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作者:任素霞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它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是一种常见疾病.每隔4~5年有一次流行高峰,冬末春初是高发季节.由于肺部表现轻微或缺乏,常常错过支原体肺炎,并且容易被误诊为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例如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因此,介绍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M、IgG、Ig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婷婷;黄少玲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M、IgG、Ig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的3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即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接受的4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即为对照组)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均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IgM、IgG、IgA,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M、IgG、IgA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重症患儿IgM、IgG、IgA明显高于轻症患儿以及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治疗7天后病情好转患儿血清IgM、IgG、IgA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后未愈患儿,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医师通过观察血清IgM、IgG、IgA变化情况可有效提高对患儿病情发展的评估能力.

  • 人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贵云

    目的:探讨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85.24%);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患儿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崇.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王龙洋

    目的:整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影像学资料,分析与总结所有影像学资料的特点.方法:回顾在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本院住院并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共90例患儿的资料,在所有的患儿中有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龄段为1-13(5.46±3.35)岁,对这些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一定的归纳与总结.结果:所有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均显示肺部有异常变化,而肺部异常部位分部情况为: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左右两边肺部均显示异常情况,因而以双肺病变为主,而年龄在5岁及以上的患儿,总结所有的资料后,发现主要是以右肺病变为主.同时,所有的肺部影像学可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为散在淡片状影、片状高密度影以及间质浸润性病变等.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因而若患者的临床表现高度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应当尽早做胸部的影像学检查,以这种方式来为后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做铺垫,以免耽误诊治.

  • 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作者:廖涛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以雾化吸入形式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患者7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8例,选用药物为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观察组:患者38例,采用药物为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74%,根据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得出结果,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临床上可广泛推广与应用.

  •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被动凝集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应用比较

    作者:程双华;吴立平

    目的:探讨并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与被动凝集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同时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被动凝集法检测过MP抗体的1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分别比较2种抗-MP检测结果.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检出率60.59%(109/180),被动凝集法检出阳性率为46.67%(84/180).结果:180例疑似患者中,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检出率60.59%(109/180),被动凝集法检出阳性率为46.67%(84/180).讨论间接免疫荧光法与被动凝集法对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选择联合检测可较好的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正确诊断率.

  • 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探讨

    作者:席大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各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将实验组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阿奇霉素治疗,分析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联性,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共发生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对照组患者共发生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实施常规治疗的常规组治疗总有效6例,实施阿奇霉素治疗的干预组治疗总有效14例,常规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实施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应用推广.

  • 支原体感染在COPD急性发作中的意义

    作者:金远林;王哓芹;李继东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中的意义.方法:62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男38例,女24例,年龄43~75a.慢性支气管炎33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8~64a.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COPD组同时行痰细菌培养.结果:COPD组MP-IgM阳性率31%(19/62),对照组为15%(5/33),两组差异显著(P<0.05).COPD组中肺心病MP感染高于慢支肺气肿患者(P<0.05),细菌培养阳性率19%.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COPD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体,常与细菌感染混合存在.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龚丽萍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儿科病房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护理组共30例,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观察及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其疗效,值得医护人员借鉴.

  •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喘息发作的临床特点观察

    作者:汪琴

    目的: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喘息发作的临床特点,为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喘息患儿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治疗的5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喘息患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实验患儿一般资料以及症状情况、并发症情况、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组间患儿基本资料、肺外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喘息发作、肺部炎症、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喘息发热、肺部炎症、血常规感染情况明显且喘息时间久,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效果明显,建议应用实施.

  •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董秀婷

    目的:探究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方法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其中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73.68%,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而言,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具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及相关性探讨

    作者:林永梅

    目的:针对患有哮喘病的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监测,并进行分析,探究哮喘病与支原体肺炎存在的相关性,做以总结。方法随机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哮喘的儿童当中择取50名,并将其作为A组;同时择取在同期接受体检结果正常的儿童50名,并将其作为B组。借助酶联免疫吸附的方式来对100名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即MP?IgM )的阳性概率,做以对比并记录。结果经过检测,A 组MP?IgM 值明显高于 B 组,且存在P<0.05;另外,七岁以上的儿童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结论患有哮喘病的儿童大部分情况下是因肺炎支原体受到感染而诱发,因此,在哮喘急性发作阶段,临床医师需要尽可能先考虑是否是肺炎支原体发生感染症状,再行以对症治疗。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的检测价值

    作者:邓桂凤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的检测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检验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0例,前者予以微生物培养进行检测,后者予以快速血清学检验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支原体阳性率及不同年龄阶段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支原体阳性率86.80%比对照组61.60%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段小儿血清学检验阳性率比其他年龄段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检测较之快速血清学检验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测诊断准确率更高,且1岁以下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几率低于其他年龄段。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

    作者:白鹏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中选取60例,将其归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同时期6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炎症、发热、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哮鸣音、肺部啰音以及肺部炎症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天内,观察组患儿好转率为30%,对照组为6.33%,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2.28±5.28)天,比对照组的(6.02±2.28)天长,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发热、咳嗽正常十分常见,对支气管扩张剂不具备敏感性,在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基础上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914 条记录 46/46 页 « 12...38394041424344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