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阎怀伟;姬岩

    目的 分析影响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各种因素,以减少检验结果 误差,提高结果 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 选取每日送往检验科的血液标本150份,从患者自身因素、血液运输、储存、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检验结果 的因素.结果 影响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患者的年龄、种族、性别、起居习惯等有关,同时受血样采集、血样运输条件、贮存方法 、血样预处理的影响.结论 为了提高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患者的条件,做好血样的运输、贮存、预处理,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质量控制对临床血液检验的影响,分析存在的原因,为临床医生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搜集检验临床血标本300例,其中46例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重新采集并检验,跟踪记录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标本不合格率为15.3%,其中标本采集因素15%,标本运输因素19.5%,检验因素15%,患者自身因素17%,临床用药因素13%,其他19.6%。结论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检验报告具有关键影响,不合格标本严重影响了检验报告,影响了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正确的判断,影响了患者的及时治疗,因此保证标本质量安全对临床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血液标本存放的时间对生化的结果影响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门诊患者的血液标本共90例,分别在取得血液的1小时、4小时、8小时以及12小时等各个时间段对其进行生化检验,对比各个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和变化。结果相对于1小时的检验结果,4小时检验时血糖出现明显变化;8小时检验时总胆红素、尿素还有血糖等出现明显变化;在12小时检验时又增加了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钙、磷、总蛋白还有白蛋白等项目出现显著差异性。结论生化检验受到血液标本存放时间的影响极其严重,各个项目受到影响的时间长度也不相同,在临床检验中要注意每个项目的时间敏感性,不稳定的项目要尽可能短时间内进行检验。

  • 血液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确定规范采集血液标本的意义!方法以前来我院体检的210例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对210例人员进行2次取样,第一次静脉采血均出现溶血现象,第二次采血取得合格血液标本,比较2次采集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样本与正常样本的钾、氯、钠三种金属离子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γ-转肽酶、尿酸、磷、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注意规范采集血液标本,保证生化检验的可靠。

  • 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

    作者:徐彤;邸智勇;刘雁辉;李贵

    目的:研究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以及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检验出现血液质量问题的500例患者,分析血液检验前影响血液标本的主要因素。结果经过检验影响血液标本的因素主要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包括患者心理情况、饮食情况、近期用药情况等,除此之外还有护理人员才学操作的因素,医生自身的因素,送检人员的因素等。结论加强信息采集建设,制定严格的血检管理制度,以降低血液检验标本的影响因素,提高血液检验的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这段期间内到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250例患者的生化检验资料,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250例生化检验资料中存在偏差和失误的共有18例,约占总数的7.2%。18例存在偏差和失误的生化检验资料中,出现偏差和失误的原因为患者因素的共有9例、标本因素的共有6例、仪器因素的共有3例,各占总数的50.0%、33.3%、16.7%。结论患者因素、标本因素及仪器因素等均是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只有在标本采集前、采集中及采集后等各个步骤中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检验质量控制,才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婴幼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0 引言
      静脉血液标本是临床检验和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危急重症抢救的重要依据。婴幼儿血液标本采集是儿科护理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同时也是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中的难点,其特点是:小儿血管管径细,血流相对缓慢,所需时间较长,小儿缺乏配合,家长紧张等。现就小儿血液标本采集的几种常用方法,汇报如下。

  • 探讨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门诊患者8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在1h、4h、8h后检验标本的总胆红素、血糖、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钾离子、γ谷氨酰转肽酶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总胆红素、血糖、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钾离子、γ谷氨酰转肽酶七项数据在存在1小时与4小时后未呈现明显差距P>0.05,在存放8小时后,七项检测数据于存放1小时与4小时两个时段呈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标本存放时间的严重影响,在临床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时要注意各种检验项目对于存放时间的敏感性,必须及时完成对不稳定项目的检验。

  •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受到溶血现象的影响观察

    目的:通过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表现,以便促进今后临床检验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取82例体检健康的人群进行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晨起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抽取8mL装入试管中,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的血液按照人工溶血的方法进行溶血,检验溶血标本与非溶血标本并有效对比分析两个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经过对结果检测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溶血标本与非溶血标本血清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谷草转氨酶以及尿酸等检测结果变化很大,并且两个组的数据存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肌酐以及葡萄糖等观察指标的检查结果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液标本一旦发生溶血现象,就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产生严重影响,影响临床生化部分检测项目的准确性,所以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标本溶血的发生。

  • 非侵入性艾滋病毒感染诊断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作者:曹韵贞

    目前检测HIV-1抗体主要是利用血液标本,而血液标本的采集有许多不便之处,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中HIV-1感染者的筛查,其依从性受到影响.目前非损伤性标本的采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尿液作为方便易得且无损伤的标本来源,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HIV-1的筛查工作有了更好的措施,对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 影响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作者:韩静;钱芳;单彦茹

