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2-2006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02-2006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传染病的发病现状及趋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管理,为防止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离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中心2002-2006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检出6种传染病666例,检出率为1.54%.以传染期乙型肝炎检出率高,为0.83%,检出人数占总检出人数的54.05%;其次为其他型肝炎占17.12%,肺结核占9.00%.结论 除肺结核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其他传染病的检出率处于波动状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增加监督频次,严把"两证"(健康合格证、卫生许可证)发放关,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预防接种和卫生知识科普宣传,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
-
深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类别艾滋病知识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深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189人,用23个艾滋病知识条目对其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分析不同知识因子在人群中的掌握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提炼出6个公因子,各因子所包含条目的 正确回答率在60%以上者的构成比分别为:93.94%、79.06%、62.32%、42.47%、37.17%和26.66%.不同文化程度和深圳居住年限对于血液和性传播途径因子的回答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的母婴传播途径因子正确率显著高于男性;非传播途径因子和艾滋病基础医学知识因子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间的差异显著;艾滋病防治知识因子、艾滋病检测与识别知识因子分别与年龄、文化程度和深圳居住年限有关,这两个因子均受工作场所影响.结论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于不同类别的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应该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地进行宣传教育.
-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琼海市美容美发类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以及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现状,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不同级别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34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乙肝防治KAP调查,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乙肝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率较低,HBsAg阳性率为11.9%;中、小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较大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严重(x2=6.171,P<0.05);将饮食列为HBV主要传播途径的占82.1%,认为蚊虫可以传播HBV的占21.6%;经血液、医疗活动、性接触等方式传播的知晓率分别占35.8%、11.2%、23.1%;认为乙肝的危害是严重的占86.6%,认为乙肝能引起肝硬化或肝癌的占62.7%,且55.2%的人认为乙肝可以治愈;接种过HepB的从业人员对HepB的认知水平较未接种者高;从业时间≤1年者HBsAg阳性率比1年者高(x2=4.8,P<0.05).结论 应加强公共场所,特别是中、小型公共场所的管理,和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对乙肝的认知水平和HepB接种率.
-
辽宁省丹东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丹东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评价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为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丹东市5所公共场所共400名从业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改变的基线问卷调查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以获得调查对象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变化,并对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前后分别收到有效问卷394份和391份.调查对象对问卷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感染"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由从65.2%提高到82.5%.健康教育干预后该人群对"国家提供免费的自愿咨询和初筛检测"、"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70%.健康教育干预后对待艾滋患者的其实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知识方面有着全面的提高. 结论 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十分必要,健康教育干预是当前及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
越城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高危干预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76名从业人员中,总体知晓率为74.83%,仅256名能正确回答所有问题,占14.41%;对“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的知晓率高,为89.69%,而“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低,为38.18%。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其次是报刊、书籍、各类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广播、朋友、医生、咨询服务等。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有一定程度认识,但是了解不够全面;加强从业人员的防艾知识宣传仍非常必要。
-
2007~2011年沈阳市皇姑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皇姑区2007~2011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管理,为防止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皇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中心2007~2011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检出6种传染病666例,检出率为1.54%.以传染期乙型肝炎检出率高,为0.83%,检出人数占总检出人数的54.05%;其次为其他型肝炎占17.12%,肺结核占9.00% 结论 除肺结核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其他传染病的检出率处于波动状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所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增加监督频次,严把"两证"(健康合格证、卫生许可证)发放关,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预防接种和卫生知识科普宣传,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
-
2011年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 2011 年2 ~ 9 月对前来丰泽区疾控中心健康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1 454 例以匿名形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1 454 例中,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6%,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80.0% 以上,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42.0%,对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很低.结论 应加强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加强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大程度地减轻恐惧心理.
-
海军某部公共场所712名从业人员ALT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海军某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状况,为做好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指导,防止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海军某部9个单位712名从业人员,检测ALT、HAV IgM和HEV IgM.结果 ALT异常率为7.02%,其中20~ 35岁组高,<20岁组低;不同工龄和工种中,6~10年工龄组、厨师的异常率高;男性高于女性;宾馆和招待所的ALT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海军某部卫生部门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尤其是餐饮从业人员的管理及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认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途径减轻从业人员的肝功能损伤.
-
石滩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认知调查
目的 分析增城区石滩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防治认知程度.方法 选取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652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由本次调查项目成员自制艾滋病防治认知调查问卷,依次对研究对象实施调查工作,分别评估相关人员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总结其疾病知识了解途径,并观察其主要预防对策.结果 研究对象在艾滋病宣传日、艾滋病对人体系统的具体损害等方面认知程度不足;除电视与互联网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艾滋病知识均相对较少;并且对及时就诊、加强自身免疫力与合理使用安全套等预防方式的了解程度较低.结论 增城区石滩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相对不足,仍需在各方面给予合理补充,以提高本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防治意识.
