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UPLC-MS/MS联合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分析补阳还五汤作用于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效应成分

    作者:郑华珠;王利胜;吴银爱;范有明;孟英姣;沈晓

    目的:筛选补阳还五汤(BYHWT)中特异作用于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化学成分,为该复方的后续研究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固相萃取、神经元样PC12细胞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富集补阳还五汤特异结合神经元样PC12的效应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UPLC-MS/MS)鉴定特异结合成分,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3 μL,流速0.3 mL·min-1;质谱条件为雾化器压力和辅助气压力均为379.2 kPa,气帘气压力241.3 kPa,离子源温度500℃,喷雾电压-4.5 kV.结果:补阳还五汤特异结合神经元PC12细胞的化学成分可能为6-羟基山柰酚-3,6-二-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6,7-三-O-葡萄糖苷和毛蕊异黄酮苷.结论:6-羟基山柰酚-3,6-二-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6,7-三-O-葡萄糖苷和毛蕊异黄酮苷可特异结合神经元样PC12细胞,可能是补阳还五汤中发挥神经保护的效应成分.

  • 戊四氮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作者:李卫华;朱遂强;唐荣华;笱玉兰;王开颜;阮旭中

    目的 观察戊四氮(PTZ)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钙离子(Ca2+) 浓度和核因子κB (NF-κB)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癫疒间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随机分为PTZ干预的PTZ组和不经PTZ干预的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的Ca2+浓度和NF-κB核区与胞浆区的比值(FN/FC).结果 PTZ组PC12细胞NF-κB FN/FC为0.8821±0.0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0.2161±0.0267(P<0.05),提示NF-κB活化;PTZ组PC12细胞内Ca2+浓度的荧光值(213.45±6.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3±1.01)(P<0.05).结论 PTZ能够使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和NF-κB激活.NF-κB激活可能是癫疒间形成的机制之一.

  • 戊四氮及NF-κB圈套结构对神经元样细胞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卫华;唐荣华;张宇红

    目的 通过观测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及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decoy)圈套寡核苷酸结构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突触素(synaptophysin,P38)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TZ干预前后神经元样PC12细胞突触素的表达情况,进而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NF-κB圈套寡核苷酸转入神经元样PC12细胞中,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检测转染前后NF-κB活性的变化,免疫印迹观察转染前后突触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PTZ干预后神经元样PC12细胞突触素的表达显著增高;②CLSM检测显示转染NF-κB圈套寡核苷酸后神经元样PC12细胞中NF-κB活性明显下降,但突触素蛋白表达水平不见降低.结论 PTZ促进了突触素的表达,NF-κB对突触素的表达不具有调控作用,可能另有其他途径.

  • IL-1β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IL-1RⅠ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谢炜;朱琳琳

    目的:探讨IL-1β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IL-1RⅠ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传代后以一定的密度种植于培养皿后,NGF诱导其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IL-1β1ng/mL刺激组(B组)、IL-1β5ng/mL刺激组(C组)、IL-1β10ng/mL刺激组(D组).24h后分别以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IL-1RⅠ蛋白表达.结果:MTT法显示,与A组相比,不同剂量组的IL-1β均可导致神经元样PC12细胞存活率的下降(P<0.01);Western Blotting方法显示,与A组相比,不同剂量组的IL-1β刺激均可引起神经元样PC12的IL-1RⅠ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IL-1β可引起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IL-1R Ⅰ蛋白高表达,这可能与其所致神经元样PC12细胞细胞存活率的下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