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内窥镜下鼻甲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43例
目的 探讨研究手术方法治疗阻寒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耳鼻喉科243例OSAHS 患者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鼻内窥镜下鼻甲手术治疗.结果 243例OSAHS患者在本院经过鼻内窥镜下鼻甲手术治疗后,复查结果显示临床治愈者170例,占70.0%,显效37例,占15.2%,有效28例,占11.52%,无效8例,占33.3%.结论 OSAHS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鼻内窥镜下鼻甲手术治疗术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鼻腔外侧壁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具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腔外侧壁诸结构的大小、分别与鼻前棘距离及其连线与鼻底平面之夹角.结果:上鼻甲长度为15.9±2.9mm,宽度为4.7±1.1mm;中鼻甲长度为36.5±3.4mm,宽度为10.4±3.4mm;下鼻甲长度为42.7±3.6mm,宽度为12.3±1.7mm.鼻前棘至中鼻甲前下端、后下端、额窦开口、蝶窦开口连线的距离及其与鼻底夹角分别为34.0±3.5mm、51.7±4.6mm、49.3±4.3mm、54.5±4.0mm及73.2±6.4°、22.8±3.3°、78.5±8.3、43.5±5.2°.结论:鼻前棘至中鼻甲前下端、后下端、额窦开口、蝶窦开口连线距离及其与鼻底夹角的测量,为临床在内窥镜下寻找窦口、探入窦口及保护中鼻甲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黏膜接触点性头痛86例
鼻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是指鼻中隔和鼻甲之间存在黏膜接触点而导致的头痛.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鼻黏膜接触点性头痛逐渐被人们认识.现总结本科治疗鼻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86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减容术与吸切器下鼻甲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减容术(CITR)与吸切器下鼻甲成形术(MAT)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63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35例行CITR,28例行MAT.术前、术后l、3、6个月,分别对患者主观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打鼾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下鼻甲客观体征评分比较及观察术后6个月鼻腔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结果 各组术后1个月患者鼻塞等主观症状评分和下鼻甲体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两种术式疗效均稳定且CITR组鼻塞程度进一步改善,术后6个月时两种术式疗效稳定;MAT组的黏液纤毛传输功能于术后6个月明显降低,两组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TR与MAT对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前者长期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
-
改良鼻中隔缝合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选择性应用
目的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使用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术后不填塞鼻腔,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疗效.方法 8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分为填塞组和缝合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填塞组吸切钻切削下鼻甲后行鼻腔填塞,缝合组行改良鼻中隔缝合、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无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体征评分.结果 填塞组在手术后鼻部疼痛、头痛、吞咽困难、睡眠困难、出血方面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大于缝合组(P均<0.05),手术后抽取填塞物时的疼痛感及出血量远大于缝合组(P均<0.05),填塞组术后出现1例再次出血、1例中隔血肿,而缝合组则无.结论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时行改良鼻中隔缝合,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患者术后痛苦小、出血少、避免了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的出现.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对下鼻甲处理的策略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对下鼻甲处理的临床策略.方法 通过6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症状进行评分,根据下鼻甲不同特点术中予以不同处理,并分析其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6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者,根据术前鼻内镜观察及鼻部CT结果确定:下鼻甲黏膜性增生28例,下鼻甲骨性增生的34例;对于28例下鼻甲黏膜性增生者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于34例下鼻甲骨性增生者行下鼻甲外移术18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者16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并定期门诊复查鼻内镜,与术前相比鼻塞症状消失者22例,改善者33例,无效者7例.有效率(症状消失者+改善者)为8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52,P<0.01).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对下鼻甲处理要根据下鼻甲增生的具体情况,做不同的处理,方可有效解决鼻塞症状.
-
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厚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厚的疗效.方法对50例下鼻甲肥厚患者采用射频消融下鼻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鼻塞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cm VAS)判断疗效,术前平均7.77±0.96,术后6个月平均3.95±0.80,t值13.47,P值<0.01,术前术后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下鼻甲肥厚的方法,并增强了同期矫正鼻、口咽双平面阻塞的OSAHS手术的安全性.
