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帝内经》三家注精解钩沉

    作者:黄海波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注》对《内经·素问》的整理与完善、保存与传播,贡献颇大,功不可没,但也有不足之处.明·张景岳在《类经序》中指出:"其发明玄秘尽多,而遗漏亦复不少.盖有遇难而默者,有于义未始合者,有互见深藏而不便检阅者.凡其阐扬未尽,《灵枢》未注,皆不能无遗憾焉."故《古今图书集成·医部汇考》同时汇集了明·马莳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与清代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首次刊行了《内经》王、马、张三家合注.作为《内经》的完整参照,三家注不仅可以形成互补,而且可使读者明辨得失,进而深究透析《内经》主旨,发掘传统医学宝库.其中所涉医论逐层深入,而注释递相浅出,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精微妙旨,是极其宝贵的医经合参资料.本文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部分中医术语及医论的分析,展示三家注对中医学重要原理的揭示,以体现三家注的精华所在与重要借鉴作用.

  • 对“膏梁之变,足生大丁”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要全保

    从当代和历代医家对《内经》中有关“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足”字的争论,结合“足”字本意的解释、《内经》中“足”字字义分析和临床实际情况,认为此“足”字原意为人体足部,“丁”指糖尿病足部坏疽、痛风.“膏梁之变,足生大丁”注解的争论有助于加深对于“丁”认识的细化,“足”字不限于人体足部的解释在疾病谱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 析“高梁之变”,足生痛风

    作者:张华东;王梓淞;王振兴;黄倜;钱婷贤;李晶;霍保民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文献分析,显示其对于痛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方面的深刻认识,对痛风临床治疗具有极高指导意义.

  • 浅谈糖尿病足的中医综合治疗

    作者:赵进喜

    实际上,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膏梁之变,足生大丁"的认识,认为消渴病也就是糖尿病多是过食膏梁厚味大鱼大肉所致,进一步发生变化,可引起足生大疮.宋朝诸瑞章<卫生家宝>更是明确记载消渴病尿味至甜,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说明糖尿病足失于治疗往往预后不良.

  • “足生大丁”与痛风性关节炎

    作者:郭永昌;曹玉举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文献分析,在研究医理和临床结合的基础上,发现“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所描述的疾病和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基本一致,可见《黄帝内经》对疾病描述的把握十分准确.

  • 《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补证

    作者:冯美荣

    近日拜读张玉萍老师<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本刊上期)一文,颇受教益和启发.文章对王冰以降历代对<素问·生气通天论>"足生大丁"中之"足"字的注释,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认为王冰注"足"为"脚"是正确的;并指出"随着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结合,从一些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的表现来看,‘足'作‘脚'解释,既符合医理,又合文理."确有自己的见地.但是,文章在"将‘足'的含义集中在‘大丁'的发病机理,"再"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后,得出"大丁"是现代医学的痛风病的结论.笔者认为用痛风病来对应、诠释"大丁",有欠妥之处,现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与张玉萍老师商榷,并就教于大家.

  • 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

    作者:张玉萍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自唐代王冰注始,历经宋、明、清,时至今日,围绕"足"字的认识,始终未能统一.对于"足"的解释,或谓"足"即今义之"脚",或谓"足"为"是"字之讹,或谓"足"为"多"之义,或谓"足"为能愿动词,"能够"之义,等等.王冰注曰:"高,膏也.

  • 《素问》之"足"字考

    作者:李海英;张玉萍

    <素问>作为<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古奥,参阅古今历代注家的解释,有些问题依旧存在争议,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历代注家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给予了不同的注释,本文就<素问>中出现的"足"字加以整理分类,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学者指正.

  •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与"糖尿病足"

    作者:牛兵占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一段我们所熟知的有关论述病因病机的经文:"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其中"偏枯"、"痤疿"之证历来解释较为统一,而对"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认识,古今颇多歧义.首先是王冰注:"高,膏也.梁,粱也.不忍之人,汗出淋洗,则结为痤疿;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外湿既侵,中热相感,如持虚器,受此邪毒,故曰受如持虚.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以其甚费于下,邪毒袭虚故尔."后世对王冰所解"高梁之变",多所认同.丁通疔,亦无别论.历代训解龃龉者,是一个"足"字.王冰认为"足"为名词,即"脚"."足生大丁"即脚上生大疔,并阐释了其中的病机:"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肢)为诸阳之本也.以其甚费于下,邪毒袭虚故尔".

  •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析义辨正

    作者:李怀之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一语,自唐代的王冰注始,历经宋、明、清,时至今日,人们对此句的理解,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始终未能统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足"的认识.或谓"足"即今义之"脚",或谓"足"为"是"字之讹,或谓"足"为"多"之义,或谓"足"为能愿动词,"能够"之义,等等.孰是孰非,为便于习医者定夺取舍,笔者不揣愚陋,试于此予以辨正.

  • 《素问》“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福燕;周安方;王朝阳

    目的 文章探讨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本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认为此句原文是以“足生大丁”的特异性,泛指“多(能)生大丁”的普遍性;结合临床实际,发现此句所描述的病证与现代医学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及痈疽疮疡)基本一致,这一理论在当今临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糖尿病足的中医外治法

    作者:孔俐丹

    有研究[1]表明,中国成人糖尿病人口大约为11 390万人,而糖尿病前期人口更是达到49 340万人.在我国,约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晚期可并发足部溃疡;而在西方国家中,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率约为15.0%,美国每年有6.5%的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截肢,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0倍以上[2].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足部病变显得尤其迫切.糖尿病足属于中国传统医学“脱疽”、“脉痹”、“消渴”的范畴,远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圣先贤就对糖尿病足有了一定的认识,《内经》有“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记载.汉代《华佗神医秘传》就有对“脱疽”的描述,“此症发生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内服药用金银花三两、元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服……”,这与今之糖尿病足的表现极为相似.

  • 刍议"丁"与"疔"

    作者:鲍健欣

    从文理及医理两方面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足生大丁"的"丁"与"疔"在文字上的联系与在内涵上的区别加以探讨,认为"足生大丁"之"丁"理解为"痈疽"较合理;"丁"与"疔"的使用情况体现了汉字发展的继承关系,是原字与区别字的关系;"疔"的概念是在"丁"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丁"到"疔",是一个由笼统到具体的过程,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临证体会

    作者:周萍;李艳

    唐代王冰对“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注释为:“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意思是膏粱厚味太过,会生疔于足。此注解却被很多医家所诟病,如以宋代林亿、明代吴昆、清代姚止庵为代表的医家认为膏粱厚味太过,能生大疔,不只在足。还有以清代胡澎为代表的医家认为是文字有误,当以校勘。笔者发现目前通行的教材也多反对王冰的注解,但通过近所诊治一糖尿病足患者,观王冰之所注,似乎也颇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