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踝关节复位固定器的临床使用

    作者:王为

    严重的踝关节骨折往往合并下胫腓韧带的损伤,由于内、外踝骨折块仅能间接地通过附着在距骨上的韧带来控制,所以闭合复位比较困难,常常手术治疗.但有文献报导手术的感染率达18%,且坚强的内固定限制了下胫腓的生理活动.对患者来说,增加了痛苦和二次手术的负担.我院骨科自1994年以来,引进了天津医院获国家三等发明奖(获奖编号93-12-047)的"三维踝关节复位固定器”用于治疗合并下胫腓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优良率91%.现报告如下.

  • 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时下胫腓螺钉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蒋毅;刘磊;范勇;张传寅;周建伟;王以进

    背景:踝关节骨折临床上常见,下胫腓损伤常伴其中.目前螺钉固定广泛应用于下胫腓损伤的治疗.但螺钉经接骨板固定与单独置钉时,角度与位置的生物力学依据尚不多见.目的:探讨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时下胫腓螺钉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征,以寻找佳固定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集较为新鲜的下肢胫腓骨尸标本24具,分为4组,每组6具.制作成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用下胫腓螺钉行4种不同固定方式、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内固定设定.对照组:正常骨标本组,损伤标本组,损伤后进行固定.固定组分为:腓骨外侧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A组);腓骨后侧接骨板另行外侧下胫腓固定(B组);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C组);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D组).对各组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包括生物力学强度、轴向刚度、扭转力学强度和刚度.比较各组内固定的优劣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生物力学强度、轴向刚度、扭转力学强度和刚度实验结果显示,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下胫腓固定效果佳,其次是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结论: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时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水平方向0~10°,平行踝关节由外后至内前倾25°斜向固定,即采用腓骨外侧扩孔接骨板经接骨板斜向下胫腓固定,不但生物力学性能优越,而且具有固定稳定、结构合理、承载能力强的特点.此外,后外侧接骨板下胫腓螺钉经接骨板固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两种固定方式是目前临床治疗外踝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比较理想的术式.

  • 62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

    作者:高明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62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可吸收螺钉配合聚酯韧带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随访6个月~1年,优40例,良15例,差7例,优良率为88.7%.结论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可吸收螺钉配合聚酯韧带治疗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 下胫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外旋不稳定的短期疗效

    作者:肖伟元;董宇启;张超

    目的 观察应用下胫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外旋不稳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2月间收治的Weber B型和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6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解剖复位并固定外踝、后踝和内踝后行外旋应力试验,结果阴性者归入下胫腓稳定组,手术结束;结果阳性者归入下胫腓不稳组,术中探查下胫腓前韧带,于直视下复位下胫腓联合,根据下胫腓前韧带断裂情况分别用可吸收缝线、锚钉或空心钉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再次行外旋应力试验至阴性,手术结束.两组均于术后2个月开始完全负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踝穴位胫腓骨间隙和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结果 58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下胫腓稳定组34例,下胫腓不稳组24例.两组患者术后1d和术后2、6个月时踝穴位胫腓骨间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下胫腓不稳组患者术后1d和术后2、6个月时踝穴位胫腓骨间隙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AOF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下胫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外旋不稳定的临床效果满意,且未发生复位丢失.

  • 有限切开显露法诊治下胫腓损伤临床观察

    作者:陶志东;叶俊材;吴祥宗;吴仁文

    踝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经常伴随着下胫腓联合损伤,占踝关节韧带损伤的1%~11%[1],术中一般使用Hook test实验及外旋应力实验来判断是否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本科室2013年4月—2015年12月应用有限切开显露法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18例,予以下胫腓联合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带袢微型钢板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不稳

    作者:刘欣伟;田竞;周大鹏;赵勇;项良碧;柳云恩;张玉彪;侯明晓

    目的观察应用带袢微型钢板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3例陈旧性下胫腓联合不稳患者采用带袢微型钢板弹性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33~47岁,平均(38.4±5.1)岁。术中对内踝和下胫腓联合间隙清创后,用2枚带袢微型钢板实施下胫腓联合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 AOF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病例随访7~27个月,平均(15±5.8)个月。踝关节周围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0.5±3.5)周。术后3d、2个月和6个月复查X线及CT提示下胫腓联合间隙良好,无植入物移位、下胫腓再次分离、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前AOFAS评分(65.23±14.45)分,术后(87.37±12.58)分,全部病例较术前明显改善,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袢微型钢板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不稳利于患者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