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罗格列酮对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作者:刘维佳;李万成;文富强;刘代顺;李艳萍;冯玉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丙烯醛所致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A组)、罗格列酮自身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低剂量罗格列酮组(D组)、中剂量罗格列酮组(E组)和高剂量罗格列酮组(F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8浓度.分别用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气道黏蛋白和MUC5AC的表达.结果 丙烯醛吸入各组BALF中TNF-α、IL-1β和IL-8浓度,以及气道黏蛋白、MUCSAC表达与A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P<0.05),TNF-α、IL-1β、IL-8浓度与黏蛋白、MUCSAC表达分别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7,0.795,0.924,0.805,0.812和0.917;P<0.01或P<0.05).给予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治疗后,D组、E组和F组BALF中TNF-α和IL-8浓度,以及气道黏蛋白和MUC5AC表达均逐渐降低,其中E、F组与C、D组比较,F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下调TNF-α和IL-8的表达,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上皮水通道5的表达与黏液高分泌

    作者:王可;冯玉麟;文富强;陈雪融;欧雪梅;徐丹;邓治平;杨劼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上皮水通道5(AQP5)和黏蛋白MUC5AC、黏膜下腺黏蛋白的表达,探讨COPD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 取2004年华西医院胸外科手术病人离体标本,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COPD组(8例)、中重度COPD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阿辛兰-PAS染色检测气道上皮细胞AQP5、MUC5AC以及黏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OPD组患者黏膜下腺AQP5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肺组织AQP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COPD组患者黏膜下腺AQP5表达低于轻度COPD组(P<0.01).COPD组患者气道上皮MUC5AC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COPD组患者气道上皮MUC5AC表达高于轻度COPD组(P<0.01);COPD组黏膜下腺分泌黏蛋白较对照组增加(P<0.01),中重度COPD组患者黏膜下腺分泌黏蛋白表达高于轻度COPD组(P<0.01).黏膜下腺AQP5 mRNA表达与患者FEV1/FVC、FEV1%pred、V50%pred、V25%pred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0.60,0.55和0.45,P均<0.01),AQP5的表达减弱与COPD患者的气道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有关;与患者气道上皮MUC5AC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45,P<0.01);与黏膜下腺着色面积呈负相关(r=-0.61,P=0.01).气道上皮MUC5AC mRNA表达与患者FEV1/FVC、FEV1%pred、V50%pred、V25%pred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0.53,-0.48和-0.43,P均<0.01);与黏膜下腺黏液着色面积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 COPD患者的黏膜下腺AQP5较对照组表达降低,AQP5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气道黏液分泌的调节.

  • 杏杷止咳颗粒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大鼠杯状细胞的影响研究

    作者:敖素华;杨峰

    目的:研究杏杷止咳颗粒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大鼠杯状细胞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A)、模型组(B)、低(C)、中(D)、高剂量止咳颗粒组(E)、氨溴索组(F)各8只,采用丙烯醛雾化造模气道黏液高分泌大鼠,应用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B-PAS)染色检测杯状细胞阳染率、管腔内黏液分泌.结果:①AB-PAS染色病理切片:正常大鼠气管及支气管见到极少量杯状细胞存在;模型组小鼠每一级气道均可见到大量杯状细胞增生并有大量黏液分泌;低剂量组杯状细胞分布稍减少;中剂量组杯状细胞分布明显减少;高剂量组和氨溴索组可见少量杯状细胞分布;②杯状细胞阳染率:模型组、低剂量止咳颗粒组杯状细胞阳染率较空白组、高剂量止咳颗粒组、氨溴索黏组高(P<0.01).结论:杏杷止咳颗粒能够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杯状细胞增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程越;邱志新;李为民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作为常见的气道炎症,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及相关通路、氧化应激、黏液高分泌、气道表面脱水及气道重塑等多种方式,这些机制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慢性迁延等密切相关.其中炎症反应是CB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除其他炎症相关因子包括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瘦素等参与外,炎症介质包括前列腺素类、激肽系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活化细胞内丝裂原蛋白激酶、蛋白酶激活受体等均在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氧化应激为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黏液高分泌、气道表面脱水、气道重塑等则为炎症的继发表现,其机制的阐明均对CB管理及转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阐明各参与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将成为现今一大课题.该文就慢性支气管炎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减轻小鼠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

