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化疗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疗效及对血清β-HCG及RI的影响

    作者:尹喜平

    目的 探究化疗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疗效及对血清β-HCG及RI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进行治疗(5-氟尿嘧啶、更生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β-HCG、RI指数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HCG及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化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清β-HCG水平,提高子宫动脉RI值.

  •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作者:孔雪玲;贾宝玲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月经期、经血量、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金玲;李淑杏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40例.A组采用分次肌注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治疗,B组采用单次肌注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段β-HCG下降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A组的32.50%、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肌注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金玲

    目的 探究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门诊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持续时间为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大小以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素(PRL)和雄激素(T)的血清含量水平.结果 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痛经、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部分患者贫血纠正,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FSH、LH、E2和P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L以及T的血清含量未发现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适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 不同保守治疗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

    作者:肖转琴

    目的 探讨不同保守治疗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为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用药后每周抽血2次,动态观察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如1周后血β-HCG值下降<15%或不下降反而升高,则再次注射MTX 50 mg/m2,多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空腹服用,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观察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患者接受度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华鋆

    目的 探究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30例)加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症的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29例(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例(76.67%);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与对照组的2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用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显著,较为安全可靠,提高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益气固冲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慧

    目的 探析益气固冲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固冲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止血时间.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0%)低于观察组(97.50%),且止血时间(53.10±10.34)h长于观察组(35.23±10.10)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功血患者予以益气固冲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快速止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苏晓玲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观察组应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2.5 mg/d),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米非司酮治疗(25.0 mg/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76.36%,观察组治疗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9.09%,而对照组为87.27%,两组患者同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组内治疗6个月和治疗3个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药物治疗后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小(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00%)低于对照组(2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达到常规剂量治疗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常规剂量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媛媛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变化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包块直径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应用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总有效率更高,异位妊娠包块直径显著缩小,且不会增加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功能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艳萍

    目的 探讨分析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功能性出血(MDU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确诊为MDUB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ESH、LH、E2、P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治疗MDUB具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与小剂量分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祁彩珍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与小剂量分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2例异位妊娠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甲氨蝶呤给药方式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多次小剂量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单次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β-HCG下降率以及不良反应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第4、7、10 d血β-HCG下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80%)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 单次肌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使用方便,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对血HCG水平的影响

    作者:田新玲;邓欢庆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E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HC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EP 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HCG均逐渐下降,且观察组各时间点血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妊娠包块直径较治疗前显著缩小,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HCG降至正常时间及妊娠包块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EP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使用简便等优势.

  • 刮宫术后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作者:郑招弟

    目的 探讨刮宫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刮宫术+米非司酮)和对照组(30例,刮宫术+炔诺酮).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刮宫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低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艳华

    目的 分析低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予以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内分泌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LH及E2水平均略有降低,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参照组的9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低剂量和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均有效,但低剂量更具优势,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作者:赵梅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β-HCG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HCG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病情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 不同保守治疗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

    作者:肖转琴

    目的 探讨不同保守治疗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为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用药后每周抽血2次,动态观察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如1周后血 β-HCG值下降<15%或不下降反而升高,则再次注射MTX 50 mg/m2,多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空腹服用,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观察组血 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患者接受度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韦永利;赵夏利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79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效果较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运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效果的观察

    作者:丘惠珍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妊娠16~26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2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0例,顿服米非司酮150mg后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对照组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引产总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可以缩短引产时间.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8周妊娠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鸽;王秀云;和小文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150例妊娠12~1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4例,采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每次间隔12h,连服3天,第4天清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g,以后根据宫缩情况每2h追加200μg.对照组76例,采用传统利凡努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两组进行引产成功率,总引产时间,清宫率及产后出血情况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成功率为98.71%,对照组成功率为64.47%;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引产时间,实验组为11.22±1.02h,对照组为40.26h,对照组时间明显比实验组长(P<0.01),差异有显著性.清宫率:实验组为10.8%,对照组为100%.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后出血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8周妊娠具有效果好、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等优点,其安全、方便、痛苦小,病人乐于接受.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

    作者:李小云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择取我院妇科确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借由随机方法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为参照组行米非司酮药物治疗,针对研究实施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妇产科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确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相较为其实施单纯性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控制和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值得关注.

13082 条记录 10/655 页 « 12...78910111213...6546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