-
四种类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暴露与控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烟草暴露与控烟现况,为开展公共场所有效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方便抽取北京市通州区洗浴、餐饮、歌厅、网吧共45家,随机选取公共场所从业人员507人独立填答无记名调查问卷.结果 问卷有效应答率93.5%( n=474).四类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总吸烟率为42.2%,男性(69.5%)高于女性(8.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78.624,P<0.001).3.4%的调查者尝试过吸烟,16岁~组和小学文化程度以下者尝试吸烟率稍高,分别为5.2%和10.0%;40~53岁的戒烟率较高,达27.8%.四类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被动吸烟率为62.0%,男(55.0%)、女(64.9%)被动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81,P=0.123).女性被动吸烟暴露程度较男性严重(x2=8.272,P=-0.016).四类公共场所均有销售卷烟现象.11.6%的从业人员不清楚其工作场所对吸烟的规定,且69.7%的从业人员没看见或没注意过在禁烟场所吸烟被处罚.只有14.2%的顾客能遵守吸烟规定.如果顾客在非吸烟区吸烟,74.8%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非吸烟者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从业人员更易于上前制止吸烟.85.0%的从业人员认为在工作场所开展完全禁烟的困难是顾客难以配合.结论休闲娱乐类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均很高.
-
哈巴河县1 406名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流行病学检测分析
目的为防止从业人员成为乙型肝炎(乙肝)传染源,以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方法哈巴河县卫生防疫站2003年对该县食品、公共场所1 406名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与公共场所人员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城乡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加强餐具、饮具等消毒监测,加强城乡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以及岗前健康检查和卫生健康教育对切断乙肝传播十分重要.
-
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
目的 了解昌平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结核病知识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和重点.方法 采用面对面询问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 430份,以国家公布的8条结核病核心信息为准,调查对象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39.98%.8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的占0.84%,知道3条主要核心信息的占3.43%;与患者发现和治疗为相关的“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怀疑得了肺结核病”和“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药和主要检查”2条主要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53.01%和34.94%.结论 昌平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该区应采用大众传闻媒体进行健康信息传播,加强结核病防治的工作力度.
-
新泰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卫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指导今后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我们对100家公共场所1 150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卫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整理如下.
-
某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HBeAg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巧家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HBsAg、HBeAg携带情况.方法对1993~2001年7 221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血清HBsAg、HBeAg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HBsAg检出阳性率平均为6.45%,9 a检出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各年度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9.50,P<0.025),从业人员不同职业检出率,食品7.00%,公共场所3.9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88,P<0.005),不同性别检出率男1.63%、女5.8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7.18,P<0.005),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1.70,P<0.005).HBsAg、HBeAg均检出,阳性率平均0.96%,男1.63%、女0.47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0.80,P<0.005),不同年度、职业、年龄段检出率,x2检验分别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率与国内相关报道作标准化比较,存在差异.结论巧家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HBeAg检出情况与国内有关报道有差异.HBsAg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同行业人群.
-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乙肝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为了解我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HBV感染情况,我们于1999年对我市健康体检中确定为HBsAg阳性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血清HBV五项标志物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某市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发发展,人伞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进出各类公共场所的机会越来越多,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现将我区1995~1998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进行分析,为乙肝病防治及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提供依据.
-
蒙阴县2 62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感染情况
历年前来我站健康查体的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的"五病"中,以HBsAg携带者占比例较大,现将2002年度两行业2 620名从业人员的HBsAg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
德州市德城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 通过了解德州市德城区公共场所健康促进策略的效果,为今后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2014年5-6月到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检查门诊查体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836人,95.81%的调查对象认为肺结核会传染,93.66%的知道肺结核能治好,对“如果患了肺结核病去哪里就诊”和“咳嗽、咳痰多长时间应考虑肺结核病”这两个问题的知晓率分别为67.46%和58.25%.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0.31%,其中男性为82.82%,女性为78.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9,P<0.05);不同年龄组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不同,30 ~39岁组知晓率高,达89.86%;50~65岁组低,为65.9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67,P<0.05);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大专及以上为91.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32,P<0.05);工龄愈长知晓率越高,>5年为9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51,P<0.05);管理相对规范的大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比小型场所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高(x2=318.99,P<0.05).通过“现场培训宣传”渠道获取防治信息的比例高,为85.53%.结论 德城区公共场所健康促进策略已见成效,但不均衡,今后应注重宣传的对象、方式及内容.
-
北京市丰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麻疹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麻疹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进麻疹免疫策略及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484名丰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基本情况及麻疹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接种意愿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7.7%的调查对象对麻疹知识了解不足;41.5%的人能形成相对正确的麻疹预防行为;67.4%的入愿意接种麻疹疫苗;年龄、工作年限、风险认知、知识得分对接种意愿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是担心不良反应,工作忙没时间等.结论 该区应针对调查结果加强麻疹疾病及疫苗知识宣传、拓展接种渠道等多种方式提高接种意愿,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
2011-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传染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检出情况,为卫生监督部门对食品与公共场所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昌平区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在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461 235人,其中女性281 978人,占61.14%;食品卫生从业人员357 086人,占77.42%.传染病检出率较低(0.081%)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96,P<0.01).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甲肝=21.06,x2戊肝=19.46,均P<0.01);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检出率由2011年的0.067%逐步递减至2015年的0.019%,呈下降趋势(x=180.43,P<0.01);而肠道病(伤寒、痢疾)、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11-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女性居多,传染病总检出率较低.今后除继续做好每年的健康检查外,还应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防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