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HIV实名制报告的实施-纽约市,2001年
1981年以来,人口基础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监测数据在纽约市(NYC)被用来监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2000年6月,NYC健康和精神卫生部(NYCDOHMH)开始追踪除AIDS诊断外的HIV(非AIDS)诊断.本报告对NYC实行HIV实名制报告后第一个整年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与活着的AIDS患者(PLWA)相比,2001年诊断出的HIV感染者很可能多为女性,非西班牙后裔黑人,年轻者(<45岁)和Bronx和Brooklyn居民.这些新获得的数据对NYC的HIV感染人口的描述较PLWA数据更为准确,可对具有感染HIV高度危险的目标人群的预防活动再次起到指导作用.
-
极度雷人的印度“春运”
“春运”被认为是中国的一场“大迁徙”,“黄牛”往往通过非法手段囤积大量紧俏火车票以获取暴利,导致真正乘车者“一票难求”.至今年铁路局已经开售实名制火车票,以期解决“黄牛”囤票现象.事实上,在我们的近邻印度、泰国和俄罗斯以及欧洲的丹麦等国,火车票实名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国外的经验表明除了打击“黄牛”之外,实名制还带来诸如安全等方面的好处.
-
新《食品安全法》亮点解读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食品安全法》"),该法从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新《食品安全法》可谓史上严的《食品安全法》,它拥有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督、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1]虽然新《食品安全法》已实施两年,但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对该法的一些规定并不是特别明晰.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新《食品安全法》的亮点做了解读,希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食品生产经营者和食品监管部门可以更好地理解、贯彻并落实该法的相关条款.
-
实行门诊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服务的体会
我院门诊于2009年11月开始提供全面的实名制预约挂号和分时段就诊服务,有效地分流了挂号病人,减少了病人就诊排队时间.为患者提供了"优质、优价、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
灵活可扩展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基于深入到社区的网络,探索开发灵活可扩展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架,满足当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平台采用实名制,多层架构设计,采用Oracle数据库,Weblogic中间件,美观的EXT(JAVA)开发风格.
-
谈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改进
文章以山西省人民医院为例,介绍了该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依据和目标、预约挂号的方式和特点、预约平台的架构,强调了对预约诊疗服务进行宣传的重要性和实施性,阐述了医院预约诊疗服务的改进情况。
-
预约挂号的实践与思考
预约挂号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工作,预约挂号服务在门诊工作中有效地缓解了医院挂号高峰拥挤现象,确保了医院有序的就诊环境.降低了号源被炒和被导机会,很好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但是在开展预约挂号服务中遇到专家号源不足,患者预约周期长、预约时间较集中,以及患者没有及时取号和就诊,专家外出请假等现象.医院应该根据自己服务人群,使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预约挂号方式.分时段、多支付方式的自助预约挂号是未来预约挂号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预约就诊的有力手段.
-
住院病案与患者隐私保护研究
住院病案中的一般项目包括患者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户口地址、电话号码等资料是属于患者的隐私,但与患者疾病没有关系,与患者的诊断及疾病的转归没有关系,因此,应改革病历书写制度,删除住院病历中部分一般项目,以保护患者隐私.
-
病人住院实名制与病案中病人身份识别系统
目的 住院病人"实名制"与病案中病人身份识别系统的统一,既是减少引起医患纠纷的源头所在,又是医患双方权利和利益不受侵害的有力保障.
-
对住院患者更名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更名原因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减少患者更名的有效对策.方法 对更名人次、住院科室、身份类别和患者来源等信息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各类人群比重,采用结构变动度对比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医院住院人次和更名人数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14%、26.47%,主要分布在创伤骨科、神经外科、新生儿科和妇科等科室,且约40%的患者更名为非同音字、全名更改的增长较快,2012年更名患者中医保、农合患者高达96.4%,50%以上来自市辖各县.结论 患者更名存在诸多隐患,影响了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强患者身份验证、规范病人更名流程和推广就医“实名制”是应对更名发生的有效途径.
-
多渠道预约挂号的实践
为疏解医院挂号窗口拥挤,按照北京市卫健委统一要求,某院多年来不断创新管理办法,探索多渠道预约挂号,即由单一窗口挂号改由不同方式预约挂号,现已有电话预约、网络预约、微信预约、银行预约、自助机终端预约、诊间预约等多种预约挂号渠道.多渠道预约挂号为不同群体患者提供个性化预约途径,通过丰富挂号渠道和扩大预约范围,以实名制预约就诊为前提,使患者在家就能挂号,极大改善了挂号难、排队长的问题,有效减少了医患矛盾的发生,提高了患者预约就诊的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有序的挂号服务.多渠道预约挂号推进了由人工挂号模式到自助挂号模式的转变.
