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弃错误怎么会如此之难

    作者:杨放如

    在临床上常常可遇到不少对自己的错误与不良行为“难舍难分”、一错再错的例子.这不仅见于青少年、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不例外.不久前,一位70岁的老专家(教授)痛苦不堪地来找医生咨询,谈到他一生为了维护“面子”而掩饰错误的“悲情”故事.老专家在年轻时提出了一个学术观点,受到了当时学术界的关注和追捧,但后来他自己发现了其中引用的一组原始数据出现错误.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而这个错误一旦公布出来的话就要推翻他原有的理论.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实在是“于心不忍”地去“暴露”自己的错误,于是就沿着自己的老思路错下去,而且不断地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错误观点.目前他的学生、他的学生的学生仍在沿用他的那个错误观点,因为他把那个致命的缺陷掩饰得越来越“天衣无缝”,别人很难发现.

  • 刘柏龄教授常用补肾治骨类中药选粹

    作者:李绍军

    刘柏龄教授选方用药宗古而不拘泥,独具匠心,选方用药,屡验屡效.笔者有幸成为刘老第三批"师带徒"的学生,跟师学习,颇有心得.刘老崇尚<黄帝内经>中"肾主骨"的学术思想,早在1973年就提出了"治肾亦即治骨"的学术观点,现将其常用中药列举一二.

  • 卫生政策制定应把握的关键环节和基本要素

    作者:张朝阳

    政策是政治理念的体现,学术观点的延伸,干预手段的运用,是利益调整的观念化和实践化的具体反映.制定卫生政策的目的是针对健康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改善健康环境,提高健康水平.卫生政策制定的关键是确定问题,选择路径,明确措施.即明确什么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是什么?卫生政策制定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理论、国际发展、国情和操作性基础.从宏观角度讲,政策是利益调整的体现,在进行利益调整的同时,必须做到利益兼顾.