-
内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处理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处理特点,重申正确处理中鼻甲对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中鼻甲病变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的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特征等临床资料,了解中鼻甲的形态、病变类型和病变范围,与相邻鼻窦、中鼻道、钩突以及鼻中隔的解剖关系,分析内镜鼻窦手术术中中鼻甲处理特点及其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 68例中,23例双侧气化中鼻甲,5例反常曲线中鼻甲(2例单侧,3例双侧),25例中鼻甲息肉样变(15例双侧,10例单侧),6例双侧中鼻甲息肉形成,9例双侧中鼻甲骨质增生.所有病例均不同程度阻塞中鼻道.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粘连出现的时间为:术后2~4周19例(28%),术后5~8周11例(16%),术后9~12周8例(8/68,12%),半年至1年4例(5.9%).粘连部位:与鼻腔外侧壁粘连者30例,与下鼻甲上缘粘连9例,与鼻中隔粘连3例.治愈49例(72%),好转18例(26%),无效1例(1.8%).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中,有必要对中鼻甲不同病变程度、范围和类型进行个体化处理,尤其是中鼻甲成形术对保存其功能及提高内镜鼻窦手术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
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目的比较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等离子组患者25例,对照组14例.等离子组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45号刀头,行下鼻甲前、后部中隔侧的4~6通道消融.对照组用吸切钻自前向后切割下鼻甲肥厚黏膜,术后需填塞止血2日.术后患者对疼痛和鼻堵程度采用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由医师对每侧下鼻甲进行评分,由患者评估鼻堵程度和频度.结果等离子组术中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和鼻堵程度较轻.术后1个月等离子组和对照组的鼻堵程度、鼻堵频度和下鼻甲体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二者改善的程度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两种术式均疗效稳定且等离子组鼻堵频度进一步改善.术后6个月两种术式疗效依然稳定.结论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痛苦小;术后1个月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均有明显改菩;术后3个月患者主观症状进一步改菩;术后6个月内疗效均稳定且与吸切钻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疗效相当.
-
生活质量问卷与鼻声反射测量在下鼻甲肥大不同术式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比较下鼻甲黏膜下骨质切除术和骨折外移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手术疗效.方法 利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调查量表和鼻声反射测量对分别接受两种术式的患者进行术前1周和术后12个月的评估.结果 47例下鼻甲肥大患者入选本研究,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量表显示两种术式均使患者获得QOL改善,且术后改善程度相似,下鼻甲肥大患者术前五大问题依次为睡眠质量差、经常需要擤鼻涕、流黏稠鼻涕、容易疲劳、头晕.术后依次为鼻涕倒流、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两种术式均可使患者的鼻声反射测量参数小横截面积,0~5 cm鼻腔容积(nasal volume,NV)和2~5 cm NV发生显著改变,且黏膜下骨质切除术比骨折外术移获得更宽敞的NV,分别为(7.28±2.01)cm3 vs(6.01±1.22)cm3,(5.99±1.87)cm3 vs(4.23±1.08)cm3(P<0.05);但SNOT-20得分和鼻声反射测量数值无相关性.结论 针对程度较轻的下鼻甲肥大的患者,推荐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
下鼻甲肥大对功能性溢泪影响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下鼻甲肥大与功能性溢泪的关系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1例下鼻甲肥大伴溢泪患者中,7例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术前完善检查,并利用CT泪囊造影术和三维重建,排除溢泪的眼部疾病,行下鼻甲减容术伴或不伴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72.7%)溢泪症状消失,3例(27.3%)溢泪症状好转.7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均居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其中鼻塞痊愈10例(90.9%),好转1例(9.1%).结论 下鼻甲肥大为功能性溢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其进行治疗可治愈或改善功能性溢泪.
-
慢性肥厚性鼻炎不同手术方式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3种下鼻甲手术方式手术前、后下鼻甲黏膜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鼻腔黏膜黏液纤毛传输功能和3种术式特点,探讨下鼻甲的佳手术方式.方法 8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30例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26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30例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双极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C组).术后随访3~6个月,分别比较A、B、C 3组治疗的有效率、手术特点和术前及术后3~6个月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下鼻甲黏膜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 A、B、C 3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100%、100%、96.3%,差异无显著性(P>0.05),A、C组鼻腔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保护好,手术便捷、创面愈合快.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3~6个月鼻腔黏膜MTR和下鼻甲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A、C组鼻腔黏膜MTR值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鼻腔黏膜MTR值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组术后6个月下鼻甲黏膜光镜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基本完整,B组黏膜上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下鼻甲电镜超微结构观察,A、C组术后6个月纤毛结构大部分存在,B组纤毛结构消失,纤维组织大量增生.提示A、C组术式术后下鼻甲黏膜上皮基本完整,纤毛结构保存相对完好,鼻腔黏膜黏液清除功能维护好,B组术式可损伤下鼻甲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结构,影响鼻腔生理功能.结论 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双极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手术方式,下鼻甲黏膜下微创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代偿性下鼻甲肥大
满意的处理代偿性下鼻甲肥大,是一种有效缓解鼻塞症状的方法.
