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经验
胃脘痛从现代医学上讲只是一个临床症状,其病因众多,临证时应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不同的临床症状而施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其病因虽不外乎外感寒邪、脾胃虚弱、饮食伤胃,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但其根本在于脾胃虚弱,故临床上常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则.另情志引起的胃脘痛也是不可忽略的病因,故应详细询问病史,对证治疗.
-
3款健康食谱抵抗秋燥
五彩蜜珠果配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5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
中医推荐以茶为药百病可消
雨前茶(如龙井)对老年人为适宜,因为它甘寒无毒,香味鲜醇,"得先春之气,寒而不烈,消而不峻".故若有规律地适量饮之,不少虚热病症就能在品茗谈笑中消失,对祛病延年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以下几种茶疗养生方,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1.醋茶:茶叶5克,水冲泡5分钟,滴入陈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伤痛等症.2.糖茶: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
-
中医药治疗儿童厌食症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儿童厌食症指儿童较长时间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则拒食,进食量减少,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大便不调为特征.以1~6岁的儿童较多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厌食一症,古代虽无专门论述,但医籍中提到的"恶食"、"不思饮食"、"不嗜食"颇似本病.多因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元气大伤、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情志不舒,导致脾胃运化失健所致,健脾和胃消食为治疗本病之大法.现将近年中医药治疗该病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
和胃消食有芋头
芋头,又名芋艿、毛芋,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我国南方和华北各省均有栽培.芋头,既是食物,又是药物,早在朝陶弘景《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言其“主宽肠胃,光肌肤,滑中”.中医认为,芋头性味甘、辛、平,有小毒,人大肠、胃经,有解毒、散结、消瘰之功,本品少食可助消化,可治疗消化不良;对已溃或末溃的瘰疬痰核,用本品煮粥,或捣烂外敷,均可获效.《大明本草》言其“除烦止泄,疗妊妇心烦迷闷,胎动不安.《滇南本草》言其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营养分析表明,本品淀粉含量占69.6%~73.7%,蛋白质含量1.75%~2.3%,此外,还含有脂类、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有一定的补益功效.
-
异功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
笔者2000年8月~2003年10月运用异功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0例患儿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小1岁,大6岁,平均2.4岁;病程短7 d,长20 d,平均11.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