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思维不当引起误诊的表现及对策

    作者:李培远

    随着我国颁布实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性和医患纠纷的案件都将会增加.因此,探讨如何减少误诊误治,保障患者健康,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是不容忽视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从分析误诊的原因出发,探讨医生思维方法不当引起误诊的表现及对策.

  • 课件中的色彩表现

    作者:庞颖

    课件是一门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视听艺术."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感知方式.优秀的课件不但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学生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

    关键词: 课件 色彩 表现
  •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作者:赵巧红

    中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不同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客观上存在差异.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

  • 护理中专生厌学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作者:姚红梅

    分析护理中专生厌学心理的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阐述了一些有效消除厌学心理的对策,以期对护理中专生的教育提供微薄的帮助.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特征表现分析;

    作者:靳泳霞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特征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120例,将其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分组,将脑梗死的患者100例设为A组,将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10例设为B组,将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10例设为C组,对所有的住院患者,都实施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患者的特征表现,统计其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结果:对三组住院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后,A组患者心电图特征总异常概率为74.00%;B组患者心电图特征总异常概率为80.00%;C组患者心电图特征总异常概率为20.00%.对三组住院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后,A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总异常概率为69.00%;B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总异常概率为70.00%;C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总异常概率为20.00%.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分析其特征表现,观察其异常情况,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因,从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效的病理生理学依据.

  • 肺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孙慧男;韩志海

    肺结节病常侵犯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90%以上的患者具有肺部表现,并可累及几乎全身各个器官,而且临床表现程度不一,影像学表现不具典型性[1].目前,肺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据胸部X线片和胸部CT.胸部X线检查的敏感性较低,但对结节病的发现和分期具有重要作用.常规胸部CT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和胸膜下细小结节以及支气管血管间隙病变显示较为清晰,尤其是高分辨CT扫描在肺结节病的诊断中价值更高.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PET-CT提高了肺结节病的诊断灵敏度[2,3].

    关键词: 结节病 影像 表现
  • 婴儿期外显问题行为的发生与表现及成因分析

    作者:许少月;王争艳

    外显问题行为是指一组表现在外的、反映了儿童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研究表明婴儿早于8个月时便已出现外显问题行为,且婴儿期这类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不顺从/反抗、攻击、破坏性、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其成因可从早期经验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解释.此外,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可从差别易感性理论入手,从而为特定气质类型以及携带可塑性基因的婴儿提高了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效果.本文在梳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小结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弗雷格利综合征的认识进展

    作者:汪春运

    从右梭状回和海马旁回的面部加工区经海马回沟束和边缘束投射至前额皮质腹内侧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害都可引起弗雷格利综合征,弗雷格利综合征是把生人错认作熟人,而Capgras综合征是把熟人错认作生人.

  • Capgras综合征的认识进展

    作者:汪春运

    当右脑的身份识别装置相对完整,但情感反应破坏时,引起Capgras综合征,Capgras综合征表现为一个熟悉的人、物品、地点和时间被替代了,可用抗精神病药和电抽搐治疗,个别病人用左旋多巴和米氮平有效.

  • 白塞病患者消化道损害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姜君玲;于文广;崔德龙

    目的:回顾分析白塞病患者消化道损害临床资料,探讨白塞病消化道损害表现与诊断.方法:对16例具有消化道损害的白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内镜检查、病理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白塞病消化道损害发病年龄在(29.61±6.52)岁,症状发生于首发症状出现后(3.15±1.12)年,临床表现为腹痛并以右下腹痛为常见,分别占81.25%和68.75%,其次为腹胀(37.50%)、腹泻(25.00%)、食欲减退(25.00%)、胸骨后痛(18.75%)、反酸嗳气(18.75%)、恶心呕吐(12.50%)等.内镜检查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黏膜充血、糜烂,发生在回盲部56.25%,食道31.25%.病理表现为典型血管炎.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异常.结论:肠白塞病患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消化道损害症状多出现于白塞病首发症状之后,以腹痛为主,病变多见于食道和回盲部,以回盲部为常见.内镜下表现为溃疡,病理为血管炎.通过病史、体检,内镜和病理检查等可确诊.

