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泌抗重组葡激酶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作者:鲁波;缪德强;周蕊;谭琪;吴庆;佟彬;王世鹏

    目的建立分泌抗重组葡激酶(r-SAK)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方法采用3种方法以r-SAK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做细胞融合.结果经筛选和克隆化后获得10株抗r-SAK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结论建立的分泌抗r-SAK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具有高度特异性,在r-SAK的研制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重组葡激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方治平;刘小康;肖逸;蒋维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氯胺T法标计125I重组葡激酶(放化纯度>98%),给大鼠静注三种不同剂量后进行药物动力学试验,数据采用3p87程序按二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t1/2a约为0.913~1.336 min,t1/2β约为22.51~23.89 min.5 min后各组织有较高放射量,以肾、脾、肝为高.到120 min各组织只有很少的放射量.尿、胆汁在3 h内可明显测到放射性,24 h内从尿中排出给药量的42.8%放射量,从粪中排出7.5%,在33 h内从胆汁中排出给药量的9.4%放射量.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尿和胆汁中原形葡激酶甚微,排出物主要是分解产物.结论:125I-5r-Sak静注,在大鼠体内分布快,分布广,消除快.

  • 重组葡激酶-人HC蛋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作者:陈检;杨可;郭珍;张阳丽;张绍城;杨伟;赵沙沙;何泉;汪德强;周建中

    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葡激酶-人HC蛋白融合蛋白,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使基因重组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带有GST标签的原核高效可溶性表达载体pEG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X-6P-1-SAK-HC,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834,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对融合蛋白用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柱(GST)亲和层析柱及DEAE离子交换柱纯化,用PreScission蛋白酶切除GST标签,SDS-PAGE分析该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和纯度,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法测定评价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内切酶鉴定及基因序列测定证实,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SDS-PAGE显示相对分子质量(Mr)为36000;对表达产物进行了亲和层析纯化,从上清中获得了纯度较高的葡激酶-人HC蛋白融合蛋白,体外实验显示其纤溶活性为9.4×104 IU/mg.结论:获得了可溶性的葡激酶-人HC蛋白融合蛋白,且其纤溶活性与尿激酶标准品相当.为下一步进行融合蛋白免疫原性鉴定奠定了基础.

  • 自体血栓和凝血酶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郝春华;王维亭;郑海娟;赵专友

    目的 建立自体血栓和凝血酶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方法 采用经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注入自体血栓和凝血酶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建立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并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对该模型的改善作用.结果 注入10μL自体血栓和50 U凝血酶时大鼠脑血流量较基础值降低,出现严重脑梗死神经症状、较大脑梗死范围和明显病理学改变,为理想模型.rSak 150 kU/kg能提高脑血流量,减少脑神经缺陷评分,缩小脑梗死范围,减轻病理学改变.结论 建立了经颈内动脉注入自体血栓和凝血酶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并用rSak验证了该模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 重组葡激酶脂质体的制备、活性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史彩虹;杨丽;李皓;唐星;王敏荣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脂质体的制备、活性及其包封率的测定方法,为重组葡激酶脂质体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重组葡激酶脂质体并用溶圈法测定其活性,分别采用超速离心和直接点样2种方法测定重组葡激酶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溶圈法测定重组葡激酶活性的板内精密度的RSD为8.4%(n=5),板间精密度的RSD为12.4%(n=5).直接点样法测定所制备的3批重组葡激酶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54.36%,51.67%,54.67%;离心法测定所制备的3批重组葡激酶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71.75%,67.43%,68.46%.所制备的重组葡激酶脂质体表面药物吸附量为15.65%.结论:溶圈法可用于重组葡激酶脂质体活性的测定;离心法测定的重组葡激酶脂质体包封率包括脂质体表面吸附药量;离心法与直接点样法测定包封率的差值为脂质体表面吸附药物量.

  • 重组葡激酶对ICR小鼠的致畸作用研究

    作者:王取南;魏凌珍;孙美芳;佘素贞;徐德祥

    目的:用ICR小鼠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的致畸作用.方法:ICR小鼠于妊娠第6-15d静脉注射r-SAK,剂量为100mg/kg.bw、31.6mg/kg.bw、10mg/kg.bw,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于孕第18d处死动物,进行各项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孕鼠增重、活胎率、胎鼠体重、身长及尾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皆无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均无畸形发现.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r-SAK对ICR小鼠无致畸作用.

  • 重组葡激酶致突变检测试验

    作者:刘永学;王琼;高沛永

    背景与目的:观察重组葡激酶有否遗传毒性.材料与方法:分别经 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昆明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其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在5个给药剂量(40、20、5.7、3.5、0.7 mg/皿 )和±S9 mix的情况下 , 重组葡激酶对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 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无诱发回变作用;CHL细胞经重组葡激酶3个剂量 (5、2.5和1.25mg/ml)作用一定时间,无论在有否活化剂的情况下亦未检测到明显的细胞染色体畸变;昆明种雄性成熟小鼠经3个剂量 (500、250、125mg/kg)的重组葡激酶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股骨骨髓微核检查结果为阴性.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重组葡激酶没有致突变作用.

47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