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球囊巩膜外加压后眼压和虹膜血管的改变
目的 探讨巩膜外加压对大鼠加压后即刻和不同时段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和虹膜血管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大鼠18只.于每只大鼠右眼切开结膜,在外直肌下方放置球囊导管,充气加压4 ~5 ATM(I ATM=101.325 kPa).于加压、撤压前后不同时段分别测量大鼠的IOP,拍摄眼前节像.观察IOP、角膜和虹膜血管的改变.结果 加压后即刻IOP(40.66±10.55) mmHg(1 kPa=7.5 mmHg)迅速高出基线(8.45±1.23) mmHg(P =0.000).加压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后IOP逐渐下降,但仍高出基线水平,除60 min(P=0.929)外,其他3个时间点与基线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撤除巩膜外加压后即刻的IOP(6.09±0.49) mmHg迅速低于基线水平(P=0.000).撤压后15 min、30 min后IOP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巩膜外加压后角膜水肿、虹膜血管扩张.撤除巩膜外加压后角膜出现皱褶,虹膜血管仍然扩张.结论 球囊巩膜外加压后即刻IOP迅速增高,以后逐渐下降.随着加压时间的延长对侧眼的IOP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球囊巩膜外加压可能影响大鼠的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途径.
-
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冷针放液与不放液手术治疗的比较观察
目前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以巩膜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学者们对行巩膜手术是否需要放出视网膜下积液持不同意见.我们对63例视网膜下均为中低量积液的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以1 mL 注射针头行视网膜下放液37例,单纯行巩膜外加压不放液26例,观察疗效,报告如下.
-
术后光凝替代术中冷凝治疗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远期疗效观察
视网膜裂孔是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常规术式是巩膜外加压和/或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其解剖复位率达90%以上,但术中采用巩膜外冷凝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破坏较严重.我科2000年3月~2002年3月对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应用氩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替代术中巩膜外冷凝,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我们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低视力患者1年内的视力、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及再次网脱发生率情况,探讨对此类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2010年我院收治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16~82岁,平均52.3岁;文化程度大学以上11例,中学26例,小学以下14例;近视41例.排除有智力和认知障碍者,白内障、青光眼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其它眼病者及不愿参加本研究者.手术方式为巩膜外加压27例,外加压+环扎13例,环扎术8例,玻璃体切除术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出院后仅进行常规的门诊复查及健康指导,干预组(25例)出院1周后即进行延续护理干预.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近视比例及手术方法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
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究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就医的7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目标对象,对7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巩膜外加压联合放液手术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应用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视力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比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31.43%比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8.57%,实验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安全性较高.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加压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外加压手术后再脱离的原因及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行巩膜外加压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42例(42只眼)患者的脱离原因及处理方法。通过配对秩和检验对比分析原始视力和再次治疗后终末视力,以及第一次手术前及复发后就诊时的PVR分级。结果所有患者经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加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包括新裂孔形成18眼(42.9%);硅压位置异常10眼(23.8%);遗漏裂孔6眼(14.3%);术后因裂孔处PVR形成致原裂孔闭合不良3眼(7.1%);视网膜放液后视网膜下出血2眼(4.8%);脉络膜脱离2眼(4.8%);视网膜下晾衣架样增值1眼(2.4%)。再次治疗后39只眼视网膜复位,3眼患者视网膜再次脱离,手术成功率为92.9%。两次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PVR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加压手术后再脱离的原因中,新裂孔的形成,硅压位置异常以及裂孔的遗漏至关重要,PVR因素所占比例低。故术前病例的选择、术前的仔细检查、术中的规范化操作是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黄斑裂孔(Macular holes,MH)性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以往采用电凝,冷凝和巩膜外加压,黄斑兜带术等手术方式治疗,术中定位及操作极为困难,并发症多,手术造成黄斑区永久损害、视力差,因此,采用对视力损害小且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尤为重要.我科于1999年4月~2000年12月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20例20眼MH网脱,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巩膜外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目的:探讨在治疗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中巩膜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比单纯巩膜硅压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我院联合手术治疗的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各位患者均采用巩膜外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修复脱离的视网膜,术后随诊3~14mo,对手术后的解剖复位、视力提高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考察.结果:所有患者(30眼)均1次手术复位成功并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没有发现任何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并发症.结论:在治疗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中,巩膜外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比单纯巩膜硅压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成功率的提高与玻璃体切割术提高周边视网膜的可见度,以及减少PVR的发生相关.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 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加压 玻璃体切割术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09-01/2013-01我院收治的88例8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巩膜手术,随机分为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组( A组)44例44眼;巩膜外加压联合放液手术组( B组)44例44眼,比较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A组44眼解剖复位率为93%, B组44眼解剖复位率为8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A组手术后视力改善37眼(84%), B 组手术后视力改善34眼(77%),A组较B组在视力恢复方面明显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低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稳定,值得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