-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的鼻窦CT分析
目的 通过对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窦CT的测量分析,初步评价鼻中隔偏曲程度与下鼻甲肥大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9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窦冠状位CT,将与鼻中隔偏曲方向一致的鼻腔设为对照组,与鼻中隔偏曲方向相反的鼻腔设为实验组.测量并记录鼻中隔偏曲角度,双侧下鼻甲骨、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厚度.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下鼻甲内侧黏膜、骨、外侧黏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鼻甲内侧黏膜、骨、外侧黏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鼻甲内侧黏膜、骨、外侧黏膜厚度与鼻中隔偏曲角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关系数r提示三者与鼻中隔偏曲角度的相关性:骨>内侧黏膜>外侧黏膜.结论 鼻中隔偏曲伴代偿性下鼻甲肥大,不仅由下鼻甲黏膜增厚引起,也可由下鼻甲骨本身增生引起,鼻中隔矫正术术前行鼻窦CT检查,对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帮助.
-
鼻后下神经下鼻甲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尸头解剖明确鼻后下神经下鼻甲支进入下鼻甲的位置,为选择性切断支配下鼻甲的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头标本,共20例4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在1 0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下鼻甲.结果鼻后下神经在黏膜和骨膜之间下行由下鼻甲附着处末端前方6 mm~13mm处进入下鼻甲黏膜下;另一部分通过下鼻甲附着处末端进入下鼻甲黏膜下.结论选择性切断支配下鼻甲的鼻后下神经下鼻甲支,可能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
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partial inferior turbinectomy,PIT).等离子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手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之一,临床对该手术的效果尚缺少评定标准,本研究采用主观评分表和客观的鼻气道阻力测定,评价我科采用RFA和PIT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
-
中鼻甲及筛骨垂直板气化囊肿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主因左侧鼻塞1年,于2007-05-21入院.发病1年来患者未曾诊治,有时头痛,无流鼻涕、鼻出血及鼻涕带血,无恶心、呕吐及发热,无视力障碍.
-
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1例
患者男性,49岁.8个月前,因喷嚏后出现清水样涕,无色透明,清水样涕持续存在,用力时加重,在外院经CT及流出液生化检查诊断为脑脊液鼻漏.5个月前及3个月前,两次在内窥镜下以阔筋膜修补漏孔,但每次均在术后不久又发生脑脊液鼻漏,手术失败.来我院时,经鼻内窥镜检查可见左侧鼻腔鼻中隔中部及嗅裂区黄褐色团块组织,无血运,为上次手术修补之筋膜,蝶筛隐窝处可见清亮液体溢出.CT片示筛顶中线偏左侧颅骨损伤.手术修补:全麻下,经鼻内窥镜直视下清除嗅裂区团块组织,可见清亮液体溢出,降低头位、压颈静脉,量增多,搏动性.筛钳开放上鼻甲前端至筛顶,上鼻甲与中鼻甲相交处之筛顶为漏出部位,清除局部粘膜组织,显露骨性筛板见两处裂隙有清亮液体溢出.稍扩大裂隙,显露至正常硬脑膜,取颞肌筋膜及肌肉,将肌肉剪碎压至筛板漏出部位,封闭漏孔,再压入颞筋膜、庆大霉素明胶海绵、碘仿纱条.手术后,卧床一周.15天后取出碘仿纱条.内窥镜检查:左侧筛顶干燥,少量结痂,未做处理.出院后随访三个月,无脑脊液鼻漏复发.
-
1例局麻药过敏者的急救及鼻中隔矫正手术
患者女,20岁.因双侧鼻阻2年于1995年6月以鼻中隔偏曲收住我科.入院查:一般情况好,血压及心肺体检正常.鼻中隔不规则偏曲,各鼻甲无肿大,各鼻道未见脓、血性分泌物.
-
侵及鼻中隔神经鞘瘤1例
患者女性,79岁.因左侧鼻塞及鼻涕2个月,鼻衄7天于2002年1月10日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情况:外鼻无畸形,鼻粘膜淡红,鼻甲不大,左下鼻道少许粘液积聚,鼻中隔左侧黎氏区多处浅溃及血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