    血液标本的分析是临床实验诊断中必不可少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的保证工作是保证提供的检验信息对临床医师进行诊断、治疗时利用此信息的有效性.实验结果的偏差会给临床疾病的诊治造成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患者疾病的诊治过程和疗效.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作者:周迎端;陈敏;邓茜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方法 对重庆市永州区中医院2012年1~6月收集的4658份血液标本质量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4658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有256份,占5.5%;血液标本不合格常见原因有样本量少(27.7%)、抗凝不全(20.3%)、溶血(12.9%)、凝血(11.3%),还有容器不当(6.6%)、输液同侧采集(6.3%)、送检不及时(6.3%)、受检者准备不足(5.1%)、标签不当(3.1%)、标本污染(0.4%).标本血液比例不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定值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值偏低;标本溶血后生化检测指标总胆红素(TBIL)显著降低,间接胆红素(DBIL)、血糖(GLU)测定值偏低,谷草转氨酶(AST)、钾浓度(K+)测定值偏高;标本有凝块致血小板(PLT)测定值显著降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测定值偏低,白细胞(WBC)测定值偏高(P < 0.05).结论 为保证临床检验标本准确性,科室需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大限度降低样本不合格风险性,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

  • 采血技术对血小板测定的影响

    作者:裴少薇

    临床检验结果既为临床医生确定诊断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又在制定防治措施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合格的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先决条件.如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除了依靠实验室质量控制外,采血技术也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收集我科2006年5月~2010年5月期间,由于采血技术的原因,导致血小板(PLT)异常的标本368份,分析如下.

  • 赖氏法与丙酮酸氧化酶法检测ALT在血站实验室的应用

    作者:刘自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血站实验室筛查献血者血液的必检项目之一.在采供血机构,随着全自动血液筛查系统的应用及<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检测ALT的方法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我站目前采用赖氏法做初检,同时以丙酮酸氧化酶法做复检,对5 998份血液标本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总结如下.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军;刘东;傅奇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使血常规检测变得更为快捷和方便,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因而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且重复性也更好。大量的研究表明,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其中标本采集后的放置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具体标本的放置时间一直没有统一的科学定论。此前,也有对标本放置时间的研究,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时间为1~24h[2,3]。根据我们血液中心的实际工作情况,一般可在30min内完成对血液标本的检测,而在这个时间段的相关研究较少。我们随机选取我中心接受血常规检测的41例静脉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瑞典进口CA620血细胞分析仪观察和分析标本放置30min内进行血常规检测是否对结果产生影响,现报道如下。

  • 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观察分析

    作者:缪万芳

    目的 观察分析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的血液标本,分别在两只试管内封装,其中,1支试管为未溶血血液标本,设为对照组,另1支试管为溶血组,分别检测两组的多项生化指标,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溶血组与对照组的生化检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UA、GLU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与未溶血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指标存在差异,对临床检验工作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作者:李仲来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常见原因,总结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血液科2016年1—12月采集的100份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研究分析所有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情况,明确检验不合格原因,总结有效的解决措施.结果 本次100份检验不合格标本中,使用材料不合格4份(4%),采血过程欠规范8份(8%),患者信息丢失13份(13%),标本量不足17份(17%),未及时送检25份(25%),标本凝固33份(33%).结论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尽快查明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工作质量.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观察探讨

    作者:李坤坤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83份标本作为A组,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82份标本作为B组,2组均选择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标本检验,并严格参照相关标准完成各项操作。结果 A组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血液标本检验阳性率分别为40.54%、5.00%、7.69%, B组则分别为27.03%、5.26%、16.00%,2组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检验阳性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粪便标本检验阳性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段检验的阳性率也有所不同,对此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

  • 护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液标本送检有效率方面的研究

    作者:曾月云;张海燕;邱丽珍

    目的 探究护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液标本送检有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2月未实施护理品管圈活动时的血液检验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实施护理品管圈时的血液检验患者50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送检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抽血时间、血液样本送检时间以及与检验科相关人员的交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样本送检不合格事件的发生率(5.0%、2.0%、2.6%、4.2%、0.2%、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2%、10.4%、12.2%、17.4%、2.0%、1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责任感、荣誉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缩短血液标本送检的时间,提高送检的有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策划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管理意识.

  • 重视人性化服务理念对临床护理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

    作者:卢梅

    目的:重视人性化服务理念对临床护理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方法以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及血液标本检验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等2个事例进行分析论述。结果绷带替代胶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可消除胶带导致约20.32%的皮肤发红或破溃的不良反应,也使意外脱管率从6.25%降为1.35%。而血液标本采集后至检验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将影响一些检验项目结果的准确性,按检验项目调整标本的采集时间或建立标本恰当的临时存放制度,将促进血液标本检验数据准确性提高。结论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贯彻,将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1006 条记录 10/51 页 « 12...78910111213...505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