    作者:刘代顺;文富强;李艳萍;刘维佳;李万成;徐丹

    目的:探讨小鼠吸入丙烯醛后是否出现气道黏液高分泌及其产生机制,观察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气道炎症损伤、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以及应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预后对气道炎症、MUC5AC的影响.方法:64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丙烯醛模型组、丙烯醛+SB203580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SB203580对照组,每组16只小鼠.于第7和21d各组随机处死8只,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BALF作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石蜡包埋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形态学,AB-PAS染色了解气道杯状细胞和黏液物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进行黏蛋白基因半定量分析,Western-Blot定量分析信号通路蛋白.结果:小鼠吸入丙烯醛21 d后出现明显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经SB203580治疗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杯状细胞增生改善,黏液分泌明显减轻.丙烯醛模型组、丙烯醛+SB203580治疗组的AB-PAS阳性着色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4±0.93)%比(9.82±0.56)%,P<0.01];丙烯醛模型组与丙烯醛+SB203580治疗组之间MUC5AC阳染积分光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53±0.017比0.066±0.007, P<0.01).拮抗p38 MAPK后,MUC5AC mRNA表达量下降(7 d:0.934±0.061,21 d:1.041±0.026),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磷酸化p38 MAPK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调(0.844±0.014比1.004±0.039,P<0.01).结论:小鼠吸入丙烯醛模型中,p38 MAPK信号通路调控MUC5AC基因转录,SB203580可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

  • 纳络酮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夏曦;张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并出现相应COPD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后常常导致呼吸衰歇.

  • 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诱导气道MUC5AC表达的调控

    作者:刘维佳;张湘燕;张程;冯端兴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内毒素所致大鼠气道MUC5AC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罗格列酮对照组(B组)、脂多糖组(LPS组)(C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组(D组、E组和F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浓度.免疫组化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气道肺组织MUC5AC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LPS组BALF中TNF-α、IL-1β和IL-10浓度,以及气道肺组织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1);TNF-α、IL-1β与MUC5AC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1,0.803,P<0.05);IL-10浓度与MUC5AC mRNA表达呈负相关(r为-0.812,P<0.05).给予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D组、E组和F组BALF中TNF-α浓度及MUC5AC蛋白、mRNA表达均逐渐降低,IL-10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诱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有拮抗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反应,下调气道MUC5AC转录有关.

  • FHL1和Paxillin在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表达

    作者:杨艳娟;杨桂兰;郑西卫;张慧芳;程德云

    目的 探讨FHL1和Paxillin在大鼠气道黏液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内毒素E组).采用HE染色和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进行气道上皮杯状细胞计数及检测气道黏液物质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黏液腺FHL1、Paxillin和MUC5AC蛋白的表达,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内毒素E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数、气道MUC5AC、气道及肺组织FHL1、Paxillin和黏液物质表达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FHL1和Paxillin的表达与MUC5AC的表达呈正相关(r=0.962,0.868,P<0.05).结论 大鼠气道和肺组织高表达FHL1和Paxillin,可能参与了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发生.

  • TSP-1和EGFR在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表达

    作者:杨艳娟;郑西卫;杨桂兰;程德云

    目的 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大鼠气道黏液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内毒素组.采用HE染色和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进行气道上皮杯状细胞计数及检测气道黏液物质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黏液腺TSP-1、EGFR和MUC5AC蛋白的表达,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内毒素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积分、气道黏液物质、气道及肺组织TSP-1、EGFR和MUC5AC蛋白表达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TSP-1、EGFR的表达与MUC5AC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04、0.793,P<0.05).结论 大鼠气道和肺组织高表达TSP-1和EGFR,可能参与了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的发生.

69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