  • 沿着苏德隆教授开辟的学术道路深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徐志一;俞顺章

    苏德隆教授(1906~1985年)是著名的预防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委会名誉总编辑.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前上海医学院,但当时的颜福庆院长派他到农村搞卫生工作,他欣然从命,不仅为农民防治疾病,还办小学,讲卫生课.抗日战争中,他在难民中开展天花、霍乱等防治及消灭虱子的工作.1943年他曾去印度霍普金斯细菌研究院考察鼠疫,1944年去美国霍浦金斯大学,学习流行病学.一年后,他又去英国牛津大学,从师于发现青霉素获诺贝尔奖的Flour学习并研究污水中的抗生素,1948年获博士学位.之后他遵守诺言,回到母校.全国解放后,他看到解放军患血吸虫病,即投入了研究,并提出防治建议,被部队采纳,任命为"沪郊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副秘书长”.随后他完成了血吸虫病感染方式与钉螺分布、钉螺生态学与灭螺方法、灭杀血吸虫卵、血吸虫防护等研究.1957年初夏,他向毛主席建议,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7年消灭血吸虫病是难以实现的.他又劝毛主席不要在黄浦江中游泳,因为他的研究生已从江水中分离到伤寒杆菌,毛主席当即采纳取消了游泳计划.1958年全国开展"拔白旗”运动,苏教授受到严厉批判,直到1961年才决定予以甄别、向他道歉.不久,全国副霍乱流行,苏教授到上海郊县开展研究,首先提出副霍乱地方性的学说,并认为疫苗效果不确实,应以改善饮水为主导措施.尽管这些意见后来证明都是对的,但在1963年的全国副霍乱会议上,苏教授差一点再次遭到批判.1963年,苏教授主编流行病学全国教材,系统阐述了他的流行病学学术观点,重视统计学方法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并提出流行病学应从传染病扩大到非传染病.1965年春,苏教授率领30余人,到上海青浦县朱家角镇,开展消灭血吸虫病工作.他提出方针为"毁其居,灭其族,防止其流入”.他们发动群众义务劳动,既消灭了钉螺,又整修了石岸.文化大革命开始.他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500余次,但他白天挂牌批斗,晚上回家读书工作.在这期间,他完成氯硝柳胺杀消血吸虫尾蚴和桑毛虫皮炎的研究.1972年,他曾骑着自行车长途跋涉,历经海门、南通、如东、启东等地,调查水系分布与肝癌关系.提出了饮水为肝癌病因的假设.1979年,他曾三次提出入党申请,终到1980年才被批准,从此他更加兢兢业业地为人民的健康工作着.1981年开始,他同美国血吸虫病权威Warren博士,在安徽贵池设点,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比较研究;Warren主张单纯用特效药物治疗;苏教授主张防治结合,以灭螺为主.到了1984年终于决出胜负,在只治不防的村庄中人群感染率下降较慢,出现急性血吸虫病,钉螺无下降趋势;而坚持灭螺、防治兼施的村庄中,人群感染率与钉螺密度直线下降,连续2年未查见感染的钉螺.1985年1月,学校为庆祝他80虚岁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预防医学50年,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他的朋友和学生300多人从全国22个省市赶来,表示祝贺.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1985年4月3日下午2点,他下楼候车,找人求教水的浓缩方法,想寻找饮水中致肝癌的物质,不料发生车祸,一辆汽车将他压倒在人行道边.以极小的概率,结束了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生命.苏德隆教授在流行病学上主要功绩:1.奠定了我国流行病学基础.他认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分布、生态与防制对策;应从传染病发展到各种疾病,从定性的研究发展到定量的研究,从战术研究发展到战略上研究.2.高度重视数学与统计学方法的应用.他认为: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统计学是研究流行病学的重要的工具之一.他提出钉螺的负二项分布,分析其聚集性,并用钩虫病未治愈率按指数曲线下降趋于零而难以达到零的理论提出:除害务尽,反复斗争.3.应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流行病学采用观测法,将有关病因、人群环境等多方面的观测结果,贯穿起来,进行分析判断.4.深入现场,开展科学研究.他一向认为流行病学的核心是在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他的研究课题大都在现场进行,如研究血吸虫病、调查桑毛虫皮炎、研究肝癌,当时他以70多岁的高龄,长途跋涉,实地考察,了解水系同肝癌分布的关系.5.刚正不阿,敢于公开自己的学术观点.在学术问题上一贯坚持真理,从不隐瞒自己的学术观点,曾大胆提出霍乱地方性流行的理论,并小心求证.苏德隆教授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他的发明创造,在我国预防医学界是无与伦比的.他所提倡的严谨学风和学术理论,在我国流行病学界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为我国培养了整整一代流行病学专家.(本文编辑:张林东)

  • 医疗纠纷预防与管理

    作者:王远美

    《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地位被边缘化。研究表明,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预防体系是减少纠纷、缓和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为了完善国内医疗纠纷预防体系建设与医疗纠纷管理,保证《侵权责任法》的落实、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预防体系及第三方调解和保险机制,有效处理医疗纠纷,解决医疗纠纷处理中的相关处置、病历等问题,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了相关课题组在分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医疗纠纷预防与管理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提出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预防体系、制定《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的相关建议。

  • 我国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

    作者:米杰;梁亚军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多种代谢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和脂代谢异常等)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自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命名MS以来,国际上有关MS的定义已经超过10余种.尽管对MS的组分、诊断标准、本质和起因存在着争议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但对其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性(主要对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致病作用)医学界已取得共识,在国内外心血管病防治领域更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对MS组分共生、共存的病理生理基础的深入认识,以及针对其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早期干预,可以阻止或减少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形成,对心血管病防线的前移提供理论基础.正是基于对MS在心血管早期防治中价值的充分认识,我国"十一五"科技规划已经将MS人群干预研究列为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

  • 林洪生扶正祛邪法治疗恶性肿瘤学术思想初探

    作者:王学谦;邹剑铭;张英

    林洪生教授提出肿瘤是整体属虚、局部属实的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的观点,主张扶正培本是基础、祛邪抗癌是关键,认为中医非药物疗法在恶性肿瘤的防治中占重要地位,归属于扶正祛邪法范畴.林教授扶正祛邪辨治肿瘤的思路应用于临床,在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总结林教授的用药特点和临证思路,为其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推广提供参考.

