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药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传承与转移
中医药教师专业发展自学校教育兴起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创建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盘照搬了前苏联高等医学教育模式以来,中医师承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优势逐步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学校教师发展规划和具体规定塑造与培训教师,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以追求高地位,高职称的个性化发展,忽视教师的交流交往性发展;以现代的学校教育教学规律、规程和新的教育思想理念约定教师去情境性,忽视教师的情境性发展.而我们忽视的、淡化的及有意规范的,恰恰是中医药教师专业发展必须的,也恰恰是中医师承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闪光的优势和特色.
-
浅论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召开,率先对教师专业问题进行了研讨,推动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教师地位之政府特别会议”,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说明: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教师的地位和社会角色被重新“发现”和“定位”.
-
教师发展中心模式下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问题,优秀教师、专业团队的培养直接关乎学校的教育水平与质量.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Center of Faculty Development,CFD)是全国高校中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早成立的专门机构之一.本文介绍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二年来,重点围绕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着力将活动指向由“教师培训”转变为“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做法.
-
教师成长档案袋在医学本科生社区师资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教师成长档案袋在社区师资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家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带教的42名社区全科医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的方法促进社区师资专业发展.应用调查问卷法对教学档案袋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社区全科医师建立档案袋的时间为(4.23±2.3)小时.第二轮中教案质量评价得分和教学反思得分较第一轮明显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的42名教师都认为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有助于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社区教师专业发展.结论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有助于促进社区教师专业发展.
-
基于ICT的虚拟社区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CT)的迅猛发展,虚拟社区的概念及其研究领域应运而生,并成为教育学习的重要空间和平台.基于ICT 的虚拟社区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成为教师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相互联系、相互学习、协作共进的新方式.
-
高校学术职业吸引力与高校教师发展
职业薪酬、职业压力与职业权利均与高校教师发展密切相关.着眼于解除高校学术职业吸引力的各层面制约因素,切实关注高校教师发展的成长历程,才能使国内高校教师发展和国际教育发展形势接轨.
-
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center of faculty development,CFD)是全国高校中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早成立的专门机构之一.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CFD以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开展形式,骨干教师的培养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现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从二战后初步兴起,80年代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校可以采取很多方法来实现,包括教师教育、校本培训等;教师自我实现的努力也不可或缺.西方发达国家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起步较早,所以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首先,教师专业发展是由科学理论做引导的;其次,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再次,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真正的主体在高校.
-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实践共同体
教师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逐渐进步的过程,是在探索性、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就的[1].建立教师实践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实践共同体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共同体的学习和协作,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与反思.教师所处环境和所参与的教师共同体对教师发展有极大影响[2].教师实践共同体以促进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为导向,通过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为途径,促进教师知识共享、提升教师效能、创建教师学习及专业发展的动态环境.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如何在实践共同体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达到专业发展的目标.
-
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以求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教师团队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学习社区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教师团队学习使得教师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互相联系、互相学习、协作共进,是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的重要途径.
-
医学英语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对医学英语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性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了教师的交叉学科发展意识、团队合作发展意识、教学系统性意识及教学反思意识,但团队发展面临英语教师医学专业知识受限的问题,亟须和医学专业教师合作,提高团队合作教学有效性.学生普遍支持教师团队教学,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度,刺激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不利于师生课下长期交流互动,课程衔接度和上课节奏有待改善.
-
高职教师应对学生厌学情绪进行反思性探究
高职教师一直在寻找缓解学生厌学的策略,但收效甚微.其症结在于,对自己的教学常规缺乏深入反思,对学生心理走向缺乏持续了解,教学策略的实施缺乏细化与调整.这些思想及行为的偏差导致了对策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应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入手,通过自传反思的深入与学生视角的拓展,在参与式研究中不断对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反思性探究,灵活调整与细分相关教学策略,逐步构筑教师.学生双向参与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
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探究,寻求适合我国医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4名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42份,回收率为92.2%;有效问卷137份,有效回收率为88.9%.调查内容和结构分为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医药高职教师在专业水平、专业认同度、专业自主意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考核评价、培训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提升、完善.72.99%的教师仅有少许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61.31%的教师没有自己很明确的专业发展计划,46.45%的教师认为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大障碍因素.结论 医药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教育制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培训体制、自我实践等方面予以促进.
-
军医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典范模型研究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第三军医大学为例,构建了管理导向、自我发展与团队支持三个典范模型,提出院校管理者应从管理层、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体三个不同层面分析问题,加强教师、管理者、学生三者之间的竞争合作、实践创新和学习交流,从而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研究
高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历史数据中蕴含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趋势等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尤其适用.通过建立教师发展数据仓库,以教师的职称、学历、教龄、指标等维度展开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结果表明,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发现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教师发展相关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
PCK视域下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从英语学科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相关医学知识等四个方面,清晰地厘定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PCK的构成要素,并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PCK体系的建构机制,能够为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教师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实现更好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PCK) 医学院校英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
信息化背景下医学类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目的: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医学类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需求和途径.方法: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对某医学类院校3位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进行描述、诠释和反思.结果:个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与社会和学校的发展情况相关.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和有效的科研指导.结论:开展个性化的定制培训;实现校本培训的常态化和系统化;实现教师进修方式多元化;构建教师网络学习社群.
-
高校青年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
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较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会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本文拟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自发专业发展意识作进一步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探寻其内在原因及规律,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作出一定的基础工作.
-
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与发展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四大功能.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相比,人才培养的效益因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不可测量性,在注重功利价值的高校管理模式中被严重忽视.高校教师评价中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忽视人才培养的取向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严重危机,在此政策导向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与成长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几年,高等教育质量危机和高校群体性事件使得高校学生管理、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受到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研究也进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