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56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晓昕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点以及疗效。方法使用SERODIA-MYCO明胶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lgM),选取MP-lgM≥1:80且确诊为支原体(MP)感染的9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56例肺外脏器受累患儿在接受14~29天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患儿的肺外并发症全部消失,并且异常化验指标均显示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检查均缺少特异性,并且容易由肺外脏器受累,特别是肺外并发症为首发并发症时,更容易造成误诊;对于治疗不理想的呼吸道感染和多脏器受损的呼吸道感染,要注意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检测,以做到早发现,早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姜薇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微生物培养法及血清学检查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 微生物培养法中,咽拭子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痰液检查的阳性率(P<0.05),血清学第一次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第二次检查的阳性率(P<0.05);同时,行微生物培养法检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较行血清学检查的阳性率高(P<0.05).结论 应用微生物培养法检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作者:刘飞;韦玮;刘存;张成芳

    肺炎支原体(MP)是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因,也是临床中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病症.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区居民引发性肺炎的关键因素,再加上该病症感染后的临床病症不明显,一般要在两星期左右后才容易被发现,以致于在早期的临床检查中较难被诊断出来,漏诊的病例不在少数.因此,对于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依据多靠实验室检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研究也较为频繁,并获得不错的成效.本文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方法.

  • 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体会

    作者:李举英;闫玉田

    自2010年10月脂2013年10月我们接诊了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8例,在诊断治疗和预后上我们深有体会,对任何一个病人,任何一种病都必须认真对待,对病情重的病人及时转诊,这是我们基层医生的义务和责任。
      临床资料:.3年来我们接诊了重症支原体肺炎8例,大人2例,孩子6例,转诊3例,后死亡1例,。该组病人的特点:病初均为高热,持续10至15天,咳嗽,咳少量白粘痰,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精神差,轻度缺氧貌,双肺闻及干湿啰音,心率快,心音低钝。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轻度升高或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或正常。血沉增快。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心肌酶升高。胸片示:肺纹理增重,见点片状阴影。胸部B超示:2例见胸水,其中一例病程长,在外按一般肺炎治疗半月无好转,病情重转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军区医院救治,以后随访得知该患儿死亡。另一例病程10天多,持续高烧并右侧大量胸水转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3个多月治愈。1例因少量胸水持续高烧15天并心肌酶高升高,呼吸困难重转潍坊市人民医院治疗2月多治愈。其中2例大人和3例儿童均并发心肌损害,呼吸困难在本院治疗2月余治愈。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孙艳敏;王超;姜丽莉

    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进行了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在40%-70%之间。近年来大批学者对两者的相关性研究数据,足以说明肺炎支原体与支气管哮喘有着密切关系。基于儿童 MP 感染的高发病率,期望为儿童 MP 感染相关喘息的合理、有效治疗提供参考。减少MP感染导致儿童呼吸系统长远受损以致哮喘发生的潜在危险。现对 MP 感染相关喘息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以及 MP 感染与哮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MP感染与哮喘的相关性
      既往已确诊哮喘的儿童发生哮喘急性发作时,MP检测阳性率为20%;而既往无哮喘病史的儿童,首次喘息发作时,MP 检测阳性率为50%;而且 MP 检测阳性的首发哮喘患儿在随访1年中反复发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P检测阴性的患儿。稳定期哮喘患者 MP 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难治性哮喘患者 MP检查阳性率高达52%。种种数据表明:MP感染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发因素,并与哮喘控制不良相关。MP 可长期存留在患者的气道内,引起慢性感染和定植,使哮喘气道炎症迁延和放大,从而使哮喘症状迁延反复。因此,对于感染诱发的哮喘急性发作、首次诊断哮喘或规则抗炎药物治疗而控制不良的哮喘患儿,建议常规进行非典型病原体病原学检测。

  • 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粒细胞减少症82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鹤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除引起呼吸道症状外,常有肺外损害的特征.粒细胞减少就是损害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82例MP感染并粒细胞减少症患儿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MP感染患者共373例.

