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体位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李婉玲;兰红珍;孔婵

    目的 探讨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体位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用随机序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住院期间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体位转移技术,观察组给予Bobath体位转移技术.干预1个月末,应用老年人身体移动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移动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2组间的评分差异.结果2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obath体位转移技术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神经节苷脂联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弛缓性瘫痪患者三维步态时空和表面肌电参数的影响

    作者:申美平;王和强;洪江;程偲;刘兵;李锦嫦;张思悦;黄战武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 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弛缓性瘫痪患者三维步态时空和表面肌电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3例脑卒中弛缓性瘫痪患者分为A组31例、B组32例,A组采用Bobath技术、电针和中频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步速、支撑相、摆动相、双支撑相、步长)和患侧腓肠肌和胫前肌在踝关节屈伸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表面肌电参数[均方根值(RMS)、肌电积分值(iEMG)、协同拮抗率(CR)]。结果治疗前,两组所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步速、支撑相、摆动相、双支撑相、RMS、iEMG、CR和B组的步长均较前改善(P<0.05);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神经节苷脂联合Bobath技术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弛缓性瘫痪患者三维步态时空和表面肌电各项指标,疗效显著。

  • 早期介入麦粒灸结合Bobath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下肢髋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黄佳;陈洪沛;刘骏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麦粒灸结合Bobath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分别在两个临床协作医院纳入65个患者,有62例完成全部研究.所有病人被随机分为bobath技术组和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治疗组,两组基础治疗药物相同,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偏瘫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Fuglmeyer评分.结果:早期介入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踝关节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作用.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治疗组优于Bobath技术治疗组.结论:早期介入麦粒灸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有积极的恢复作用.

  • 浅谈血气胸术后的护理要点

    作者:张万怡

    本文通过对血气胸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研究,血气胸病症病因复杂,运用Bobath技术逐步恢复到正常运动状态取得康复反应,促进偏瘫肢体的正常反应。针对病情引起血管或者内脏的爆裂,出现这种病症必须及时处理,专业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而Bobath技术通过关键控制及其反射抑制模式,而造成脑血脉硬化,抑制引起的神经衰弱的表现,如头痛、头昏、失眠、耳鸣、易疲劳、易激动等。那么血气胸术后患者的观察、护理、心里辅导至关重要,是恢复康复的一个过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观察

    作者:陈德仁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配合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现代康复医学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45例用血塞通注射液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41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塞通注射液配合现代康复技术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体针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患肢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曹汝荣;杨顺勇;冷雪峰;任清璿;钱贻才;庹康芬;石世芬

    目的:通过体针结合Bobath技术联合治疗,缩短脑卒中患者患肢肌力恢复时间,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主要肌群运动功能障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00例,以神经内科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康复医学科给予体针结合Bobath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主要肌肉的肌力进行徒手肌力评定,(Berg量表)平衡评定,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体针选取百会、四神聪、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配穴取肩髃、合谷、风池、委中、悬钟、血海、阳陵泉.结果:治疗前,两组徒手肌力评定数值,(Berg量表)平衡评定数值,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数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徒手肌力评定数值,(Berg量表)平衡评定数值,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体针结合Bobath技术联合治疗,缩短脑卒中患者患肢肌力恢复时间,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主要肌群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观察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

    作者:宋媛媛

    目的 脑卒中后患者应用新Bobath技术对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展开详细分析.方法 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3例脑卒中后患者纳入该次研究中,并依据治疗方式分为Ⅰ组(62例,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Ⅱ组(71例,神经内科药物+新Bobath技术).结果 经治疗6个月后:①Fugl-Meyer评分:Ⅰ组(37.2±3.1)分,Ⅱ组(43.5±3.2)分(t=5.3215,P=0.0000).②Barthel指数:Ⅰ组(61.3±6.2)分,Ⅱ组(73.2±7.2)分,(t=5.3124,P=0.0002).结论 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具有积极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47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