日本男性1970~1971年的水平,女性期望寿命相当于日本女性1965~1966年的水平,婴儿死亡率略低于日本60年代的水平.

  • 河南省两乡镇艾滋病死亡对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

    作者:

    目的 了解河南省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艾滋病高发地区AIDS死亡对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回顾河南省两乡镇1998~2006年人口全死因死亡情况,应用蒋庆琅法计算人口期望寿命和去AIDS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河南省两乡镇1998~2006年全死因死亡6713人,AIDS死亡200人,占全死因的2.98%;1999年人口期望寿命和去AIDS期望寿命分别为72.92岁和73.03岁,去除AIDS死因后期望寿命的增幅为0.16%,为历年低,2003年人口期望寿命和去AIDS期望寿命分别为73.21岁和73.98岁,增幅为1.06%,为历年高;"30-"岁组去AIDS期望寿命的平均增幅高,为0.94%.结论 河南省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艾滋病高发地区人口死因构成中AIDS死亡所占比例仍然较低,AIDS死亡对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 AIDS 死亡 期望寿命
412 条记录 19/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