  •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价值

    作者:刘莹

    目的: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患儿均分别予以快速血清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培养检测,其中对照组为快速血清学检验患儿,研究组为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患儿,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87.50%(105/12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80/120),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中,病程小于7天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91.43%高于病程大于等于7天患儿的78.00%;采用快速血清检测中,病程小于7天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77.14%低于病程大于等于7天患儿的94.00%,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准确率较高,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伟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7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单一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评分和CRP水平降低幅度相比于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改善咳嗽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丽维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纳入实验研究(即为试验组),同期随机选择3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即为参照组),结合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 予以对比.结果试验组患儿IgM指标高于参照组,但IgA指标、IgG指标略低于参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锌元素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即两组患儿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铜、钙、镁、铁元素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多见免疫系统紊乱、功能低下等现象,通过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的方式,可对该病予以诊断,为后续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临床症状及治疗情况研究

    作者:白华贵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以及治疗的情况,帮助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病,改善患儿的身体相关病症.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哮喘病患儿80例,作为此次试验的探究对象.将这80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40例的观察组,一组为40例的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儿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哮喘疾病患儿,而对照组的40例患儿则是由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哮喘病患儿.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在这40例观察组的患儿当中,发热的患儿有33例,总概率为82.5%,体温>37.3℃、38℃、39℃的患儿人数分别为17例、15例、2例,它们的概率分别为42.5%、35.0%、5.0%;而对照组的40患儿中,出现发热情况的患儿人数有18例,概率为45.0%,体温>37.3℃和38℃的患儿人数分别为14例、4例,概率分别为35.0%、10.0%.而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患病情况,发现他们的发热特点、肺部感染情况等相关临床症状均不相同.结论:通过试验调查的形式,发现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症状相比更加严重.而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哮喘病患儿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和糖质激素吸入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形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身体情况,帮助患儿恢复身体,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这种方法照料患儿.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血液系统损害6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定远;廖亚军;刘婷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导致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确诊MP感染致血液系统损害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34例(56.7%)并发呼吸系统症状;60例患儿中单纯血小板减少31例(51.7%),单纯白细胞减少14例(23.3%),白细胞、血小板(二系)减少10例(16.7%).三系均减少5例(8.3%);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8例(63.3%),白细胞减少症10例(16.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9例(15.0%),嗜血综合征2例(3.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1.7%).60例患儿均经过阿奇霉素抗感染、部分使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57例治愈,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好转,2例嗜血综合征患儿死亡.结论:MP感染导致的血液系统损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大多数并发呼吸系统症状,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多数治疗及时效果良好,少数可导致嗜血综合征等治疗效果差的病例.

  •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薛宁

    目的 比较分析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份一年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儿,另外选择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需要接受MP-IgM检测,对两组患儿抗体阳性检查结果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更高,心理护理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小儿慢性咳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治疗中必须要对发病原因明确之后采取治疗措施,同时辅助以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更快的恢复.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茁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7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实施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和血清检测,密切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变化,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嗜酸粒细胞数量、血清总MP-IgM阳性IgM含量情况、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嗜酸粒细胞数量、血清总MP-IgM阳性IgM含量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高,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06%相比于对照组的90.28%,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存在着明显得关联,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疗效均比较高,值得应用.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李晶;张新运;张承革

    目的 分析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9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97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万托林沙丁胺醇雾化液和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液实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是97.94%,明显比对照组的有效率(82.4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应采用抗生素和吸入治疗联合进行治疗,对缓解患儿病症有更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20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辉莲;穆妮热·麦麦提吐孙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所抽取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通过检查确诊后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观察并分析其通过治疗的有效率与临床特征.结果 抽取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全部应用针对性治疗,结果显示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56%,住院时间平均为13.65±2.69d.结论 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针对性治疗配合辅助性检查,应用药物及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 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

    作者:张姣姣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和4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测量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血清总IgE水平及计数噬酸粒细胞.比较患儿各指标水平检测结果.结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gM阳性率为43.5%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危险因素,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导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王桂芳;冯俊芳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Loo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回归方程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年龄、季节、抗生素应用时间、流行接触史及低补体状态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季节、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流行病接触史等.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作者:王静;张聪慧;李静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7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酶联免疫法、血气分析、血生化、痰培养、冷凝集试验以及血尿常规检验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酶联免疫法、血气分析、血生化、痰培养、冷凝集试验以及血尿常规等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临床检验,可有效提高诊断率,值得在临床检验中大力推广使用。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探究及沙丁胺醇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敏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并探究及沙丁胺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哮喘儿童(对照组)与5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MP-IgM以及MP-IgG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及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点滴以及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与病症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96%)总有效率比对照组(70%)多26%.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X2=18.6756,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6276,P <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联系紧密,儿童哮喘的原因之一是MP感染,临床发现使用及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探究实践

    作者:王文生;郭嘉红;周敬华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实践,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感染的1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和细菌感染组,将同期体检正常13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三组儿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进行探究.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组中的血小板减少率和白细胞减少率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 05)但血红蛋白发生明显下降,红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 临床上根据血常规变化状况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和细菌感染进行鉴定,及时进行治疗和诊断.

914 条记录 43/46 页 « 12...38394041424344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