  • 高忠英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证探微

    作者:张秋霞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高忠英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批师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高老在北京中医医院工作期间跟随京城多位名医学习,临床善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独到见解,临床疗效颇佳。笔者梳理高老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观点,以便继承和弘扬其学术思想。

  • 浅谈史济招教授中西医结合观

    作者:徐慧媛;齐贺彬

    史济招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50余年,深刻领悟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的内涵,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笔者有幸成为史老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随师伏案,聆听教诲,收获甚大.现将自己对史济招教授中西医结合部分学术观点的理解体会撰予贵刊,以求同仁相鉴.

  • 清代消渴医案研究

    作者:楚明洋;王文娟;孙超;王智瑜;赵宇昊;章红英

    目的 探讨清代消渴医案特点,挖掘清代医案中体现的消渴学术观点和诊治规律.方法 采用检索词检索和人工阅读的方式收集文献,将搜集到的清代消渴医案输入Word文本,与纸质书籍校对后,输入Excel表,统计频次并结合中医理论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清代消渴医案中使用的消渴病名有14种,消渴病病因有7种,消渴病位共32种,病机要素多达16种,症状要素有口渴多饮、小便多、多食、消瘦、小便浑浊、纳差、发热等多种症状,药物共有136种,明确提及的成方24首.结论 在清代消渴没有统一病名,有关病因的观点受《黄帝内经》影响较大,存在多种病机类型,火热伤津、阴虚火旺、肝胃不和型占有较大比重,症状繁多,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俱全的医案较少,用药以补虚、清热药为主.

  • 为中医药发展助添正能量

    作者:张伯礼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正值2016新年之际, 我代表编委会向关心和支持 《环球中医药》 发展的广大中医药专家、 同仁、 作者和读者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2015年是 "十二五" 计划收官之年. 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 认真学习贯彻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 围绕传承创新中医药、 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大局,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中医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突出特色, 创新形式, 强化办刊质量, 全方位、 广角度、 多终端地宣传和推广中医药学术成果和新技术, 助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不断提升 《环球中医药》 杂志影响力.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知网数据统计, 《环球中医药》 影响因子等主要指标, 在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中位居前列. 完成 《基于药物体系导向研究》、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研究》、 《岭南罗氏妇科经验》 等7个专题的报道, 梳理诊疗思路, 展示创新成果, 起到了学术引领作用. 针对中医临床热点、 学术焦点问题, 开辟了 《铿锵中医行》 栏目, 使学者结合临床实践与个人体会, 发表学术观点和思考, 促进学术思想碰撞融合, 为提高临床疗效与学术传承、 中医人才成长, 提供了良好平台. 杂志微信公众号运行一年以来, 及时推送目次、 好文和专题文章, 还编发一些原创性的小文, 实现了可读可视的多终端传播, 引起广泛关注, 获得了卫计委期刊界的微信新媒体评选活动优秀奖.

  • 彝医清浊六路学说临床意义的探析

    作者:潘立文;李光富;陆鸿奎;李海艳

    通过查阅、分析古今彝医文献,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探讨彝医"清浊六路学说"的理论基础以及该观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认为彝医清浊六路学说在指导彝医认识疾病与健康的关系、临床各科疾病的病根病路、指导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制定彝医的治则治法、创立彝药的归路理论、临床选用适宜的彝药治疗疾病、认识气路上的气穴及其功效、指导应用彝针灸、按摩、拔罐、熏蒸、水膏药等外治法治疗疾病、指导人们应用彝医理论与方法预防疾病、保健康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是彝医临床预防、诊断、治疗疾病与康复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

  • 虞坚尔和法学术新观点阐释

    作者:周静冬;虞坚尔

    当代著名中医儿科专家虞坚尔教授崇尚和法,运用和法论治多种儿科疾病屡获佳效,其和法的学术新观点为:和解法和调阳气,达少火平衡状态;少阳枢机调节阳气开合,枢机不利是小儿易寒易热的主要病机;腠理不固、少阳枢机不利是小儿外感疾病主要的病理特点等3个学术观点,文章就以上3个方面进行阐述.