-
再谈患者就诊实名制
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病人身份无法确认,曾引发人们对于患者就诊看病是否出示病人身份证明的思考[1],有鉴于此,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医院看病实行实名制的紧急通知》.后因种种原因,搁置了.时至今日,由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诸如病案归档重号问题[2],病人身份证明无法确认引发的各种医疗官司,建立电子病案,建立HIS系统等等,使得我们不得不再次想起"实名制就诊".
-
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的思考
一、病案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病案首页项目内容填写不实,自己参保他人住院,骗取医保支付,姓名不实、甚至性别、年龄不实;我国公民随身携带身份证意识薄弱,尤其是农村病人.为使身份证号一栏不空缺,填写者就根据病人的出生年月日自行编码填入,、号码虽假但不易识破.有的病人死亡提出更改姓名以便去注销死者户口,这无疑会给社会医疗保险事业带来困扰.建议在规范全国统一病案标准时应强化病案实名制.在首页中贴病人照片、尽可能记录身份证号码,宁可空缺千万不可编造填入.
-
计算机挂号和实名制的重要意义
适应时代需求-计算机"实名制"挂号,自2003年执行以来,结束了传统的手工挂号,将计算机挂号系统同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网络相联接,实现了网络信息的优势组合.使用计算机挂号代替手工挂号,提高了挂号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加强了人员管理,使简单挂号系统融入到医院整体电子网络信息库当中,并成为医院整体系统的信息输入源,同时也成为医院各部门日常管理与沟通、电子病案管理,医疗信息电子化发展的重要信息依据与保证.
-
医院健康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医院就其服务宗旨而言,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1].无论医院是否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医院在未实现"实名制"看病前提下均是通过ID号来管理病人信息的.然而,在实际中往往会出现一个病人拥有多个ID号的情况,这使医院无法将病人病历、就诊信息、费用信息等实现归档和汇总,也不利于病人对信息的查询,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发后,要求医院实行"举证倒置",更不利于医院对其自身的保护.医院能否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多种不同的信息查询是医院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此介绍我院利用IC卡作为病人在医院的电子身份证实现病人就诊、信息查询、电子货币等功能的设计与应用.
-
我院改进门诊服务模式缓解患者看病难的做法
近年来,群众"看病难"的呼声较为强烈,在很多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更为严峻.从2009年11月起,卫生部要求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开展实名制预约挂号服务,其目的就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矛盾.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2008年医院门诊量为237.817万人次,2009年前3季度门诊量为193.1856万人次.面对门诊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我院不断进行探索,整合门诊资源,改进门诊服务流程,以期缓解患者看病难的矛盾,更好地诠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
实名制掌上预约与信息查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随着智能手机与IPAD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为了更好地方便患者预约就诊,适时建立移动预约及信息查询平台,进一步提高预约挂号比例,方便患者预约就诊、有序就诊,进而提高患者对医院门诊工作的满意度.
-
艾滋病实名制检测的政策和策略分析
目的 从政策角度探讨艾滋病实名制检测的合法性,以及由此引发的隐私权和知情权问题.方法 采用政策梳理和文献收集、分析方法.结果 近期社会上有关艾滋病实名制检测的争议,其焦点实质上是有关隐私权和知情权的问题.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上,实名制检测不违反现行规定,也并不意味一定侵犯隐私权.对于隐私权与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之间出现的冲突,要根据利益衡量和优先的原则解决.结论 需进一步完善隐私保护和知情告知的具体规程和操作办法.
-
性病患者实行就医实名制的利弊及其对策探讨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性病在我国重新流行以来,性病的流行已经成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而且成为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性病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国务院法制办于2011年5月公布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中正式提出性病报告实行实名制.这项举措带来了对性病患者隐私权的强烈冲击,引起了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作者针对性病患者的求医行为特点、实行就医实名制的利弊,探讨如何在医疗活动中平衡社会知情权和患者个人隐私权的冲突,如何在保障个人、医疗机构和大众等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性病患者的就医实名制.
-
限麻“苦”了谁
2012年12月6日,SFDA发布公告称,氯雷伪麻缓释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那敏伪麻胶囊、扑尔伪麻片和复方布洛伪麻缓释片6种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已转为处方药管理,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对相关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从限购5盒到限购2盒再到"转处",国家对含麻感冒药的限制步步趋紧.只是对于动辄喜欢用"实名制限购"来解决问题的监管部门而言,新政之下似乎未见绝对的真正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