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安医学的科学内涵
新安医家秉持新安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思维传统,以穷理明道为本务,不迷信、不盲从,实事求是、理性探索,不断地融会贯通、引申发明、推衍深化、总结归纳,积极探寻和阐发医学新知,努力把握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治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科学价值的新概念、新学说,充实和丰富了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有力地驳斥了中医不科学的论调.包括新安医学在内的中医学乃至其他传统科学,应当赋予“格物致知”以新的内涵,吸收科学实验等新方法,以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
让中医学格物致知说重新崛起
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儒家文明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先秦儒家提出"薄物征知”说和"格物致知”说.儒家文明是中医学形成发展的摇篮,中医学也经历了格物致知化的过程.儒家文明的科技思想,其中不少就有先进及闪光的一面,"格物致知”便是其一.从儒家文明中找到中医学自身发展的科学精神,并作为指导今后中医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走向,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提出"让中医学本身具有的自然科学认识论--格物致知重新崛起?”这一命题,围绕整体观念的重新崛起,辨证论治的创新发展,直觉灵感的再创辉煌,中医唯象的规范科学,特色优势的发扬光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
格物致知、取类比象思想在《寓意草》中的运用
《寓意草》,著者喻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1664),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氏<寓意草>中广泛运用格物致知、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以此阐发病机,协助辨治,别开生面.现以案中较有特色者说明之.
-
理学格物致知对后期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医学由于关系到生命的特殊性,在自然科学诸门类中发生较早.而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体生命又是异常复杂的,需要各个学科的综合知识.而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还未发生,或尚处于早期阶段,不能给医学以强有力的支持.
-
格物致知说中医——听郝万山教授讲阴阳五行
《黄帝内经》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是“气”,量子物理学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是能量,物质只是能量的凝聚.因此气就可以直译为能量. 《黄帝内经》用阴阳区分气的性质,用三阴三阳区分气的量变,用五行区分气的运动趋向.阴阳五行学说描述的是化育生命的自然条件,属于古代的自然科学范畴.这个条件失衡,就意味着太阳系的毁灭,地球生命的终结.中医学原本的自然科学属性是毋庸置疑的.
-
从哲学角度看当今医者心理
中国的医者,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技术,更是要学习"对待患者之道",这将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希波克拉底誓言至今仍影响着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进而影响了各行各业的人的信念.医者先要修身养性,君子修身,从格物致知开始.若要追求真正的爱,就要爱一些永恒的不变的存在.新的医患形式要求医生要重新认识自己,真正从心理上接受患者并时刻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职业道德精髓所在,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是解决当下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
在"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中抉择——访天健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姜跃滨
从<论语·颜渊>的"克己复礼为仁",到儒家经典<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精神几乎渗透到国家与国民的脊髓.无论国家治理天下,还是国民治学、理财、谋生,都被"儒"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着."商"作为"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技巧或手段,一直在不断地延伸发展.
-
朱丹溪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在肿瘤中的应用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浙江义乌县人,为我国古代具影响的医学家之一,名列"金元四大家".丹溪继承刘完素、张从正、李皋诸家学说,取长补短,在"格物致知"基础上,将理学引入医学,结合临床实践,参以江南地土潮湿,湿热为患甚多的地理特点,人多情欲过极损伤气血的社会风气,提出"阳长有余而阴不足"和"相火论"等学术观点,且在杂病辨证论治方面有独特造诣,提出以气血痰火郁为纲,主张调气理血,解郁化痰为杂病治疗大法.朱丹溪独特的见解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肿瘤治疗中颇具指导意义,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
朱丹溪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在肿瘤中的应用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浙江义乌县人,为我国古代具影响的医学家之一,名列"金元四大家".丹溪继承刘完素、张从正、李皋诸家学说,取长补短,在"格物致知"基础上,将理学引入医学,结合临床实践,参以江南地土潮湿,湿热为患甚多的地理特点,人多情欲过极损伤气血的社会风气,提出"阳长有余而阴不足"和"相火论"等学术观点,且在杂病辨证论治方面有独特造诣,提出以气血痰火郁为纲,主张调气理血,解郁化痰为杂病治疗大法.朱丹溪独特的见解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肿瘤治疗中颇具指导意义,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
朱震亨格物致知的思想来源
朱震亨创立滋阴学派,是一位在中国医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元代医学家.其平生成就与早年的理学研究分不开.文章从其学术承接关系推究,其格物致知的思想可直溯于南宋理学宗师朱熹.
-
论中医学的格物致知
儒家文明是中医学形成发展的摇篮.它的格物致知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从儒家文明中找中医学自身发展的科学精神.并指导今后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走向,仍具有现实意义.中医学的发展需要格物致知的重新崛起.围绕整体观念的重新崛起、辨证论治的创新发展、直觉灵感的再创辉煌、特色优势的发扬光大等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认为中医现代化不仅是中医学能够科学化部分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有关人文内容部分的现代化.中医学格物致知的重新崛起.体现了这种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融合的精神.
-
格物致知对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
宋代哲学家对于“格物致知”的重新解读与诠释,与当时的疑古疑经、重义理等学术风气相得益彰,形成了宋代学术界“穷究”“穷理”的治学方法.这种学术思想影响到中医界,则形成了学者将理论探讨的源头一致指向《内经》《伤寒》等经典论述的倾向,并将原始理论作为自己立论的基础或者诊病、用药的依据.另一方面,中医理论家虽说喜欢追源溯典,但也并非一味地拘泥于经典中的理论阐释,而是在对经典理论穷究的同时,突出自己的理论特色,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
-
"执中""格致"与中医学思考
儒学是我国主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在与中医学的长期共存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执中""格致"是儒学倡导的重要思想,"执中"源于儒学的中庸之道,"格致"即格物致知,指考究事物,"穷极物理".这都深刻影响着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坚持"执中"与"格致"的辩证统一,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
格物致知与宋代中医的辨证施治*
宋代理学家将“格物致知”界定为穷究物理以拓展新知,并一再强调要将道理追究到极致,这形成了宋代学术界“穷究”、“穷理”的治学方法。这种学术思想对中医理论的直接影响,则是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在宋代的彰显及相关理论的提出与实践上的运用。宋代医家重视辨证施治,大量研究《伤寒论》的著作问世,伤寒学派也在研究中多从不同方面有个人的创见,进而发展出表里、虚实、寒热等辨证理论。
-
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现代化
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儒家文明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先秦儒家提出"薄物征知"说和"格物致知"说.儒家文明是中医学形成发展的摇蓝,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从儒家文明中找到中医学自身发展的科学精神,并作为指导今后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走向,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