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热压伤术后瘢痕手功能障碍案
浮针对疼痛的疗效确切,但在伤科非疼痛病症的应用几近空白.笔者应用浮针治疗热挤压伤术后瘢痕手功能障碍患者1例,针对患肌进行浮针皮下扫散与再灌注活动,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取得快速的康复疗效,对浮针在伤科术后关节活动功能改善的应用提供治疗思路与临床借鉴.
-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18例)和浮针组(17例).综合组在肱二头肌肌腹中央或于患侧乳头与乳房结节连线上、距乳房外缘约4 cm处进行浮针操作,并配合活动患者上肢及乳房的再灌注活动.浮针组采用单纯浮针治疗.两组均在月经来潮前(7±3)天开始治疗,隔日1次,治疗3次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表的变化、初次治疗镇痛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在初次治疗起针即刻、治疗3次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SF-MP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综合组SF-MP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较浮针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综合组在初次治疗乳房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上短于浮针组[(94.72±33.67)s vs (162.06±29.16)s,P<0.01].综合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5.9%(1/17),优于浮针组的20.0%(3/15,P<0.01).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和单纯浮针均能安全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在即时、远期治疗疼痛方面优于单纯浮针治疗.
-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4例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一种以肘部外侧疼痛为主的多发病,本病疼痛局限于前臂上端外侧,多见于反复用力伸腕、旋转前臂活动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以非运动员的普通人群患病居多,通常为40~60岁的中老年人发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近年来,笔者运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该病34例,现报道如下.
-
浮针治疗顽固性面瘫临证经验
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目前临床治疗方式多样化.本文主要讲述孙健教授运用浮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证经验,分别从浮针对顽固性面瘫的治疗步骤、病机认识、可能机制、优势分析、经典验案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部肌肉康复十分重要,浮针疗法通过查找面部患肌,并在其周围进针扫散配合相应再灌注活动,能够迅速改善患肌的营养供应,消除其紧张、痉挛的病理状态,从而促进相应表情肌运动功能的恢复.
-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浮针由符仲华博士1996年发明,浮针针具独特,针体仅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相对安全无副作用,且疗效显著.本文以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浮针治疗过程为例,意在阐述浮针疗法的优势,同时强调肌肉损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和复发中的重要作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
再灌注活动结合筋骨针皮下平扫治疗落枕
目的 观察再灌注活动结合筋骨针皮下平扫治疗落枕的效果.方法 将门诊诊断为落枕的60例患者按就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再灌注活动结合筋骨针皮下平扫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针刺治疗,每2天1次,共1~3次,疗程为1周.比较2组分诊治愈率、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VAS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首诊治愈率(53.3%比10.0%)、总治愈率(70.0%比43.3%)、治疗有效率(93.3%比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72±0.97)分比(3.52±1.43)分,P<0.05].结论 再灌注活动结合筋骨针皮下平扫治疗落枕比传统针刺疗效更好,且操作简单,痛苦小,疗程短.
-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上交叉综合征临床体会
浮针在明确患肌的前提下治疗疼痛性疾病收效显著.论述临床上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方法,并从浮针医学的独特角度探析其作用机制、诊断思路.
-
浅谈浮针再灌注活动
围绕浮针及再灌注活动的起源、发展、应用等进行阐述,认为浮针疗法的出现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浮针再灌注活动的提出,使得浮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配合再灌注活动的浮针疗法更专注于医患之间的有机互动,能调动患者的自愈能力,加速疾病的痊愈.
-
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疗法组、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浮针疗法组以膝关节周围患肌为针刺靶点,采用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以局部经穴、阿是穴为主的常规针灸疗法,配合生物灯照射治疗.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于治疗结束时及1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2)浮针疗法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的WOMAC评分均较常规针刺组减少得更明显(P<0.05);(3)6次治疗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P>0.05),浮针疗法组愈显率为66.7%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26.7%(P<0.01);(4)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浮针疗法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7%和76.7%,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13.3%和46.7%(P<0.05).结论 浮针结合再灌注活动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