  • 浅论针灸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

    作者:赵忠顺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型的综合临床学科,它立足于社区,向个人和家庭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的综合服务.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它的治未病、辨证论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等学术观点完全符合全科医学的要求.作为中医学一部分的针灸学,因其鲜明的廉便验的特色也昭示自身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本文将从针灸学的特点和全科医学的使命两个方面分析针灸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 现代经络研究中的三个主要思路——兼论循经感传现象的机理

    作者:张维波

    现代经络研究已经进行了40多年,各种解释经络现象和阐述经络实质的假说多如牛毛,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神经论。主张经络现象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表现,并无独立的经络结构。神经论目前已涉及从皮层、脊髓到外周传入的各个神经层次以及植物神经。二是体液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脉管或间隙性结构,包括早期的血脉论、淋巴管论、间隙体液论等,以细胞内液为介质的细胞缝隙连接假说也可包括其中。三是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电磁波或电子能量的优势传递渠道。以上三类观点涵盖了人体信息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神经传递、体液传递和能量传递。 假说及学派的形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纵观科学史,由一种学说取代另一种学说的,如天文学中日心说取代地心说;有两种学说互相促进长期共存的,如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有行政因素影响下一个学派压制另一个学派的,如前苏联在遗传学领域的米丘林学派压制摩尔根学派。由此可见,学派的竞争与学术观点的自由辩论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试对上述三类观点作一点评,以求抛砖引玉。

  • 藏象学说概念和名词术语规范化的探讨

    作者:李晓君;刘洋;刘兴仁;郭霞珍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指出:"临床上辨证论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1]"然而,由于藏象学说的框架源于<黄帝内经>、<难经>等古典医籍,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收历代医家的不同学术观点,在不断丰富的同时,存在着某些概念不清晰、名词术语含义不统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这不但阻碍了藏象学说的深入研究,也使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受到影响.

  • 安徽省中医院与韩国高校开展科研合作

    作者:本刊编辑部

    2013年8月19日,由安徽省中医院与韩国庆熙大学签署科研合作协议,就“病理状况下面口部与合谷穴区联系的脑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研究”项目开展深度科研合作。由安徽省中医院杨骏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973”项目“病理状况下面口部与合谷穴区联系的脑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研究”,率先提出了大脑对针刺的反应取决于大脑功能状态的学术观点,此项成果引起了韩国庆熙大学传统医学院针灸系的关注。为加强对该科研项目的深入研究,发挥双方科研优势,双方一致同意加强科研深度合作,提升双方的科研水平,促进双方科研数据共享,尽早使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

  • 证本质的内涵及学术观点

    作者:张荣华;黎波

    证本质的研究虽历经半个多世纪,一些阶段性的结论仍难得到普遍认可,早期支持证本质内涵的部分特异性指标随着研究的深入也逐渐淡出视野.尽管证本质的研究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之一.

  • 岳在文主任医师的学术观点及治疗胃痞的临床经验

    作者:蔚秀;朱永光

    岳在文主任医师为全国第三批及第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粗略总结其学术观点为:仲景之学为根基,诸家之学为羽翼,兼收并蓄;治病重在调理脾胃,治脾胃重在升降;察舌验苔尤为重要;重视辨证论治,倡导抓主证,旁兼证,方证相对,并总结其治疗胃痞的临证心得.

  • 脑气学说——脑病诊疗新思想

    作者:樊岚岚

    韩自献是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他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脑生理、病理、症状进行观察,提出脑有脑气、髓有髓气、经也有经气的学术观点,即中医"脑气学说".

135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