  • 观察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作者:徐建好

    目的:探究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时间段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4例,按照其治疗药物的差异分为甲、乙组,甲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的治疗方法,而乙组患者采用温中健脾汤予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经治疗干预后,乙组的症状积分相比较甲组更低,且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甲组的显著上升(P<0.05),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甲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温中健脾汤予以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整体疗效,可显著地减轻机体的多种临床表现,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44例胰腺类癌的CT表现分析

    作者:杨桂才

    目的 探讨44例胰腺类癌的CT表现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44例胰腺类癌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胰腺癌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CT检查血供丰富43例,占97.73%;对照组CT检查血供丰富2例,占4.55%,两组在CT检查血供丰富情况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CT检查增强扫描肿块强化明显42例,占95.45%;对照组CT检查增强扫描肿块强化明显2例,占6.82%,两组在CT检查增强扫描肿块强化明显情况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4.1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CT在对胰腺类癌的诊断上具有一定影像特征,对胰腺类癌的临床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胰腺类癌 CT 表现
  • 分析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

    作者:彭云

    目的 探讨分析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特点与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0月期间经我院诊断和检查的36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诊断结果和特点.结果 霉菌性鼻窦炎经CT诊断主要表现为:病变多发生于上颌窦及周围;病变多为单侧;偶见鼻窦骨质病变;病变会扩散至其他鼻窦部位;发生病变后的鼻窦密度增高且不均匀,会出现高密度的砂粒状或条状区域.结论 通过CT诊断可见霉菌性鼻窦炎引发的明显病变,CT诊断能为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判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86例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冯悦静;陈裕

    目的 描述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表现,探讨空洞在肺结核的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伴有空洞的肺结核病人86例,以洞壁3mm为界,将空洞分为厚壁空洞与薄壁空洞.所有病人均有完整的胸CT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包括浸润空洞67例,纤维空洞19例.空洞位于双肺上叶为多见,尖后段68例,下叶背段31例.结论 肺结核空洞的CT表现有助于确定结核病的活动性、评价预后及观察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结核 空洞 影像学 表现
  • 脊椎附件骨折螺旋CT表现

    作者:何建军

    目的 探讨使用螺旋CT应用于脊椎附件骨折的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来自我院的60例脊椎骨折的患者使用螺旋CT的资料.结果 60例脊椎骨折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单纯附件骨折,16例患者附件合并椎体骨骨折.其中横突骨折的患者有30例,骨折线多为斜矢方向或者纵向.椎弓根骨折的患者6例,椎板骨折的患者9例,尤其发生于椎体爆裂骨折.关节突骨折的患者4例,都是粉碎性骨折,关节脱位的患者2例,椎弓峡部骨折的患者3例.结论 脊椎附件骨折分布比较复杂,使用螺旋CT能扫描横断面,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相互补充,这样才可以使诊断更准确.

    关键词: 脊椎 附件骨折 CT 表现
  •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CT表现特征

    作者:余红胜;沈又利;刘孟磊;段潘峰

    目的:研究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搜集38例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从病变类型、分布、大小、形态、性质以及淋巴结改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表现以浸润型肺结核为主,病变广泛分布,主要表现为实变阴影(38/38,100%)、多发性结节(21/38,55%)、空洞(16/38,42.1%)、淋巴结改变(11/38,28.9%),多伴有肺气肿、纤维条索硬化、钙化、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胸膜改变等征象.结论: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多变,发病部位及CT征象均不典型;病变范围广,多性质病灶共存且易扩展播散,肺受损严重、预后差为其特点.CT检查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对明确诊断有积极意义.

  • 中国电信10000客服代表职业倦怠研究——以浙江电信10000为例

    作者:倪科卿

    随着电信全业务时代的到来,中国电信10000客服代表因此而产生的职业倦怠也越发明显.文章以浙江电信10000为例,详细分析了电信10000客服代表产生职业倦怠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

  • 医患矛盾现状及解决思路

    作者:张旭;王志发

    医患矛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也复杂多样新时期,医患矛盾逐渐从医患之间扩大到了社会的许多层面,影响着医疗行为本身,也影响着社会和谐.本文从医患矛盾表现、矛盾成因、医学本质、医德医风、缓和矛盾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试罔助力于寻找解决医患矛盾的出路.

  • 小儿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作者:冯明喜

    目的:探讨小儿在接种卡介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时间及表现。方法:对我县2015年1月-2016年6月出现的36例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患儿各方面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36例患儿中,17例年龄为0-3个月,14例年龄为3-12个月,5例年龄超过1岁;10例在接种后1个月内发病,10例在接种1-3个月出现不良反应,10例在接种3-8个月出现不良反应,6例在接种后8个月后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多为接种部位脓肿以及腋下淋巴结炎,且接种后不良反应出现时间无明显特征,故应当加强接种后的跟踪,及时观察出现的反应,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作者:李顺琴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心电图检查是本病重要、有价值的早期诊断手段。

365 条记录 16/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